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聞君不識月 > 第22章 鏡中花(十一)

第22章 鏡中花(十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自是真名無疑,在下受榮朝大将軍所托,前來護送淩月姑娘前往月城。”李常卿聞言,眉眼間罕見地染上一抹淺淡笑意。

李常卿言及的月城正是黔朝國都,據說當年卿謠公主出生之夜,皓月當空,月華如練。因而黔甯王谕旨——王女誕育,普天同慶,更國都名為月城。至于其初始稱謂,早已無人提及。

由此觀之,黔甯王在位時,卿謠公主何其珍貴。倘若黔甯王尚在人世,得知他曾捧在心尖上寵愛的女兒竟淪落至如今這般境地,不知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滋味?

當日李常卿表明來意,淩月本已揆度對方所言之人正是江淩安,她心下愧疚與動容交織。此番聽得李常卿直白言明,愧疚之意倏爾更甚,然又不免生出幾分疑慮。

李乃黔朝國姓,李常卿或出身于黔朝某個顯赫世家,因某一榮譽或拉攏之故,得天子賜予國姓。

因何如今身在榮朝境内,又與江淩安交好?再者,江淩安于何時托李常卿前來護佑?

然如今此番際遇,卻不容她多思多慮,唯有先按下不表,遂問及李常卿後續打算,“李大哥,接下來我們如何行事?”

阿蘭方才替李常卿包紮畢傷口,他扯過外袍遮住裸露的左肩,遂站起身來,“淩月姑娘不必憂心,依在下看來,今夜應不會再有人前來送命,先稍作歇息,明日一早喬裝後再上路。”

果然如李常卿所言,幾人一夜好眠,未複受驚擾。

次日辰時方至,淩月三人盥洗、裝束妥當,行至客棧一樓。昨夜那幾名刺客留下的血迹早已被客棧夥計清理幹淨,此刻正忙于打理散亂的桌椅。

馬車緩緩啟程,李常卿騎馬随行在前。前路遙遠而坎坷,偶有來曆不明的刺客追蹤出手,淩月三人這一路前往月城,實屬不易。

馬車抵達月城城門,已至九月初七,再過兩日,便是重九。

黔朝有一習俗,重九又稱祭祖節——乃遊子風塵歸至故土、全族祭奠先人的節日。

如今遊子風塵仆仆歸來,卻不知族人還餘幾何。

暑吏們一手持簿,一手執筆,立于月城城門入口的兩側,逐次查驗通關文牒。

李常卿将手中通關文牒遞與一名暑吏,那暑吏接過去一瞧,遂擡眼朝李常卿看來——仔細打量這位作商人打扮的中年人,簡單問詢幾個問題。

李常卿逐一答了,又道:“草民僅是一介商人,常歲行走于大黔與榮朝諸城,如今兩國開戰,唯有攜妻女歸于故土。”

那暑吏複又細緻查驗了緊随李常卿身後的淩月與阿蘭二人,旋即在過所上批注,準許三人入城。

三人抵達李常卿的宅院時,已至黃昏時分,暮色漸濃,宅院四周分外幽靜。

李常卿所居宅邸并非如淩月猜測的顯赫世家那般崇閣巍峨,層樓高起。卻是一處歇山頂的兩進四合院,地處清幽之地,院内冷清異常,若非前方不遠處迎上來一老者與一年輕小厮,淩月隻當這處宅院無人起居。

李常卿吩咐那位迎上來的小厮前去準備晚膳,那老者則是李宅的管家,迎上前來禀告:“老爺,後院屋舍每隔兩日便有人打理,随時可供留宿。”李常卿遂引着淩月二人穿過月亮門,行至内宅。

淩月跟在李常卿身後,方一踏入屋内,一陣刺痛于顱内與心口同時襲來,頓覺天旋地轉。她倏爾遭受此番刺激,一時控制不及,一個踉跄往前撲去,直直撞上李常卿寬闊的後背。

緊随其後的阿蘭驚呼一聲,即刻上前扶穩淩月,李常卿倏地經受此番撞擊,鮮少露出詫異,忙問:“淩月姑娘,這是怎麼了?”遂又吩咐留在後院的管家,“阿文,快去請林大夫。”

然淩月雙眸緊阖,早已人事不省,無力回應。阿蘭早知她身中蠱毒一事,此時見她這般模樣,了然淩月定是蠱毒發作。

待李常卿将淩月抱至床榻,阿蘭方才斟酌着字詞,同李常卿道:“李大哥,淩月素來有此惡疾,以往每隔一兩月便會發作一次,前些時日經過診治,病情逐漸好轉。按理說應已痊愈,不知為何近日反而發作得愈發嚴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