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回科場撈人上岸[科舉]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古人敬鬼神,重祭祀,拜關公的風俗可回溯到隋唐。

宋元漢人勢弱,心理上極度渴望能有關羽那般的忠義之士橫空出世匡扶社稷,因此崇關公尤盛,民間甚至直接将他稱帝。

流衍至本朝,還有了文武關帝之别。

休甯縣自古興文,關廟供奉的便是一尊八尺正坐的金臉持笏文關相,與武人或尋常辟邪所尊紅臉關公,很是不同。

二月二逢開春,二月三奉文昌,與春社不差幾日,都在農耕、播種的重要時候,是以縣人便将文武帝祭禮與社日祭并在一處,這也是縣大人關廟躬耕祈福的緣起。

不料京都貴人突然來訪,原本熱熱鬧鬧的“開春節”愣是整出了幾分兵荒馬亂的緊迫感。

舊俗講究過午不祀。

可直隸徽州府治在歙縣,府台大人吳遇一路跋涉,從臨縣趕來,時候已然不早。

眼看着日頭将到正午,關廟正殿内,休甯知縣方灼芝急得來回踱步,唯恐過了吉時,他一個安排不好,就惹得知府并貴人不愉,烏紗不保。

他的身後,老母雞墜小雞似的,一溜跟着縣丞、主簿并師爺數人,遠遠瞧過去甚是喜感。

幾人一會差人确認耕祭流程及一應籌備細節,一會打發六部房安排縣内有名姓的鄉賢、才俊并各學院學子點到,一會又喚衙役盤問安保情況。

說一句雞飛狗跳、人仰馬翻也不為過。

隻是忙到腳底冒煙,卻沒一個人知道,這驚動府台的京裡貴人,究竟是何底細。

另一頭,教谕領着幾個皂役守在路口,遙遙望見知府的車轎,趕忙小跑着回禀。

方灼芝得信,急急從正殿一路颠颠着到右側門,将車馬迎了進去。

随後,關廟大門就被幾個皂役牢牢守住。

顧悄等人雖與知府前後腳到場,卻隻能望着馬蹄揚塵,苦逼兮兮地被拒在門外。

顧雲庭與原疏面面相觑,雙雙垮下批臉。

好在一個皂役認出宋秀才,看似好心地替他指了條道,說府台大人先在正殿上香,與知縣引薦貴人,爾後才去後院耕場行祭禮,一衆學院書生,都安排在那邊,他們可從角門刷臉進去。

宋如松拱手道謝,按着衙役指的方向,去了角門。

這處守門皂役倒是輕易放了人,卻有幾個門頭出來,将人截在了過道。

宋如拿出幾錢碎銀子,懇請道,“還望幾位通融。”

皂役這會卻鐵面無私起來,“縣大人吩咐,這期間閑雜人等不許行走,祭禮後我自會放行。”

宋如松無法,隻得退而求其次,“閣老家三公子路上不慎傷了手,可否勞煩差爺尋個人,替我等到山上清涼寺尋下玄覺禅師,讨一副止痛傷藥?”

皂役這次接了銀子,他擡頭看了眼日頭,眼珠子一轉,“說什麼勞煩,小公子這手可耽誤不得。說起來也巧了,禅師這時候正在偏殿候着,我這就安排人領你們過去。”

偏殿在南,耕祭在北,确認幾人跑一趟鐵定趕不上觀禮了,皂役也不端公事公辦的架子了,他嘿嘿一笑,“宋秀才隻管去,治傷要緊。”

兩個門頭得令出列,對着宋秀才拱手請道,“請宋相公随我們來。”

宋如松腳下一頓,片刻後神色如常領着幾人跟上,暗地裡低聲囑咐顧雲庭和原疏,“你們幾個等會找機會溜去後院夫子處,同夫子禀明情況。我帶三爺去尋住持。”

顧雲庭隐約察覺不對,看日頭宋如松根本沒有餘裕帶顧悄去看傷。

他知道今天對宋如松來說,是個難能的機會,執塾特意将他喚來,是打算親自引薦給府台大人,入府台大人幕僚。

可這事顯然被莽撞的自己,變相攪黃了。

他想說,他可以替他送顧悄,可反駁的話還沒說出口,就在宋如松沉下來的眼神裡閉了嘴。

他聽到宋如松淡漠開口,“二爺,你不是小孩子了,該知道凡事有因必有果,今日我替你還了這個果,他日再有因,你須得自行承擔了。”

這時的顧雲庭,還沒看出皂役門頭之間的彎彎繞繞,隻覺這話說得太重,聽着甚至像劃清界限的意思,饒是他自認為是個大人了,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宋如松卻沒心思理他,隻叮囑原疏道,“原七爺,這孩子就交給你了。”

原疏不笨,兩頭一合計,就知道宋如松這是騎虎難下,順着皂役還能保他們幾個,不順着,指不定他們一行七個人,誰也進不去了。

他知道這時候不能添亂,宋如松這般安排,定有他的道理,便扯着顧雲庭的手,在一個拐角處,生拉硬拽扯着他跑了。

那門頭看了眼幾人方向,打了個哈欠,皮笑肉不笑道,“宋秀才,我們也是受人之命,不好違逆。您看,是讓我們攙着三爺走,還是您繼續一道?”

這卻是把話攤白了說了。

宋如松歎了口氣,他輕輕将顧悄往上颠了颠,跟上了門頭的腳步。

“三爺這是得罪了人?”長時間背着個近百斤的大活人,宋如松說話間,氣息也帶了絲輕喘。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