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京華恨惋 > 第49章 第四十九回 蘭亭

第49章 第四十九回 蘭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彼時銮駕已離了錢塘,繼續向南巡幸會稽,會稽統鎮太監率刺史及一衆官吏、耆老出城九十裡跪迎。

三生天子于會稽大演《牡丹亭》,又頻繁進香禮佛,出入各處名寺大廟。端欣、冷濂生、喬洪吉三人奉敕撰文,得《遊覆卮山記》《幸沈園記》《鑒湖遊記》三文,恭請皇帝禦筆謄抄,分立三碑于三處。

皇帝與貴妃同觀《牡丹亭》,因貴妃一句“将來見了判官,不知因何罪愆受罰”,三生天子便下诏為楚氏修建功德寺,由龐天邦總攬其事。

龐天邦下令拆除民房萬間,乘機廣占良田;為讨皇帝歡心,他又竭力搜刮民财——三生天子原本撥了内帑存銀十四萬兩待用,最終僅用了六萬兩,其餘大額财貨一概取自百姓。

至次年二月,功德寺落成,共有殿宇六百餘間,處處金碧輝煌,堪稱美輪美奂。龍顔大悅,賜名“瑞應寺”,诏近臣伴駕入寺進香。

是日,宮人們簇擁着以金玉珠翠配飾的龍辇、幢蓋迤逦而進,香花似錦,人聲鼎沸;沿道張燈結彩,絲竹悠揚。龍辇于寺門外而止,三生天子與楚尚柳先後下辇,衆人恭謹跪迎,齊呼萬歲。

禮畢,皇帝攜貴妃依次巡幸了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慈航殿、地藏殿、藏經閣、毗盧閣、卧佛窟、神仙洞,對龐天邦承辦的差事深為滿意,予以重賞,又至西方殿親自講授《佛說阿彌陀經》的主旨要義。

經僧衆合詞恭請,三生天子當夜即駐跸瑞應寺,于毗盧閣内安置。後又與貴妃楚尚柳遊覽大佛寺、天姥山,大建宮觀、圈地圍獵,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三生天子于二月十九日頒下禦筆手诏,稱:“欲效書聖故事,與群賢會于蘭亭。”

虎嘯林立遣其養子虎佩亭率禦林軍趕往蘭亭,将方圓百裡的住戶全數驅逐,各處加派人手,務必小心巡視。

三日後,崔文純與楚尚楓抵達會稽。二人一路見得江南民生困苦流離,彼此已相約尋機進谏。先沐浴了一番,而後才請内侍引領着往瑞應寺神仙洞來。

神仙洞原是人力穿鑿而成,外刻“神仙洞府”四字,分别為皇帝、端欣、冷濂生、喬洪吉四人所書,字體亦分别為行、草、隸、篆。洞内通風甚佳,垂有幔帳。帳中設有佛龛一座,三生天子正跪于佛前低誦佛号。惠明則盤坐一旁,手裡敲着木魚,口中念念有詞。

内侍上前左右一瞧,立時退出來說:“主子禮佛時萬萬不許驚擾,還請二公候一候吧。”

“這得候到何時?”楚尚楓忙問。

“主子每日須念八百八十八遍‘南無阿彌陀佛’,”小内侍笑道,“另一百一十二遍由大法師代念。一來二去湊齊千遍,将來也好往生極樂。”

楚尚楓愕然道:“皇上自号‘三生天子’——若是往生極樂,脫離了輪回之苦,來生又如何做得天下之主?”

小内侍笑而不語。

崔文純緊緊攥住手中的詩篇,一時并未作聲。約過了半個時辰,忽聽帳中惠明高誦《金剛經》偈語,三生天子終于起身,挪往一旁的炕床上盤腿坐了。内侍們奉上蓋碗兒,皇帝輕呷了幾口,因說:“讓他們進來吧。”

内侍們卷起幔帳,朗聲喊了一個“叫”,崔文純與楚尚楓聯袂而入,向皇帝叩首。三生天子令二人免禮,笑道:“二位卿家勞苦功高。此番南下,沿途見得風物如何?”

