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劇情裡,賀嫣選的賽道是醫療方向。即使在她的世界裡,賀嫣選的醫療賽道也是發展非常不錯的。不過那是兩年以後事了,那時候AI模型已經升級換代了幾次,才能被成功接入醫療。
而目前這個時間節點,技術還沒有發展起來,即使有她的先進認知,但沈妍畢竟不是研發人員,她不懂這種東西要怎麼升級換代。賀嫣大學的專業跟人工智能相關,對AI了解比她要深一些,不過水平也僅限于把研發人員闡述的技術翻譯成大白話講給沈妍聽。
所以沈妍很快就放棄了拔苗助長的想法,嘗試從輕醫療切入,讓AI做一些即使突然智障也害不死人的活。比如,心理療愈一類,主打精神陪伴的工作。已經初步在一些心理診所進行了試點。
雖然隻是小規模測試,但反響意外的好。畢竟卷進了社會的漩渦,是個人都得有點精神創傷,但心理醫生少且貴,還很難約上。相比之下,跟人工智能傾訴便宜便捷得多。
試水初步成功,整個團隊都非常振奮,這段時間人人工作熱情空前高漲,沈妍也不例外。投入到工作中以後就徹底把顧知行抛到腦後了。
直到小助理哭喪着臉敲開她辦公室的門,哆嗦着說明前因後果,沈妍才想起來這碼事。不過她沒想到的是,短短一天世界,新聞的風向就變了。
假新聞在頭條挂了半天,被撤以後,顧氏集團的官博淪陷了。各種謾罵充斥着評論區,直接把#顧氏集團#這一詞條沖上了熱搜。
但到了傍晚,轉發謾罵的流量開始降低的時候,警方卻出了個公告,非常官方地闡明了事情經過,還原了顧知行所謂進局子的真相。網友們一看,這哪是作惡多端的資本家啊,根本就是個大倒黴蛋。24k純的。
今天早上的謾罵純屬無妄之災。風向一變,比牆頭草還能搖擺的網友紛紛轉向,調侃取代了謾罵,顧氏集團官博的評論區也迎來了善意的道歉和自發的維護。
但顧氏集團洗脫冤屈了,沈妍就倒黴了。因為神通廣大善于還把細節串起來的網友發現,顧知行是跟賀某起争執的時候被人誤舉報才被帶走的。而前段時間顧知行跟覃睦二男争一女中的女主角正好姓賀,還是顧知行的秘書。
對了,之前還有人扒過,說她出賣顧氏的核心機密,覃睦才給了她很多資源。這一下全串起來了!因為這個賀女士出賣公司顧知行氣不過半夜跑去吵架,這才引來了鄰居誤會。所以罪魁禍首就是賀女士。剛好有人扒出她開了公司,于是網絡暴民們帶着無處發洩的怒氣來沖她公司了。
小助理在下班前的半個小時裡接了一堆電話,全是來罵人的。小姑娘被罵得眼圈都氣紅了。“賀總,他們污蔑你偷盜公司機密,還說了好多下流話。我都說不出口!”
沈妍捏了捏眉心,有些疲倦:“錄音沒?”
小助理:“應該錄了,工作機我設置過自動錄音的。”
“那就行了。”沈妍抽了兩張紙巾給她,“把眼淚鼻涕擦一擦,錄音都導出來,到時候一起告上去,一個都别想跑。”
沈妍自信滿滿,小助理瞬間有了底氣,重重點頭:“對!告死他們!”說着就轉頭出去導錄音了。
她走後,沈妍問賀嫣:“你怎麼看?”
賀嫣:“像是顧夫人的手筆。早上公關部沒有及時撤新聞應該就是她安排的。畢竟顧知行想趕走她,這是她的回擊。至于我,你決定離開顧氏的時候她就已經記恨上了。現在恐怕還隻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