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孽歸 > 第64章 第 64 章

第64章 第 6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兩日後,城門前。

雨災山洪過後的第三個月末,兩閣派出的隊伍終于到來。

兩名紅袍差官遠遠就掀開窗簾,引領翹首看向城門。

夏城門外衣冠雲集,簇擁着道錦衣鶴影。

赈災隊伍原是由太子帶隊,總攬東嶺赈災諸事。随隊有兩閣閣首親自任命的兩名差官,女名農迩,男名熊雲柯,主司監察。另有各部各級職官若幹,各司其職。

然而靠近熇州界時,隊伍突遭意外,太子下落不明。

為免耽誤救災,兩差官把此事上報兩閣,隻留小隊侍衛尋找太子,其餘衆人整頓過後繼續前行。

此後始終沒有太子音訊,二人為此惶惶不安,食不下咽。

直到昨日,探路信差來報,道是太子已經平安抵達夏城。二人驚喜交加,半信半疑,徹夜難眠,今晨不等天亮就下令出發。

此刻,距離城門尚有百丈,但二人遙遙望去,幾乎可以斷定——那道身影就是太子。

二人喜極而泣,連忙叫停馬車,徒步向太子奔去。

職官們緊随其後,織成人潮,播土揚塵,浩浩蕩蕩湧來。

不消片刻,紅綠青玄撲跪成片。

聽完農迩自咎請罪,再聽熊雲柯頌揚太子洪福齊天,趙結颔首寬赦免禮,随後慰問幾句,引其同季真及夏城百官見禮寒暄。

兩刻鐘後,隊伍開進夏城。

熊雲柯得季真準允,至州府衙門安排随行職官與夏城諸官接洽工作。

農迩則随趙結回到王府,禀明各州災情及沿途所見,唏噓遭此天災,東嶺百廢待興;感歎官民同心,萬事具有起色。

一切有條不紊,向好發展。

——除了奉行。

從頭到尾,農迩都沒談及奉行。

奉行離開後,趙結始終心緒不甯,他急于确認她的安危,便主動提起:“歸殿下狀況如何?”

“歸殿下?”農迩困惑不解,謹慎回說,“歸殿下前往漠海并非公務,即便有信寄給兩閣,但若與東嶺事務無關,便不會送到我等手中。”

“有兩位師太兩日前離開夏城,趕往煴州。”趙結不覺加快語速,手中珠串撚得更快,“來時可曾遇到?”

農迩仔細回憶,搖了搖頭:“未曾。”

出事了。

珠停,他的腦海霎時混沌。

一時想起她追問時的急切,一時想起她話别時的柔和,一時又想起她的專橫擺布、刻意“挑撥”。

咚咚——

那陣晚風在心底卷起,那盞燈籠骨碌碌向黑暗中滾去。

心底,她說,“今夜就走。”

那盞燈籠仍然在骨碌碌向前滾動,燈燭燃破罩衣,火焰吞噬天地,世界卻一片漆黑。

漆黑如他雙眼。

“去請東嶺王妃。”

季真滿面春風,姗姗來遲。

“請問舅母,”趙結直視着她,開門見山道,“胡善在何處?”

“兩日前,殿下悉心挑選良駒、備足錢糧,親自送胡善娘子離開。”季真驚愕失色,抱屈道,“若問她要去哪裡、要做什麼,該是妾身來問殿下才對。”

室内焚香,煙濃如凝。

己身氣息仿佛淤滞其中,窒悶異常。

趙結眼睑微合,聲調低緩:“煩請舅母告知。”

剛剛擡起的錦帕還未觸及眼角,就被季真收起。

對方沒有證據卻敢如此笃定,可見無論如何,這賬都會記在自己頭上,再拐彎抹角地遮遮掩掩也是無益。

念頭一轉,季真蛾眉舒展,有了新的應對。

“胡善娘子的下落,妾身的确不知。但那位歸娘子——”季真稍作停頓,轉身緩踱幾步,回眼輕笑,“妾身近日倒有幸見過一面。”

憂懼幾要成真。

他無聲籲氣,合眼再問:“在何處。”

季真反問:“殿下可知歸娘子此行意圖?”

幾次三番避而不答,耗去他許多耐性。

聽到念珠轉動的聲響愈發急促,覺出他的神情愈發森冷,季真沒再吊他胃口:“來時為财。東嶺——乃至九省十地——遍地都是她的産業,她到東嶺,為的是收取去歲盈利。”

季真摸出枚印鑒,似笑非笑地審視着印鑒底部。

殷紅朱砂勾出綿延山嶺,嶺外遍布自燎原野火中萌發的勃勃勁草,火與草環繞間是四四方方的字迹——荑枯自碧。

“妾身不曾到過京城,但聽過京城自碧齋。”季真把圖章蓋印在左掌心,“據說坐落在京城最繁華處,生意紅火,門庭若市。單這一間鋪面,日進鬥金便不在話下。

“在東嶺,有上百鋪面聽從這枚章子調配。而天底下,這樣的章子共有十枚,其主财力之巨可想而知。私斂天下之财留為己用,殿下覺得,她意欲何為?”

問罷,季真觀察着他的神情。

預想中的驚訝、懷疑、憤恨皆未出現,他甚至沒有睜眼,隻有冷峻的惱意在眉宇間彙聚。

是針對自己的惱意。

在他發作前,季真繼續道:“再者,殿下或許納悶,同樣的時間,同一條路,來者與去者,怎會錯過?可倘若他們之中有人不在這條路上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