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月不覺得奇怪,這可是現代農學科學家們經過本土棉花和美洲棉花雜交育種,精心培育出來的優質長絨棉,比不上這兒本土的棉花才叫奇怪。
玉米差不多快熟了,這個時候吃着正嫩,但作為糧食儲存卻要再等上一周。
她挑了幾個發育早飽滿的掰下來,走過去遞給葉雲峥:“見過這個嗎?”
葉雲峥拿起來看了看,說:“我小時候在爹家時吃過這個,叫番麥。口感很好,就是很貴,一般人吃不起。”
玉米已經傳入了啊,那應該是和明朝差不多的時期。挺好的,既然有這種作物,還是一種價格昂貴的作物,以後出售的時候就少了一層麻煩。
程明月問:“那你知道土豆嗎?”
“土豆?”
程明月跑到自己田裡翻了一下,挖出來一串不成型的小土豆,果然太熱長不出來,土豆是她剛穿越過來的時候為了實驗剛種下去幾顆。
拿過來給葉雲峥看:“就是這個,長大十倍後的樣子,裡面是黃色的,口感很面。”
葉雲峥揉了揉上面的土:“是番薯嗎?煮了之後甜甜的。”
程明月開心起來:“紅薯已經有了啊,那太好了,下次我們也搞點番薯來種,那個烤着吃特别好吃。不過這個不是番薯,是另一種和番薯很像的東西,叫土豆,以後成熟了我做給你吃,這個有很多種吃法。”
程明月讀研時第一年研究的就是如何對紅薯進行育苗,老本行了,種番薯她很拿手。
葉雲峥也很想下到地裡幫忙,可程明月不讓:“家裡還有布料等着你變成衣服呢。”
“你趕緊趁着養傷把衣服做了,以後地裡活不會少的。”她指了指自己綠油油的地:“這些将來可全得靠我們兩個人收。”
葉雲峥:“好,那你在田裡忙,我就先回去了,我先回去把飯煮上。”
還能把布裁了。
程明月:“行,你回去吧,路上慢點。對了,你回去把這幾根新鮮玉米弄了晚上吃吧,剝皮後水煮或者烤着吃。”
葉雲峥便抱着玉米顫顫巍巍的往家走。
隻是……
他回頭環顧了這塊不大的實驗田,看起來隻有兩畝地,也沒多少活啊。
他在妻家時,一個人就要種四五畝地。
為什麼娘子的語氣就好像有十畝地的活等着幹一樣?
不過,娘子的田地不大,打理的卻很好,上面的作物看起來比他以前四五畝地的糧食還多。
程明月田地旁邊就有一條小河,一河之隔就是胡二娘家的田,她檢查完蟲害後,提起木桶去河邊打水,玉米是幼苗期可以旱,結穗後不能旱,影響成粒。
剛到河邊,便看到村正的女兒吳娘子坐在河邊釣魚,吳娘子到程明月後打了個招呼。
問她:“聽胡家老二說你也買了個男人,怎麼不讓他來打水?”
程明月道:“不是男人,不對,是男人,但不是那種關系,他是來給我幫忙的。”
吳娘子笑道:“就你那兩畝地,還要兩個人幹?你要真想找人幫忙還不如買個女人,又便宜,這會兒你就可以把地裡的活全扔給她,自己來釣魚了。”
臨江縣剛有難民時,吳村正就買了一個女人,所以吳娘子才能躲懶過來釣魚。
程明月來河邊打水時經常看到吳娘子在釣魚,由于程明月在現代的導師是個釣魚佬,有很多釣魚心經,程明月拿着從導師那裡學來的釣魚心經和吳娘子交流了幾次後,吳娘子也便将她奉為釣魚大師。
關系也熟了起來。
程明月心說我孤身一人,又不像你家一大家子人,還是村正,買個女人也不怕她反了天去。
這種原因肯定不能說,程明月笑道:“你想拉我釣魚直說,不用拐彎抹角,不過你就是說的天花亂墜我也不會來,我還有地要收呢。”
吳娘子哈哈大笑,問她田裡什麼時候收成,說:“程娘子,你那兩塊地裡種的那個高高的東西咱也不懂,也不知道将來能結出個啥子來。”
程明月現學現賣:“那個叫做玉米,又叫番麥,可貴了,到時候收了我送你一筐,不過你家的谷子收了記得也要給我留一袋種子。”
吳村正家田裡的作物是整個村子長得最好的。
他們村子裡的良田一般都是冬天種小麥,來年四五月收獲後,然後蓄水種水稻,十月收獲。
吳娘子說:“那必須,你就是不送我什麼番麥玉米的,就沖着你教我釣魚那兩手,我也得送你一袋種子。”
和吳娘子在湖邊分開,程明月把地裡所有作物澆了個遍,把菜地也澆了一遍。她又回到湖邊打了兩桶水趕回家,到家時剛剛趕上葉雲峥把飯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