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京華恨惋 > 第50章 第五十回 葆甯

第50章 第五十回 葆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崔文純俯身叩首:“如此便好,還請王爺珍重玉體,臣告退。”

“不……樸懷……樸懷!”葆甯王一把抱住了即将離去的崔文純,不免潸然淚下,“樸懷,我知道……我知道我不該鐘情于你,我也知道你并不心儀于我。可我……我放不下……你教教我,你教教我忘了你……”

崔文純感受着身後之人火熱的桎梏,一時茫然無措起來。

“娘死了,爹死了,寶忱也死了。”葆甯王垂泣着哽咽道,“樸懷……樸懷……樸懷……”

崔文純終是心軟地回過身去,自己跪下,将葆甯王攬在了懷裡:“王爺,您醉了,既是醉了……便睡吧。”

興許是酒水作祟,聽着崔文純時近時遠的話語,葆甯王竟真的困乏起來。他心滿意足地靠着崔文純的胸膛,終于陷入了昏睡。

“王爺,臣才學淺薄,實在教不了您,望您恕罪。”

崔文純小心翼翼地将葆甯王抱上了床榻,又為他松去發髻、脫去靴襪,繼而于榻前跪下碰了個頭。禮畢,他這才緩緩離去。

……

卻說三生天子下令北返,自己登上禦舟,與貴妃楚尚柳弈棋為樂。鬥了幾盤,他将棋子往桌案上一抛,揮手說:“乏了。”

“皇上日理萬機,自然是疲累的了。”

三生天子于通炕上盤腿坐了,笑道:“這倒也沒什麼,凡事有端欣、冷濂生他們頂着,也不用我一直操勞。就是那麼幾個人……不讓我省心。”

“妾身愚鈍,”楚尚柳緩步來到炕邊坐了,面上笑意盈盈地問,“皇上說的是誰?”

三生天子避而不答:“朕幼時嗜書——經、史、子、集之中,朕于史部獲益至多,卻尤愛‘子’,因此頗通書畫、數術、醫家、百戲之學。彼時道宗背上生了毒瘡,太醫力主溫養漸祛,獨朕念着‘長痛不如短痛’而欲施以速法。皇考時已嗣位,斥朕剛猛有失,白讀了許多醫書。朕自為君以來,常憶皇考之言,故以寬仁馭下,不知對錯幾何。”

楚尚柳不能洞察皇帝言及天家往事的真正用意,隻好附和道:“妾身不通醫術,但也明白皇上所言在理。”

聞言,三生天子饒有興緻地打量了她一番,笑道:“你兄弟當真與你性情相似。你們姊弟二人本不應涉足宮闱宦海,倒是朕強人所難,将你們牽扯進了市阛塵嚣,心内也生出了幾分悔意。”

“妾身蒙恩獲寵,實在于心不安。”

“你可願做皇後?”三生天子端起蓋碗兒,看似漫不經心地問。

楚尚柳趕忙俯身拜倒:“妾身惶恐。”

三生天子不應聲,隻是垂首飲茶。

楚尚柳根本不敢起身,于心内急急思索着皇帝有此一問的緣故——楚尚柳自知深得天子專寵,也的确曾有成為繼後的念頭。可惜皇帝于慈仁皇後崩逝後便下诏宣稱永世不再立後,這使她一直難償夙願。如今既已統攝六宮,又何必再貪圖皇後之名?但此番皇帝驟然發問,莫非真有立後之意?

念及此處,楚尚柳霎時倍為歡喜。

三生天子輕輕捋動黑亮的濃髯,若有所思地瞧着貴妃面上一閃而過的紅暈。默然良久,他伸手将貴妃攙起,笑道:“你有什麼想吃的果子沒有?吩咐下去,讓太監們沿途置辦。”

“不敢。”楚尚柳不知皇帝為何不再議論立後之事,卻也不好多問,“先前嘴饞點了幾個桃子吃,裡外裡花了一千六百兩銀子,再吃下去……大庫都得空了。”

“一千六百兩?”三生天子微微一怔,繼而冷笑道,“他們這是把王母的蟠桃園搬來了——虎嘯林!”

虎嘯林領着幾個内侍匆匆步入靜室,跪倒行禮:“老奴在,不知皇上有何吩咐?”

“此前禦舟食蔬采買一事由何人總領?”

“回皇上的話,”虎嘯林叩首禀奏道,“是二品提舉太監童仙壽總攬其事。皇上為何動怒?”

三生天子立時命人去傳童仙壽。童仙壽已知東窗事發,皇帝一問便全招了,一個勁兒地哭天抹淚——其實這怨不得童仙壽,宮裡早有這等章程。隻可惜他将數額謊報的太過了,這才露了餡兒。

三生天子動了怒:“虎嘯林!太監欺上瞞下——依祖制,如何處置?”

“皇上,是杖斃。”虎嘯林答道。

“算了,扔到運河裡去吧。”

“老奴遵旨。”

“回來!”

聽此一言,本已陷于暈厥的童仙壽當即喜出望外,暗道主子果然念着自己十餘年的忠心侍奉,到底是仁君聖主——這要是遇上了太祖爺或先帝爺,自己早就被碎屍萬段了,哪兒還會有眼下的絕處逢生?

三生天子吩咐道:“另派人去抄他的家。”

童仙壽登時暈了過去。

虎嘯林一面親自看着溺死了童仙壽,一面派養子虎佩亭率禦林軍火速返回京華查抄。待虎佩亭風塵仆仆地南下複命時,禦舟已由會稽抵達了金陵。

是夜,楚尚柳正為皇帝撫琴作歌,忽見虎嘯林匆匆步入。三生天子自他手中接過了一沓畫卷,當下問:“可有收獲?”

“皇上,抄得金銀二十餘萬兩,名家書畫多達百幅,并無數禦用珍奇……”

“童仙壽……死的不冤!”三生天子強壓下怒火,複又指着畫卷凝眉問,“這是什麼?”

虎嘯林讪笑着瞧了瞧楚貴妃,根本不敢吭聲。

三生天子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伸手翻開一看,面色登時沉了下來——畫卷内皆是少男少女相擁一處,逢春蕩戀,盡興纏綿;細緻入微,惟妙惟肖;邀情誘欲,亦雅亦香。

卷末題曰:

世人皆好風月而惡言之。試問天下之人,孰無風月之事?既有之,複惡言之,何也?是故作清白之狀以示人也。醉心神馳,遊樂人間,信手一繪,得載華章。願以一世福華換卻一日春光,則無憾焉。

文末钤有一方印章,曰葆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