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10.23
昨天下午臨下班前,小美去了主任辦公室,請了半天假。她告訴主任,明天上午要去參加兒子黎暄幼兒園的家長會,還笑說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兒子入園後的家長會。
“行,開完了,你就直接回家吧,省得來回跑。”
“謝謝遊主任!”小美感激地回應。
主任爽快的批了她假,讓小美松了一口氣。之前她還擔心這個假不太好請,畢竟她的工作性質不一樣,不僅要處理報銷、借款和買飯票這些事務,還要負責接聽電話,随時可能有人來找她。
沒想到主任這麼理解,讓她感到輕松了不少。
以前兒子的家長會都是山爸去參加的,畢竟他的時間比較靈活。這次終算輪到她這當媽的去了,心裡難免有點小緊張。
所以今兒早,她特意帶着兒子提前出門到了幼兒園。卻見大班教室裡已有一些家長坐在裡面了。
對于小美來說,雖然參加這樣的會有點不習慣,但她也知道,這是了解黎暄在幼兒園表現的一個絕佳機會,也是她這個當媽的應該做的事情。
有些家長大概相互間認識,見面打着招呼,說笑着,小美找了個角落位置坐下後,心裡既緊張又有點期待,在那裡想着一會兒要聽些什麼内容。
早在會議開始前,所有孩子們就被其他老師帶去了别處,會議是班主任梁甜甜老師主持的,她首先感謝了大家的到來,并簡要介紹了班級近期的情況。
在發言中她重點提到了,孩子們馬上就要大班畢業進入學前班學習了,這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家長們一定要多鼓勵關心引導。
随後梁老師特别強調了幾點:
一、孩子們需要更加注重個人衛生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家長和老師要鼓勵孩子多閱讀,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為小學生活做好準備。
三、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聽到這裡,小美不禁想起了自己兒子在家裡的一些表現。她意識到,确實還有一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讓黎暄更主動地整理自己的玩具和書本,鼓勵他自己解決與小朋友之間的小矛盾啦。
接下來的時間裡,梁老師還分享了一些關于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到學前班的具體建議,并回答了一些家長們的提問。
“梁老師,孩子們為啥要上學前班啊,幹嘛不直接上小學呢?”
“是啊,說半天還不是在幼兒園繼續上麼?”
有家長在下面提出了疑問。
“大家知道,五歲多到六歲的孩子,其認知和理解能力都已經有所發展,此時開啟幼小銜接能讓他們循序漸進地适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節奏。”
“在學前班這段時間裡,知識的儲備是一個重要方面。孩子們首先需要學習握筆姿勢,為書寫規範打下基礎;書寫簡單的漢字,如常見的筆畫簡單的字;掌握拼音的書寫和拼讀規則,為閱讀和識字提供工具;進行一些簡單的算數運算,初步建立數學思維。學前班的學習絕非僅僅是知識的填充,更重要的是習慣和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