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月掂了下手裡的銀子,剛剛到手的五錢,瞬間便隻剩下一錢,不由感慨錢可真不禁花啊。
程明月其實缺農具,可基礎的鏟子鋤頭她有,一錢銀子也買不了她想要的農具。家中剩下的20斤大豆得留出來明年的種子,再要買估計要等玉米下來換出錢來才行了。
本來她是想買點背簍麻袋之類的收納工具,但發現葉雲峥會編背簍之後,她自動把這項清單劃除了。
“阿峥,你說接下我們還買點什麼呢?”程明月看着葉雲峥問,她問的很真誠,因為她畢竟不是古人,很多東西想不起。
葉雲峥驚訝的看着程明月,以前從沒有人征求過他的意見,但他發現程明月是認真的在問他。
于是他也認真起來,想了想山上家裡的物品,說:“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買些找賣油郎買些菜籽油,再買些調料。”
程明月眼睛亮起來:“菜籽油?你還會炒菜?”她不買油就是因為她不會用地鍋炒菜,掌握不好火候。
葉雲峥失笑,她似乎總是為他本理所應當會的東西驚喜,就仿佛他身上随随便便的小事,她都會覺得滿意。
“自然會的,我還會紡線織布,剛剛娘子不是說家中田裡有棉花嗎?若是能有台織布機,我可以直接将棉花紡織成布,這樣便能賣上更高的價了。”
程明月拍了一下葉雲峥的肩:“兄弟,你很好。以後小妹吃飯就靠你了。
她帶着葉雲峥來到糧副産品店,買了些油鹽調料,又看到路邊叽叽喳喳的小雞仔煞是可愛,程明月本就喜歡毛茸茸的小動物,她小時候還養過鹦鹉,站賣小雞的旁邊走不動路。
“娘子可是想買雞仔,還剩了十幾文錢,可以買上幾隻,如是裡頭有母雞,以後養大了可以下蛋。”
“你還會養雞?”
葉雲峥笑着說:“會的,我會養雞,還知道如何壘雞窩,娘子放心交給我吧。”
程明月原本是攙扶着葉雲峥,聽了這話忍不住環抱了他一下:“阿峥,你真好,沒有你我可怎麼辦。”
程明月自然是同意養雞,以後下蛋了還能給她和葉雲峥補充動物蛋白。
這樣她就不用整天吃豆子了,在吃了整整兩周的黃豆後,程明月現在非常讨厭吃豆子。
回去的路上她都神采奕奕,就好像滿身都是精力,不時看着葉雲峥傻笑,看的葉雲峥都不敢和她對視。
程明月打心眼裡覺得自己真的早該買個男人,有個本土古人在自己身邊,生活質量提高好多。
一天前她還天天吃炖豆子面糊蔬菜湯呢,現在就吃上貼餅子了,以後還能吃上炒菜,還能吃上雞蛋。
想想都幸福的流口水。
程明月身上背着布料和油鹽調料,小心翼翼的将軟乎乎的小雞仔放到葉雲峥的背簍裡,她輕輕架着葉雲峥的胳膊,帶着他慢悠悠的走在鄉間小路上。
夏末炎熱,他們走在林間樹蔭下,陽光熱烈卻不灼人。
小道兩旁是郁郁蔥蔥的草木,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着生的希望。
微風拂來,帶着田野的芬芳和泥土的氣息,似乎還夾雜着花草的低語和莊稼的呢喃。
程明月微微眯起眼睛,嘴角上揚,享受着這難得的悠閑時光。
初到此地時,程明月滿心都想着如何回去,當發現回不去後,她的生活又被生存壓力所填滿,每日勞作不得一刻閑暇,到了晚上在惶恐和孤獨中睡去。
在這個甯靜的夏日,她的心卻有了不一樣的觸動。
程明月看着身邊溫柔淺笑的葉雲峥,感受着微風的輕撫,聽着着小雞叽叽喳喳的叫聲。
這樣也挺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土地為伴,與清風相守。
回去之後程明月便在葉雲峥的指揮下快速的搭了一個簡易雞窩出來,雞窩裡堆了一層柔軟的幹草,她小心翼翼的把小雞放進去,看着它們毛茸茸的樣子,心裡滿是歡喜。
吃過午飯,程明月帶着葉雲峥來到自己的兩畝實驗田邊,給他介紹自己的“家産”。
程明月叮囑葉雲峥:“你腿還沒好,就站在田邊看看吧。”
葉雲峥略顯吃驚的望着程明月實驗田裡的莊稼,他用手從棉花的花鈴帶到一旁玉米的葉子:“為何是一排排不同的作物種植在一起?”
程明月彎腰檢查棉花的葉片上有沒有蚜蟲,聽到葉雲峥的話後,直起腰答複他:“這叫做帶狀複合種植,意思就是像帶子一樣一條條不同的植物交叉種植。”
這種方法源自生産隊時期推廣的大豆玉米間作,極大的耗費人工,不僅産量低,而且不利于機械化種植,後來機械化生産推廣後就被廣大的勞動群體抛棄了。
但不同作物複合種植可以很好解決種單一作物時土地營養成分流失過快的問題,古代種地采用休耕制度講究休養生息,這麼種卻可以讓土地一直有糧可産。
後來科技發展,農機進一步進化可以精細化收割了,農業領域也跟着研究起更科學的帶狀複合種植。
葉雲峥撫摸着綠中泛紫的棉花花鈴,由衷的感歎說:“這棉桃長的可真好。”
“棉桃?哦你是在說棉鈴,怎麼樣,比你之前見過的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