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1.18
因為腳傷還未痊愈,趙小美春節回不了家,雖然有些難過和失落。但童金泉這些知青大哥,以及同屋李潔和丁曉兩位姐姐都很照顧她。他們臨回家前,還幫她從大隊裡拿到了去年的口糧和每個月的生活補貼。從十月份到年底正好是一個季度的。糧食有白面、莜面、玉米面、小米、高粱米和荞麥面。另外還有一桶醇香撲鼻的胡麻油。
所有的東西都堆放在地上,一下顯得特别多。
李潔跟她詳細說明道,“這些東西都是張隊特地關照,準許從隊裡先行發放給你的。前段時間,他因忙着處理山藥銷售的事,暫時沒來得及派人去公社幫你領取口糧和生活補貼錢。”
聽了她的解釋後,趙小美心裡對張齊強隊長充滿了深深的感激。這些實實在在的糧食和補貼,就像一束明亮的光照進她的心裡,讓原本因腳傷困擾而略顯暗淡的生活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和希望。
盡管今年春節她無法和家人圍爐共享團圓,但在周圍人的深切關懷和無私援助下,趙小美相信自己也能度過一個充滿溫情且愉悅的年節,一樣能感受到來自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與幸福。
除了之前的東西,知青們還給她送來了幾顆大白菜和半麻袋山藥。兩樣都是這個季節每家每戶特别需要的食材。最讓她感動的是,隊長張齊強還送來了兩斤新鮮的豬肉和一捆山藥粉條。大家夥的關心和幫助,讓趙小美心裡感到特别溫暖。
正如俗話所說,“手裡有糧,心中不慌”。這話對此刻獨自留守在知青點的趙小美來說尤為貼切。如今有了這些充足的口糧和大家送來的東西,她對即将到來的春節已不再焦慮,而是心滿意足。面對眼前的這一切,她不禁想,其實這樣過年也挺好,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反而能在困苦中找到一絲樂趣。即使是在家中過年,也不過是吃的東西更豐富些而已。
李潔和丁曉走了後,她不想再燒炕了,一是每天都要照看火堆挺麻煩的,二是在家她就不喜歡睡熱炕。覺得炕上冷,底下多鋪點就行了。她把自己的被子鋪在褥子上,睡覺時蓋上一件大棉襖,然後又把丁曉的被子蓋在最上面。取暖的時候,就燒炕下那個小爐子。小火爐真不錯,平時還能在上面燒水做飯,省事多了。
怕屋裡燒煤有煙味,馬舒陽沒回家前,她還讓他幫忙在煙囪上弄個小孔通風。為了安全起見,甯可家裡冷點。另外她還向隊長張齊強要來了一些舊報紙。然後瘸着一隻腳,費勁地把窗戶全糊了起來,這樣既不用拉那個看着不順眼的舊窗簾,又感覺很保暖。反正白天的陽光充足,也不顯得有多暗。想曬太陽的話,打開門就行了。半上午或中午的時候,穿着棉衣棉褲也不覺得有多冷,還能通風。
晚上雖然挺冷的,她也不敢燒爐子睡覺,所以睡前就不加煤了。每天看書看到很晚,在爐子熄滅之前才,她才去睡覺。第二天早上再重新生火,反正有小信使幫忙生火,她一點都不操心。這個小信使叫牛娃,是知青點後面一家村民的孩子,在村小學上二年級,經常跑到知青點來玩。寒假的時候,幾乎每天都來。
趙小美平常要是想買東西或者寄信取信,就交給牛娃去辦。這小家夥願意幫忙,主要是因為每天都能吃到糖果和零食。不然大冷天的,他願意跑腿,他爸媽也不願意。有時候她還會給牛娃一些小費,所以牛娃特别願意給小美姐姐幫忙。他一天總要跑兩三趟,看看有什麼事情需要他幫忙。這樣一來,她在鄉下的生活過得還算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