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老是包羊肉胡蘿蔔餃子,就不能換換花樣?”過年吃了幾頓餃子都羊肉胡蘿蔔的,都吃膩了。
“哎呀,他姥爺,天氣暖和了,外面凍的羊肉餡都快化了,切好的直接就能用。要是換别的,還得另外切肉,多麻煩啊。”
小美忙笑着說:
“就包羊肉胡蘿蔔的吧,省事一些。”小美以前挺喜歡吃羊肉胡蘿蔔餃子的,去島城後很少買羊肉,因為那裡的價格貴,口感也沒有在九原的純正。
“那就按美兒說的來,晚上包羊肉胡蘿蔔餃子吧。我知道她從小就愛吃這個,以前家裡條件不好,隻能過年的時候包上幾頓吃。”
元宵晚會是中央台和地方台合作舉辦的。
讓人喜歡的節目不多,除了一個相聲,大都是戲曲和雜技。不過蔡明和郭達的小品倒是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整台晚會看下來,感覺也就那樣。
小美爸媽家裡的電視已換了21英寸的彩色電視,效果比他們家的黑白夏普好多了,這幾天,小暄暄終于過了把看大彩電的瘾。
2号那天,一大家子早早吃過晚飯,小靓抱着小楠楠,小美和爸媽帶着兩個孩子一起來到了人民公園的燈會分會場。他們是打車過來的,但出租車司機看到這麼多人,有些不願意拉他們。
“孩子讓大人抱着就行,怎麼就坐不下了?不行的話就多加一塊。”小靓語氣不太好,這已經是他們攔下的第三輛出租車了,再耽誤一會兒,燈會就要開始了。
下車後,小靓很自覺地給司機加了一塊錢。
其實,小美媽起初并不打算來,但她不放心讓老伴單獨帶孩子們出去,畢竟三大三小,萬一在人多的地方走散了怎麼辦?所以最終還是決定一起跟着來,美媽自認,沒人比她這方面更警覺了。
等進了人民公園,裡面早已是燈的世界,人的海洋。各種各樣的花燈讓他們看得眼花缭亂。
“美兒,你一定要拉住暄暄,别讓他亂跑,人多走失了可不好找。均均,快過來!跟緊姥姥。”
小美媽見老伴樂呵呵地看着花燈,完全沒注意到身後的外孫,趕緊大聲提醒。
小暄暄對着姥姥保證:“我才不會亂跑呢!”
人民公園的分會場上,展出了各大院校制作的幾十盞漂亮新穎、五彩斑斓的花燈。這些花燈中,羊寶寶和充滿時代感的創意燈最受小朋友歡迎,讓孩子們流連忘返。
“媽媽,為什麼有這麼多羊寶寶燈啊?”
“因為今年是羊年啊,等到了你的鼠年,就會換成鼠寶寶燈了。”
“媽媽,那你屬什麼的呀?”
“就是你存零錢的那個。”
“我知道了,原來是大金豬寶寶!”
好奇的小暄暄一路上纏着媽媽把家裡人的屬相都講了一遍才罷休。小美隻記得暄爸、他二姨和舅舅的屬相,其他的,還是姥姥提醒想起的。
島城翠樓對面就是“十二屬相街”,小美想,以後休息日得多帶暄暄去那裡認識下每個屬相,這樣才能能幫他更好地記住。
“媽媽快看,樹上的彩色燈也都亮了!”
“還有所有的燈籠!”
暄暄和均均擡起頭驚喜的喊着。
夜幕降臨,燈會和各種民俗展示、戲曲表演等活動終于熱鬧開場。樹上的纏着的一圈圈小燈和一處處不同形狀的花燈亮起,點亮了公園的夜晚,營造出絢爛多彩的元宵之夜。
這些創意活動也展現了城市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曆史與文化的和諧,讓前來觀賞花燈的市民感受到了這屆燈會的獨特魅力,享受到了新春佳節的喜慶與和諧。
小美也被眼前的美景所折服,不由在心中吟誦起了“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她覺得,這種盛況,也許隻有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才能生動記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