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鳴鶴:“不是,是說的太少。”
主持人:……
許鳴鶴:“或者……先做再說?”
許鳴鶴固然在守護着一顆年輕的心,甚至能夠融入一個主打青春活力的組合,但活得久對他還是有影響的,幼稚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還有一定要搞笑的話,他能夠用說話解決的,就不用身體動作來。
冷幽默什麼的,隻不過是多年idol生涯中鍛煉出來的一種策略性質的習慣,在很久很久以前,許鳴鶴還隻是一個偏愛現場演繹這種表達、溝通形式,所以一心想着做樂隊的文藝青年,除此以外沒有什麼特别的地方。
而隊友們對許鳴鶴的印象是:話不多,脾氣好,喜歡唱歌……沒了。那點出道時間不夠了解太多關于同事的細節,他們也沒有那個深入挖掘的能力,要寫關于隊友的小作文,他們還不如粉絲寫得多呢。
不過這還隻是開始,人設可以慢慢完善。
出道專《spring up》,第二張《summer vibes》,都沒有給astro帶來上升期,雖然在fantagio的企劃表上後續的“秋冬”仍在,但在astro連同fantagio的工作人員都攢了一點關于男團活動的經驗,并考慮到如果計劃中出道第一年的“春夏秋冬”的四次回歸全都沒有水花會有什麼負面影響之後,他們要考慮在計劃中的回歸活動之外做些别的事情了。
在組合沒有起色的時候,通過給特定成員堆資源以期待取得突破帶動全團,是最常用的做法,這種做法固然有很多問題,比如受捧的那個人不一定會火,火了也不一定能帶動全團,但其他的做法問題更多,所以重點捧人這個做法還是很常用的。
至于要重點捧誰,對于fantagio來說答案并不難找:車銀優,MBC打歌節目《音樂中心》的主持人是個不錯的刷臉機會,好好表現。
車銀優顔值那麼高,在學校時期成績又好,性格也不算無趣,不搞出個“媽朋兒”設定簡直暴殄天物。
許鳴鶴也可以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領導,你看,我去《蒙面歌王》怎麼樣?
現在是2016年的夏天,《蒙面歌王》已經播出一年多了,上這個節目不再像一年前剛開播時那樣困難。但是沒資源的idol不好聯系上節目,有資源的idol要考慮淘汰得早會不會很丢臉,所以被idol擠爆的場景也不會發生。
fantagio要弄固定刷臉的綜藝固定或者好的劇本是要費些力氣,在《蒙面歌王》這樣輪流上陣的節目裡整個出演機會還是很輕松的。
“不要在第一輪被淘汰。”公司方面如是說。
第一輪被淘汰通常是idol中的非vocal擔當,還有職業與唱歌無關的公衆人物的成績,idol組合的主唱能進第三輪固然好,碰上了實力派歌手止步第二輪也說得過去。
fantagio對許鳴鶴的歌唱實力有一些誤判,但歌唱實力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重要了,再過兩年一些組合打歌場場不開麥依然能大紅大紫,主唱的存在就證明隊内還有這個定位,具體唱成什麼樣也沒人關心,許鳴鶴也懶得糾正fantagio,他也隻不過是趁着唱歌好聽還有用處的時候做點事情而已。
許鳴鶴取了個“騎鵝旅行尼爾斯”的代稱,頂着個鵝頭面具,和他第一輪的對手“12點禁止通行的南瓜車”合唱了一首《海鳥》,順利通關第一輪。“南瓜車”摘下面具許鳴鶴才知道對方的身份,是四十代的演員尹海英。
怪不得沒聽出來這聲音是誰的,許鳴鶴想,不過能聽出來唱功很不專業,也還好啦。
第二輪,許鳴鶴的選曲是金昌完原唱,在一年前熱播的《請回答1988》中作為OST的《青春》。
在第一輪就給了“尼爾斯”“聲音很美”這樣的評價的蒙面歌王評審團,聽到《青春》之後的反應各不相同,沒有特别認真聽的,身體随着節奏輕輕搖擺,做出陶醉的樣子,認真地聽了的,表情漸漸悚然。
《青春》這樣的歌曲在技術層面一點也不困難,許鳴鶴将功力集中在了聲音的美感和叙事性上,美感在外,如果不想去體會感情的話,這是一首旋律寫得好、風格略安靜、演唱者唱得也很美的歌,如果能靜下心來,體會其中感情,“還不如就此放手,任歲月流逝,雖然已原諒了棄我而去的人,但歲月也棄我而去”那平淡之中深厚的哀傷足以壓得人喘不過氣。
“青枝綠葉般的青春總有一天會逝去,就像花開花敗。”
唱到此時,除非是急着要上廁所或者忙别的什麼事情,能夠坐在攝影棚裡的人,已經都投入到了歌曲的感情裡,經曆得多些的想起一去不返的美麗歲月,甚至漸漸紅了眼眶。
被歌聲掀開了記憶的棺材闆後又被死去的回憶攻擊的他們直到演唱結束,才從那并不尖銳卻很沉重的情緒裡走出來,然後在“唱得很好”之餘,他們又隐隐約約地覺得有點不對勁。
是哪裡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