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待了兩個月,六月,她又離府遊商去了。
這次她離開的時間很久,對我和阿母道:“兩年後,我回京城。”
元定十六年,七月。
岱淵敲了敲書房門:“小姐,周小姐來了。”
我迅速放下書,她怎麼會來?立馬起身去開門,随着岱淵往正堂走:“是族裡出事了?”
“不知。”岱淵搖搖頭,“此刻正和夫人談話呢。”
來到正堂,看到甯兒坐在阿母身旁,嘴裡念叨着話,手指也在畫着什麼。阿母連連點頭,看樣子是在檢查她的學習成果。
“你來了。”阿母看到我匆匆趕至,又拿出手帕給我擦擦臉,“怎麼這樣急?”
我走到甯兒的凳子旁,與她擠在一起:“還不是因為您說甯兒來了,又不和我說什麼。我擔心發生大事,就跑着來了。”
甯兒的笑聲響在耳邊,我扭頭看去:“還有你呐,讓岱淵去叫我,又不說你為何來,害我擔心一番。”
“想你就來了。”甯兒笑道。
“少唬我。我每年都和阿母回族裡。”我又看向阿母,“不過此次是為何前來,一般來說是不會來京城的。”
“你們年紀也到了,我也要和你們說之後你二人的考驗。”阿母很是鄭重。我立馬起身,跟着甯兒站在阿母面前。
“你們的學識也學得很好,在這四年間,你們若能完成族裡古神給的幾道考驗,便能接過我和幽兒母親的職位。”阿母雖解釋了一番,卻依舊迷霧重重。
“是何考驗?您的職位?”我不由得出聲詢問。阿母在京城好像不是官員。難道是族裡的?
甯兒也疑惑道:“我的母親?為何我從未聽母親提起過。”
“這是你們完成考驗後才會知道的。”阿母握着我兩人的手,“至于考驗是什麼,有幾道,便要等着了。”
“這段時間幽兒便住在季府。”阿母道,“你二人便不必回族了。”
“好。”我們應聲點頭。
八月二十三日。阿母推開書房門,對我二人道:“今夜亥時,會去到場景中。不必害怕。”我還在等着接下來的話,沒想到阿母說了這兩句話就沒再繼續。
“就這些嗎?”我驚訝,“如何去呢?我會和甯兒一起去嗎?去到哪裡?”
“嗯,就這些。你和幽兒一起去。其餘的我也不知。”阿母笑道,“不必緊張,無性命之憂。”
無性命之憂?好奇怪的安慰和叮囑。
“香燃盡前,一定要回來。”
“若……”
“莫怕,倒時阿母會帶你們回來。”
我扭頭看向甯兒,她也是滿臉疑惑。不過她開口:“您放心,定能安全回來。”
夜色黝黑,我和甯兒依舊精神,坐得端正等着進入場景。亥時一到,有風吹來,我二人瞬間昏睡,再睜眼就是在一片密林前站着。
此時卻是巳時,天色大亮。明明就是眨眼間發生的事,竟是兩幅圖景。
我和甯兒走入密林,周圍不是印象中的寒冷,反而是溫暖得有些讓人汗出。
“二人可是迷路了?”身旁突然有人出聲。
我立刻轉身,将甯兒擋在身後,仔細盯着面前的人。他面色溫紅,氣色上好,隻是眼神不似人類,反而像是樹木般高大正直。
“您是?”我出聲問道。
“我是這片林子的管理者。看你二人氣息陌生,想來應是初次來到此地。”他笑得溫和。
難道這就是我們要接觸的人?我開口試探:“您可見過我阿母?方才與她走散了。”
“不曾。今日隻有你二人進入。”他擡頭看向前方,“走吧,我帶你們去見村民。”
我和甯兒相視一笑,擡腿立馬跟上。跟在他身後,我更仔細地觀察,發現他露出的皮膚隐隐閃着樹木的紋理。
原來如此。原來此次的考驗是這樣。
“您在這生活多久了?”甯兒問道。
“年紀大了也記不清,應是百年。”
可他此刻看着是二十五六的年紀,看來另有端倪,而後我們又問了幾個問題,他并沒有回答,隻是引路。我也收回視線看向周圍環境。這裡山勢很高,周圍都是高林,上山的路隻有一條,兩旁有人駐守。來的路上路勢崎岖,若非熟悉的人,怕不是要摔死半路。
走了很久,似是走了兩日,但絲毫不覺得累,甚至很輕松。穿過密林我們終于來到了他口中的村莊,但這村莊不在密林盡頭,而是低頭才能看到的位于地勢極低平地的小村莊。
這樣大的地勢落差,若是低頭匆匆趕路的行人定是會摔下去。
“我們如何下去?”周圍并沒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