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還要去摘些納福驅邪的枝條,我因為答應了要送她們路線圖,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在景陽添置一處自己的房産。
所以與兩人告别後,我迅速下山。
一路上果然遇到了巡山的人,與她們打過招呼後,知道我認識婉如和金鈴,也就沒多說。
除了叮囑我不要破壞草木,也讓我不要吃樹上的果子。
“知道了。”我笑着跑下山。
遠遠的還能聽到她們的笑聲:“這姑娘火急火燎地也不知道要去幹嘛。”
随後耳邊就傳來高昂的聲音:“注意些!别又摔着了!”
“知道啦!!”
由于有在京城幫過季大人處理過此類情況,所以購置房産對我來說也不算困難。
掂了掂包裡的銀兩,還好已經到了景陽,否則再如何省吃儉用也是買不來的。
看着自己的小房屋,我心滿意足。
正摸着自己房裡的桌椅,靜靜欣賞時,就聽到門口傳來聲音。
“姑娘。”
我立刻回頭看去,是個陌生面孔。
雖是如此,我還是迎了上去:“婆婆,怎麼了?”
“我好像見過你。”婆婆的聲音像寒日狂風席卷吹來,幾乎要掀翻我的屋頂,使我渾身一顫。
怎麼這裡還有人認識我?
此時我盯着她,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婆婆向前走了兩步,左右又仔細看了一眼,略微點頭繼續道:“在幽山,你還記得我嗎?”
“您……您……”不知是要捂她的嘴,還是遮我的臉,霎時間我愣在原地,語無倫次,“您……”
才見過一面,婆婆居然就記得我?!
我正要張口否認,又聽得婆婆笑吟吟道:“原先就看你背影眼熟,沒想到真的是你。”
罷了,還是不要欺騙老人家。
我連忙把她扶進屋,關好門讓她落座後才問道:“原來您是景陽人?”
“是的。當年去一趟京城可不容易呢。”婆婆拉着我的手感歎,“沒想到在這還能再見你一面,何嘗不是緣分。”
“景陽離京城不算近,您當年一個人去的嗎?”我不由得大驚。
“也不算,當年好些人約着一起去的。我年紀大就落後了些,你也不必擔心,一路上都有人照顧我呢。沒有受苦。”婆婆拍了拍我的手,又看了看我四周,“怎麼想着來景陽了?原先不是住在京城嗎?”
怎麼回話呢?
我抿了抿唇,才開口:“其實也不是住在京城,離那還有一段距離。聽聞景陽風景如畫,正好我在原先的地方待不下去了,想着來這散散心,順便再見您一面。”
“哈哈哈哈哈……”婆婆大笑道,“你還是沒變,還是一樣的嘴甜。”
“您記憶力真好。”我由衷歎道,“我就比不得您了。”
“你還年輕,怕什麼呢。”婆婆很是開朗,“我年紀大了,見一面就少一面,因此也就記得牢些。”
怎麼會是這樣的回答。
我看着婆婆閃亮的眼神,與那年相差無幾。
看我有些呆滞,婆婆又道:“不說這個了。明日的祭典你可要記得來。”
“嗯嗯!我絕對不會忘記的。”我拉過凳子坐在婆婆身邊,“說來也巧,前幾日我剛到此地,就趕上了祭典。”
“這也是緣分。”婆婆靠在我身上,回憶當年,“那時不也趕巧了,在第七日。”
風從窗子吹進,慢悠悠的。
“其實和您也沒分别幾年,想起來卻好似過了很久。”我順着婆婆畫好的路線圖走回那時的場景,跟着感歎道,“從那來這也不容易呢。”
“五年說起來不久,可人生又能有幾個五年呢。”婆婆輕撫着我的臉笑道,“怎麼好些年沒見,你就這樣感慨了。”
“因為我發現啊,人無論何時,真的見一面就少一面呢。”我緊緊貼着阿婆撒嬌,“到了景陽,我才發現與這也滿是緣分。原以為就隻有我一人,現在還有您,還有婉如和金鈴。”
“你見過那兩孩子啦?”婆婆微微起身盯着我道,“你進了那山?”
“嗯。”我點點頭,簡單地說了一下見面的場景,“不過您放心,我沒吃果子也沒被為難。”
婆婆樂呵道:“看來她們真的很喜歡你。她們兩個平常都不怎麼與人交流,就喜歡埋頭研究些書籍和花草。如今聽你一說倒發現這兩人還挺活潑健談的。”
“她們……”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