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裴懷安踏上了回京之路,率虎衛五百,鷹衛一百。
林絮随裴懷安一起回京,徐清音選擇留在了北境。
隊伍向南緩慢前行,裴懷安還是第一次這樣不徐不疾地走這段路,能看看沿途的景色,各地的風光。
既然皇帝點明要她八月十四日至京都,那她便八月十四日抵京。
“懷安,”林絮剛從外面回來,高興地給裴懷安看自己買到的小玩意。
裴懷安拿起來細看,是用桃核刻成的小舟,小舟纖毫畢現,坐在小舟上的小人兒也是栩栩如生。
裴懷安不由驚歎,“真是好技藝。”
“你看這人是不是有些眼熟?”林絮笑道。
裴懷安仔細一看,發現小人兒與林絮長得十分相似。
“這是照着姐姐的模樣刻的?”
林絮點頭,“本是無臉,那人照着我的樣子寥寥幾筆,還真就像極了。”
“民間自有高人在啊。”裴懷安端詳着小舟,眸光微動,“那人現在可還在?”
“應當還在。怎麼?”
裴懷安起身道,“姐姐帶我去看看,我也想買上兩個。”
她記得長甯有個出自名匠沈金之手的紅珊瑚小舟,雖然珊瑚比之桃核珍貴得多,但卻不如這個精巧。
林絮領着她走過長街,鑽進一條小巷,看見了一家小店。
店裡點了十餘盞燈,一位姑娘身着長裙坐在長桌後面,正低頭專注着手上的桃核。
待裴懷安她們靠近,姑娘似是聽見了聲音,擡起頭來。
她看到林絮,微微一笑,“姑娘怎麼又回來了?”
裴懷安上前一步,“是我見姐姐買的小舟精細,便讓姐姐帶我來。”
那姑娘微笑道:“公子想要刻誰的面容呢?”
“便照我的模樣來吧。”裴懷安答道。
姑娘點點頭,便伸手去拿一顆小舟上站着一位男子的桃核。
“且慢,”裴懷安叫住了她。
姑娘擡起頭,疑惑地看她。
“我……家中有位同胞妹妹,與我長得十分相似,還請姑娘刻她,将我改作細眉即可。”
那姑娘恍然,點點頭,“我明白了。”
不多時,姑娘刻好,抵給裴懷安。
果真是寥寥數筆便活靈活現。
“姑娘當真好技藝,”裴懷安忍不住再次感歎,“為何不曾聽聞姑娘的名字,姑娘又為何待在這偏僻的小店裡?”
“公子這是何意?”姑娘冷了面容,頗為不悅。
“抱歉,我隻是覺得姑娘技藝不遜于班夫、沈金,他們如今名滿天下,姑娘卻在這一小店中,有些可惜。”裴懷安連忙道歉。
姑娘緩和了臉色,“我如今有這一小店,已是不易,班夫、沈金皆是男子,我行走于世,哪有他們那般方便。”
裴懷安聞言沉默。
林絮遞上銀兩,拉了拉裴懷安的衣袖,“辛苦姑娘。”
姑娘收下銀兩,點頭道:“兩位慢走。”
“實在可惜。”裴懷安走出店後忍不住再次輕歎。
林絮輕笑,“世間可惜之人,還多着呢。”
裴懷安噙着笑意轉頭看她,“姐姐這話,别有深意。”
林絮微笑不語,眨了眨眼睛。
兩人并肩走回客棧,臨進房間,裴懷安輕聲道:“會變的。”
“什麼?”林絮沒聽清。
“會變的。”裴懷安微笑道,“以後,不會再有那麼多可惜的人。”
林絮會心一笑。
八月十四日午時,裴懷安按時抵達了京都。
林絮帶人回府安頓,裴懷安進宮去見皇帝。
徐束笑容滿面,熱切地将裴懷安迎入禦書房,好像什麼都沒變一樣。
“懷安,你回來了。”皇帝見到裴懷安,笑着站起身。
他走到裴懷安身旁打量着,“懷安似乎瘦了。”
裴懷安輕笑道,“陛下可一切安好?”
皇帝笑道,“一切都好。如今長甯快要成親,皇後又有了身孕,真是,雙喜臨門。”
“那真是恭喜陛下了。”
皇帝笑了起來,拍了拍裴懷安的肩膀,“一早聽說你過了餘縣,特意等着你一起用午膳呢,走。”
兩人吃菜飲酒,聊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氣氛還算融洽。
皇帝微微有了些醉意,說着話,突然歎了口氣,“懷安。”
“陛下?”裴懷安擡頭看向皇帝,皇帝正一瞬不瞬地盯着她的臉。
“懷安……”皇帝的聲音輕柔了許多,“明日,是中秋佳節。你入宮與我一起,陪太後過節,可好?”
裴懷安輕輕轉動着酒杯,“明日長甯在府中設宴選驸馬,我也想,去看看熱鬧。”
“懷安……”皇帝皺起眉來。
“陛下,皇後娘娘來了。”徐束突然進來通報。
皇帝有些驚訝,“快讓皇後進來。”
皇後走了進來,她走得有些慢,隐約能看出懷有身孕的樣子了。
皇帝起身扶着她坐下,“皇後怎麼突然過來了?”
“聽說雍王殿下回來了,正在與皇帝飲酒,便來看看。”皇後笑道,“陛下見了雍王爺定然高興,我怕陛下一時高興喝多了酒。”
“陛下似乎是有些醉了。”裴懷安輕笑,“那我就先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