聞言,崔文純當即獻出詩篇,由内侍轉手奉上。

三生天子接過看時,見上面寫着:

未了昔年枯骨稅,尊官另派苦苛由。

田疇盡沒難得種,日久無食死水牛。

“這是何人所作?”三生天子驚怒交加。

崔文純叩首道:“回皇上的話,臣初入會稽時聽得百姓信口傳唱,故而如實佥載紙上,不敢有所欺瞞。”

“崔學士之言極是。”楚尚楓亦出言道,“據百姓所雲,多有達官顯貴沿途圈地置宅、賤購良田,貧民欲求立錐之地而不得。況且朝廷又于會稽大興土木,妨礙農時——此詩絕非誇大其詞。”

三生天子沉吟片刻,繼而道:“朕南巡本意原為與民同樂,昭示盛世氣象。如今竟使百姓受苦,與朕初衷相悖。可蠲免金陵、錢塘、會稽三地今歲租稅及往年一切欠賦,聊作補償罷了。”

“皇上聖明。”崔文純與楚尚楓齊聲說道。

“朕将于上巳大會近臣于蘭亭,你二人務必前往。”三生天子笑道,“楚卿且去毗盧閣見過貴妃,崔卿便退下吧。”

二人叩首行禮,而後緩緩步出,于神仙洞外作别。

楚尚楓疑惑不解地發問:“崔樞密不是令你參奏高骥、翁策之麼?方才為何不呈上奏疏?”

“算了。”崔文純瞧了瞧寺内各處迎風招展的明黃龍旗,俄爾搖頭歎道,“即便皇上知曉了,也無非是下诏申饬而已……動搖不了太子的根本。與其增怨于東宮,不如救民于水火。三地賦稅年年約有三四百萬,往年欠賦更達三千餘萬——如今一概予以蠲免,興許能讓百姓喘口氣兒了。”

“你自己有決斷便好。”楚尚楓擡手迎了迎春風,感慨萬千,“江南春意……喚起我歸隐桑梓之思。待我讨了恩典,就回鄉務農,此生再也不入官場。獨善己身,自得其樂;養花侍草,登臯臨流,豈非人生快意之事?”

“于你而言,這的确是好。于令正而言,卻有失公允。”崔文純笑着揶揄他,“将來成婚,人家進了門是要做國舅夫人的;你卻讓她做農婦,這可萬萬使不得。”

楚尚楓原本尚且面帶淺笑,聞言竟落寞垂首,半晌方道:“我已失一目,何必連累旁人與我一同受苦。此事我已禀明了娘娘,娘娘不允……縱使請皇上下旨賜婚,我也是不懼的,因為她終歸拗不過我。小侯爺在時,你我三人及時行樂,不知八苦為何物;而今小侯爺棄世——孽海浮生,空空而已。真到了分别之日,空門又添一僧罷了。”

“‘孽海浮生,空空而已。’”崔文純念了念,繼而欣然颔首,“國舅能通曉此理,日後自可參透聚散興衰。我卻并無慧根,仍盼着與……知心人相守餘生。至于将來之事……将來再說吧。”

二人各自作别,崔文純匆匆趕回邸館去見莫元舒。

房門驟啟,他立時迎上了一個火熱的吻。莫元舒用力地摟住他,低聲問:“我心思君,君知否?”

“自然知曉。”崔文純笑着颔首,張開雙臂環住面前的男子,“說起話來文绉绉的,當真長進了不少。”

莫元舒猛地将崔文純打橫抱起,當下邁步往床榻去。崔文純被唬得驚呼一聲,隻好勾着莫元舒的脖子以确保不會墜地。莫元舒察覺到他對自己的倚靠,不由自得淺笑,心内暖意融動,宛似炸出了一片絢爛的煙火。

脫下裡外裡的三件兒衣物,莫元舒又以布帶蒙上了他的雙眼。崔文純視線受阻,其餘感官俱皆敏銳起來,不由茫然地問:“何必如此?”

“樸懷,不要隻用雙眼看我,我想讓你的耳、鼻、口、身一同記住我。”

莫元舒的話語忽近忽遠,這讓崔文純一時稍覺不适。他的身子因初春的寒意而微微發着顫,那雙四處作惡的手更令他滿面羞慚。莫元舒瞧出他的窘迫,登時俯身于他耳邊揶揄道:“樸懷,咱們都是老夫老妻了,你怎麼還……”

“誰與你是‘夫妻’?你不是‘夫’,我也不是‘妻’,你我之間沒有倫理綱常。”

莫元舒歎道:“不愧是比我多讀了四年的書,我說不過你。”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