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定在周五和周日兩天,俞千千和江南知會了,江南表示參加周五的,周日就不過來了。一個愉快的決定,但是給俞千千的感覺是,江南似乎是在給自己找事做。
趕在周五之前,俞千千決定把之前那個求兼職的人約過來談一下。應該是叫鄭亮,男的,在南方有經驗,當然之前不是這個類目。之前他是做改裝車的,賣改裝車服務或者各種工具包,但是俞千千的公司是做軟件的,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應該是做家電智能内芯才對。
見鄭亮,俞千千沒有和江南說,隻去問顔組長要了一個會客室的密碼,順便知會了一聲。公司自己是做各種軟件的和控制器的,所以各種門禁當然也都是自産。會客室密碼是固定密碼加指紋進入,搞得挺先進。
鄭亮很準時,兩個人在會客室坐定,互相介紹過就開始聊。
俞千千對于兼職人員,其實并不報什麼希望,見鄭亮有兩個目标,其一就是看看這個兼職到底什麼水平,其二就是跟着他了解一下直播應當具備的能力。
按道理吧,作為HR,以及作為老闆也一樣,應該對于招聘來的人有一個明确的勾勒,具體點就是,應該對于崗位要求比較清晰。之前問過小溪,小溪說跟着江南面試的時候并不多,尤其是之前有人應聘直播運營這個崗位的時候,小溪并沒有跟着,所以,按照以往有限的經驗看,江南找的就是能服從公司安排的,對于那些問題比較多條件比較多,尤其是在薪資上讨價還價的人,江南不太喜歡。至于專業素質方面,因為之前都是跟營銷人員招聘面試的,而營銷這邊其實招上來人是給顔組長帶的,所以小溪其實也說不出來一二三。
但是招聘的人如果自己都不知道直播人員應該做點什麼,又怎麼去衡量這個人在入職後是否做到了這些工作呢。雖然……HR以及老闆雙向暈,兩個角色都不知道應該招聘一個什麼樣的人的情況,在人才市場上屢見不鮮,但是俞千千接受不了這種馬裡馬虎的工作狀态。
其實這幾天,俞千千已經約過一個其他公司裡做直播的人吃晚飯,聊過這個事情。對于直播的大概工作内容有個了解。說白了就是在制造話題發布内容尋找一個可以爆的點——當然如何爆其實有很大聽天由命的成分。當然除了發短視頻以外,也要做投流以及,尤其是要注重圍繞産品來發掘一些話題出來。當然那個人說,就比如那個可以粉碎蘋果的家用破壁機,那就是話題,讓大家都知道這個商品。當然誰買了它也不會用它打碎手機,當然那個打碎手機的視頻也不一定是真的,但是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産生了一個話題,還是人們可以參與的話題。
這件事俞千千一直記在心裡,但是怎麼才能判斷一個人,是否可以創造出好的話題呢。所以隻能從看上去最有經驗的鄭亮開始聊一聊,多聊才能多了解。
隻有溝通才是獲取信息的最快捷手段。
不得不說鄭亮在南方,确實是有經驗的。很多情況和數據,和俞千千掌握的差不多。同樣建議一個團隊三個人,那個編劇策劃存在的意義不大,當然如果能夠遇到做過市場策劃的人來承擔編劇,也是可以面一下看看情況的。至于話題,鄭亮剛才看到俞千千帶自己進門時候用的密碼鎖說,這個可以是聲控的麼,如果可以聲控的話,那就試試各種方言聲控。産品測試有時候也可以是一個有趣的過程,當然除了産品測試,在日常工作中任何可以公開的,尤其是可以讓不懂技術的大多數人參與的環節都可以用于直播或者短視頻的拍攝。
确實是個不錯的思路,比單純介紹産品分析産品差異強多了。
兩個人聊了将近兩個小時,過了十一點鄭亮才起身告辭。俞千千收拾了東西,鎖好門回了辦公室,迎面就看到江南火辣辣的目光。
并沒有和江南打招呼,俞千千回到座位上開始記錄今天的面試收獲,直接就手寫在鄭亮簡曆的背面。鄭亮的簡曆很簡單,隻有一頁,但是俞千千需要記錄的東西卻不少。按道理,這麼多字,适合打字到電腦然後去打印出來,但打印機在江南旁邊,打印東西的話,江南一眼就能看到。兼職是一個敏感的事情,鄭亮是個人才,要是舍得全職當然最好,但是他說目前還有另外兩家公司的工作,所以……時間精力方面還可以增加一個。俞千千猜着他大概隻是在挑項目,看看哪個項目做着更舒服,但是也不排除隻是一個會忽悠的,靠忽悠掙錢,到處做兼職,這裡兩個月哪裡兩個月。
兼職的問題就是,不好控制,不過對方開價并不高,一個月五千,幹兩個月怎麼也能看出效果了,那就是一萬。有效果以後再聊提成的問題——她能看出這是個敢于談薪資的人。
職場的底氣源于能力,但是也有可能源于臉皮。
做完筆記,将近下班時間。大家互相招呼着去吃飯,俞千千站起來,很自然地朝着江南:“一起去吃飯啊。”
江南愣了愣,她平常是帶飯的,不過帶的飯其實不如外面做的,加上這一上午俞千千都在和一個陌生人聊聊聊,所以江南根本禁不住勾搭,直接放棄自己從家裡帶的午飯就跟着出了門。
找了個飯店坐下,江南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挑起話題:“上午那是你朋友?”她想的是,如果是朋友,就作為一個……前輩,提醒一下工作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