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完茄子,包予恩順路去隔壁何嶽外公家的瓜田。這片瓜田是村子裡種得最好的,每年長出來的西瓜是又大又甜。村裡人每年夏天都會在這摘上四五個瓜走,所以這塊田基本也是公用,算是何嶽外公給大家的福利。
“你們這裡的瓜果蔬菜都是自己種自己吃,不往其他地方賣嗎?”汪時至看着足足有一個操場這麼大的瓜田,問道。
“當然也會拿出去賣,但銷量不怎麼好,幹脆幾家人的菜換着吃。”包予恩說話的功夫,已經摘了個四五斤的西瓜。此刻他後悔怎麼沒騎車過來,西瓜茄子徒手拿回去,在炎熱的夏天很遭殃。
硬抗的包予恩走出瓜田時正好碰上了救星,這人正是何嶽。
“你一大早就來我家摘西瓜?”何嶽從電動車裡走下來,看到包予恩邊上的汪時至,沖他點了點頭。對方點頭示意。
何嶽的目光瞟到包予恩手上的西瓜,吐槽道:“怎麼拿個這麼小的,不挑個大的?”
“沒幾個人,吃不了這麼多。”
“拿不動直說,不用找借口。”何嶽稍稍用力拍包予恩的肩頭,果然包予恩的手中的西瓜颠了颠,差點就要摔下去。
“得了,小包子。不行就别勉強,大不了車子借你,這還是剛才你家換回來的。”何嶽接過包予恩手上的西瓜,連同汪時至提着的茄子一并接過。
一番打包,茄子和西瓜裝在一籃子裡,何嶽說:“好了,你們先走吧,等一會小包子記得騎車接我,我可不想大中午的走着回去。”
包予恩不客套,他直接跨步上車,說:“謝了,兄弟,我們就快回來。”
汪時至在後面并不是很想跟着走,可包予恩招呼他過去,何嶽也在示意他過去,最終他還是坐上那個後座。
“十隻汪,你剛才是怎麼了?難道還想留在那片瓜田?”等兩人離菜園子遠了,包予恩才問。
“沒什麼,隻是覺得走着回去也挺好。”汪時至其實還想在附近走走,但顧及包予恩,所以才跟着回來。
包予恩在前頭笑着說:“你要喜歡,我們可以日落的時候再來,在菜園子看日落,别有一番風味。”
這個提議很好,但汪時至有别的想法,“我有一個特别想去的地方,不要告訴别人,就我們兩個一起去,可以嗎?”
這是包予恩從未聽過的語氣,既有懇請又有撒嬌,一種黏黏糊糊,帶着點可愛的語氣。包予恩格外好奇汪時至此時此刻的表情是怎樣的,可惜他騎着車,背後沒長眼睛。
沒有即刻得到答複的汪時至心裡有些慌,是他的請求太過分嗎?
“你不想去沒關系,我自己能去,就是你家裡的自行車我得借用一下,那地方有點遠,要費點時間。”汪時至越說越小聲。
包予恩立馬刹住車,扭過脖子看汪時至,看的姿勢不大舒服,他幹脆把車停在邊上,走下車仔細打量。
人的表情沒什麼特别,就是眼珠子不停地轉動,看着很疑惑,“怎麼突然停下車看我?”
“你把剛剛的話再重複一遍。”
汪時至不明所以,重複剛才的話,包予恩要他說上一句。就是借自行車的那句,他老老實實地把話又說了一遍,但那語氣平平淡淡,沒什麼特别,不是包予恩想聽的。
“你剛剛明明不是這個語氣,算了,先把東西弄回去再說,何嶽還在等着。”包予恩心裡略感可惜,有些東西錯過就是見不到。
汪時至想問包予恩還願不願意陪他去那個地方,想想對方如果願意很爽快就答應了,還是不要再提。
回到家,包奶奶已經在備菜,包爺爺在一旁摘豆角,看兩人拎着大堆東西回來,包奶奶說:“你們拿這麼多,得要凍冰箱才行。”
“不用,給何嶽家拿點,反正這麼多。”包予恩提起何嶽借他們電動車,現在人在菜園子等着。
話一說完,包予恩又坐回電動車上,走的時候瞟了眼汪時至,見他沒什麼反應,立馬溜走。而汪時至則提出要幫忙備菜。
包奶奶當然說不用,但汪時至卻說:“我不怎麼會做菜,平時家裡沒有人教,也就隻能在包奶奶這學了。”
這話讓包奶奶心疼極了,她知道汪時至父母工作忙,家裡人沒怎麼管他,既然孩子有心想學,沒什麼難的。
說幹就幹,包奶奶先是囑咐包爺爺要幹什麼,又把汪時至拉到身邊,告訴他包爺爺為什麼要幹這些。
包奶奶認為做飯其實不難,就是放在鍋上炒、蒸、焖、炸、煎、炖。難的是備菜。這才是最耗時間,最麻煩的。
挑菜,洗菜,切菜,腌菜,調味,樣樣都講究。前面的步驟做不好,後面做得再好也是功虧一篑。
拿這茄子來說,在腌菜的時候撒上少許鹽,拌勻,腌制10分鐘,腌制後的茄塊會滲出水,茄子的顔色還不會氧化變黑,茄塊炸制時就不會吸油,做出的地三鮮才不油膩。如果少了這步,茄子的顔色就不會好看,這看着沒食欲,吃着就更别說。
剛開始調味,适宜慢慢加,畢竟吃淡健康,吃鹹對身體不好。尤其老人家年紀大,口味更要清淡。年輕人也要注意,别仗着年輕就為所欲為。
家裡人幾乎全都是醫生,汪時至從小就被教導要注重身體健康,飲食方面就是一大項目,他十分認同包奶奶的看法。
“幸好孩子們雖然嘴饞,但聽人勸,吃東西有個度,不然像何嶽外公那樣,喜歡到處吃又口味重,不知道聽人勸,得了三高,那體型跟大樹一樣壯,那就麻煩多了。”包奶奶随意說道。
何嶽外公家和包家很熟,這點包予恩早就解釋過,但爺爺輩的情分能傳到孫子輩,這點十分難得。汪時至想了想自家所有認識的人,還沒有哪家能有這麼深厚的情誼。這是村子獨有的吧?
“怎麼才來?等你半天了?”何嶽吐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