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季明雁曾貼在她耳畔說過的話,沈溪月到今天都記得清清楚楚。
還有很多話,她及時制止自己再回想下去,就怕回憶的浪潮一發不可收拾。
于是此刻,她一時有些分不清了,季明雁這句“好香啊”,說的究竟是自己,還是這一份番茄炒蛋蓋飯。
所幸,下一秒她便豁然清醒,暗責自己想太多。
很明顯,季明雁的話與自己并沒有半點關聯,也隻能是後者。
既然對方已自行醒來,沈溪月也不再有糾結的必要,直接将另一份蓋澆飯推到季明雁桌前。
還未打開蓋子之前,季明雁已透過那隻半透明盒蓋大緻看到沈溪月給自己點的這份是什麼,顔色明顯與她那份番茄炒蛋有差異。
——菠蘿咕噜肉。
第一眼,她已猜到那是什麼蓋澆。
她也已知曉,沈溪月并沒有如自己所說,選擇什麼就再點一份相同的給她,對方給自己點的是另一份不同的。
等到打開盒蓋時,事實也更明朗地擺在季明雁眼前,也告訴她,哪怕過去已三年,沈溪月依然念着自己,記得自己喜歡什麼,也記得她們的從前。
蓋澆飯裡,菠蘿咕噜肉是她最喜歡的一種澆頭,以前她們在家時,若是去點某家蓋澆飯,她們兩個人總是這樣的搭配。
已經得了便宜,季明雁也不得寸進尺,她忽然沒了聲音,拿勺攪勻後默默吃着自己那份飯。
會議室内一瞬靜了下來,沈溪月悄悄瞥季明雁一眼,見她不鬧騰,隻獨自安靜吃着,不自覺又多看她幾眼,慢慢才将視線移開。
隻有在這種時候,季明雁才擁有這樣“乖巧”的一面。
午休之後,圍讀繼續進行,一直持續到晚上七點出頭時結束。
這時多數人都已饑腸辘辘,議論紛紛着走出會議室的門,都在讨論晚飯吃什麼。
沈溪月跟在人群最後,沒有去管季明雁身處何方,她早已離開也好,還待在會議室裡也罷,都與自己沒有關系。
哪怕進了同一個組,她們兩個人也僅是暫時的同事關系而已,等到劇播完,這段短暫結下的緣也就再次走到了頭。
一如當初模樣。
四年前她們兩個人因戲相識,因戲結緣,與如今同樣是雙主角戲,當時那部劇中,兩位主角的關系卻顯然比這部《薄霧之後》更暧昧不明。
她從未想過會在拍攝時期與季明雁假戲真做,那時她們很好很好,季明雁總愛粘着她,愛逗她玩,她也每時每刻都想着季明雁,念着季明雁。
可惜好景不長,她們在結局播出當天分了手。
像極了是“逢場作戲”,就是那麼巧合,分手時間恰好就是在結局那日。
若非那近一年裡的美好片段仍曆曆在目,沈溪月真要以為自己與季明雁“真情實感”為假,“逢場作戲”才是真。
至于分手原因,說來也輕巧,無非就是相處下來逐漸意識到彼此性格不合,兩個人走不遠,于是選擇了分開。
分手由她經過深思熟慮後主動提出,她不說季明雁有什麼問題,隻反省了自己。
一個月後她們分手,她以為自己很快就會放下,後來才發現,是她高估了自己。
她們戀愛近一年,卻從未公開過,除她們身邊關系很近的人知道此事外,狗仔也曾在網絡上爆料過,隻是她們從未做出過回應。
正式開機在兩日之後,這兩天裡她沒有任何行程,隻選擇待在酒店裡休息與看劇本。
至于其他人有什麼活動,就與她無關了。
不過她也很清楚,既然自己與季明雁對手戲極多,兩個人之間的讨論接下來就必不可少,微信上聊也好,當面對戲也罷,避免不了。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平心态,将季明雁當做普通同事去對待。
酒店客梯有兩部,第一部已滿員,沈溪月跟在陶影身後進入第二部,轉身将要面朝電梯門時,卻猝不及防撞上一道滿含俏皮笑意的目光。
沈溪月心一顫,目光下意識就要閃躲,卻又強行自控,臉色不變一下,所有訝異與不安都被藏進她心底。
——季明雁不知何時跟在了她身後,她一轉身,恰好便與季明雁打了個照面。
兩個人靠得實在太近,她甚至能感覺到對方滾燙的呼吸都盡數打在了自己臉上,熱意也在她臉頰上飛速蔓延開來。
沈溪月正欲稍稍低頭,不想被季明雁看見自己臉上異樣,身前的人卻比她快了一步,先行轉過身去,背對着她。
外面的人還在陸續往裡進,電梯廂内并不安靜,她卻将所有置若罔聞,隻失神地凝視着季明雁單薄的背影。
三年過去,她能清楚看出,季明雁仍比自己高出幾公分,身形卻明顯瘦了一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