【徐妙錦:對啊,而且白豬肥肉多,在缺少油水的時候,誰選價格高肥肉少的黑豬啊!】
【朱元璋:這倒是,對于百姓來說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馬皇後:我更好奇的是你們後世的稻米産量真的有那麼高嗎?】
【徐妙錦:有啊,有些土質好的地方産量甚至能達到近1500斤。】
【馬皇後:我們可以嗎?】
【徐妙錦:不行,想要植物高産,首先需要種好,其次需要化肥,最後還要殺蟲劑。良種是可以通過系統商城獲得沒錯,但化肥和殺蟲劑我們搞不出來。】
朱元璋默默的捂住了心髒,道:【那你還不如不告訴我後世的水稻産量有多少呢!】
【徐妙錦:尴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ing】
【徐達:行了,說回之前的話題,除了盡量帶女子回來外,還要帶什麼?】
【徐妙錦:記得軍紀嚴明,順帶可以跟那些無辜的百姓宣揚一下我們的百姓人均有多少田,多久能吃一次肉,稅有多低等等,總會有百姓想要投奔大明的。】
【朱棣:心真黑,不過我喜歡!】
【徐妙錦:……】
【徐達:你小子給我注意點,錦娘才16!】
【朱棣:雲娘嫁給我時才15,嶽父大人!】
【徐達:還不是因為你爹,要不是你爹,我才不會那麼早将雲娘嫁給你呢!】
【朱元璋:咳咳,親家啊,之前的事情咱們先不談,剛錦娘說的事情你别忘記辦啊!】
【徐達:知道了,我會挑些嘴皮子好的去執行的,希望有用吧。】
【徐妙錦:管他有用沒用呢,反正就是浪費些口水的事情,有用自然好,沒用也沒損失不是。】
【徐達:嗯,還有什麼?】
【徐妙錦:額,多帶些良馬?這個好像不用我說……】
【徐達:廢話,下一個。】
徐妙錦裝作沒看到徐達的回話,臉皮厚道:【還有一個建議,就是和這次出征關系不大,你們想聽嗎?】
【朱元璋:說來聽聽。】
【徐妙錦:你們知道唐是如何滅高句麗的嗎?】
【朱棣:唐太宗和唐高宗通過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最終滅掉了高句麗。】
【徐妙錦:為什麼文武雙全的唐太宗沒滅掉高句麗,倒是讓李治給滅了呢?】
【朱棣:你是想說高句麗内讧?】
【徐妙錦:沒錯,蘇俄有位偉人說過,堡壘是從内部攻破的。《孫子兵法》也說過,‘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對付北元不需要一味的攻伐,我們可以策反他們的百姓,要知道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組成就是百姓,沒了百姓,那些蒙古老爺們拿什麼來南下呢?】
【朱标:策反百姓?從前策反的多是敵方将領或是高級官員,從未想到過百姓,想想也是,百姓的要求無非就那幾樣,隻要我們做的比北元好,大多百姓并不會在意什麼國家、什麼民族。】
【徐妙錦:沒錯,所以要做好愛國教育,沒有接受過教育的百姓就像水流一樣,哪裡更好就往哪裡流。】
【朱棣:看樣子得培訓些嘴皮子溜的人出來,最好是些商戶,誰會猜到不起眼的商戶會做策反百姓的事情呢?】
【朱元璋:讓我想想,這思路可以一試,可以讓儀鸾司的人混到商隊裡……】
眼見朱元璋陷入了沉思,馬皇後便讓大家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