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和暑假之間,是第三學期。俗稱小學期。
【轉發學校緊急通知:
請各學院各級輔導員抓緊排查本院參與及計劃參與“海島露營”活動的學生群體……】
“海島露營?!”出差歸來的沈雲钊躺在戚昀大腿,抓着戚昀手機仔細研讀,“可是附近沒有成熟的海島景區啊。”
“如果正規,就不存在這個通知了。”戚昀撸着沈雲钊頭發,“玩法是,先夜騎自行車80km跨市,包船上島,紮個帳篷看日出,接着睡一天,睡醒生火做飯,看日落,再夜騎返程。”
“聽着像戶外協會的行程。”
“原先就是戶外協會的行程,”戚昀說,“是前兩周給協會畢業生策劃的活動。還火了一個記錄視頻,主流媒體輪番轉發,說什麼……青春無畏,逐夢山海。”
“懂。”沈雲钊點頭,“火了,然後火勢控制不住,燒家了。”
戚昀搶回手機,琢磨一會兒,幾則通知分别發往學院大群、學生會群、班委群。五分鐘過去,所有群聊鴉雀無聲。
“怎回事呢……也沒個人收到回複。”沈雲钊幸災樂禍,“趕緊看看朋友圈,哎呀,我們戚導又要被罵咯~”
“你什麼毛病。”戚昀把沈雲钊腦袋挪開,自己盤起腿,過了會兒,又把手機甩回給工具人。工具人很上道:“我幫你過濾一下消息。”
群裡終于有了動靜,零零星星彈出“收到”。可一刷朋友圈,團支書曬了和女友的大頭照,配文“願和你相伴每一個日出”。陸露帶着小團體,從前往後,一溜兒山地車剪刀手龇牙笑。學生會部門團建,酒瓶子氣泡水一撞,背景燃起篝火騰騰。
再一刷新,幹幹淨淨,大家都沒來過。
不等沈雲钊銳評,四人群裡張可蓉怒刷幾條消息@戚昀。
張可蓉:[完了完了完了,我完了。]
張可蓉:[我明天就辭職。]
張可蓉:[前天出發八個人,今天回來六個人,差一對情侶聯系不上。現在好了,查到了,半小時前出車禍,人在那邊醫院躺着呢。]
沈雲钊拿戚昀手機回複:[你在哪?]
張可蓉:[我能在哪?我在車上!家長領導輪番電話轟炸,說我這導員怎麼當的,出這麼大事兒還睡得着呢。]
張可蓉:[完咯!堵車,過不去了。]
張可蓉:[圖片][圖片][我天呢……軍訓拉練都沒那麼壯觀啊……]
兩顆腦袋湊近來看,密密麻麻的山地車公路車共享單車,紅的藍的綠的,有人的沒人的,全擠馬路上。
張可蓉:[你也上點心,這事兒不是鬧着玩的。我學生說,今天還有人和島上居民吵起來,帳篷都被撕了。]
舒善文:[對,我師兄今天剛回來,說海灘上全是垃圾,燒烤串塑料袋啤酒罐,甚至還有用過的套兒。島上沒開發商業,來露營也不存在什麼消費,就輪渡能掙點遊客錢,人走了留一地垃圾,居民指定不樂意。]
沈雲钊:[都是學生?]
舒善文:[學生有,其他遊客更有,混一起分不清誰是什麼人,就都算作大學生呗。]
戚昀頓時頭疼。他知道這事兒不一般,但沒想到發展那麼迅猛。晚十點,不等他主動上心,第二則學校通知下發,要求導員即刻查寝,确定不在校學生的人數和具體位置,電話聯系并追蹤返程。
戚昀擱沙發平躺,沈雲钊已經積極響應,擡手剝掉睡衣,在戚昀面前轉一圈,套上老頭T恤,再一蹬破球鞋,勾上鑰匙,先行出門摁電梯。
下個樓的功夫,查寝消息在學生那頭傳開,戚昀手機震得腿麻。不用看,全是事後請假報備,還貼心附帶定位消息,一溜兒鹭禾市内,你看音樂節,他聽演唱會,我陪同遠道而來的家人酒店留宿。
戚昀扯扯嘴角。微信定位?誰沒當過學生呢,愛定哪就定哪,定北京天安門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