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父皇的病情有所好轉,我所有的付出便都是值得的。”李澤堅毅地說,“這段時間,也多虧了你和諸多醫者的共同努力,我很感激。”
“子宸隻是不願負公主所托而已。”唐子宸輕聲說道,他的目光眼神在李澤略顯青澀的面容上短暫駐留,随後越過她的肩頭,望向遙遠的天際,語帶眷戀的說道:“殿下,我要走了。”
李澤的腳步蓦然停滞,擡頭望向身邊的青年,疑惑問道:“你也要如同那醫學盛會上的其他醫師一般,離開京城了嗎?”
唐子宸唇角勾勒出一抹淺笑,眼中卻似有微雨落下,“殿下,你忘了我之前跟你說的嗎?我本是時空的旅者,而現在我将要離開這個時空了。”
聞言,李澤呆愣片刻,稍後恍然,“哦,你要走了呀!” 她猛地向前邁了幾步,又蓦然回首,望向在原地未動的唐子宸,“那你之後還會回來嗎?”
“會的。”唐子宸堅定地回應,目光深深望着李澤。
“那你下次什麼時候回來?”李澤看着似被時空禁锢的青年,低聲追問道。
唐子宸靜默良久,最終輕歎一聲:“殿下,我不知道。也許一個月之後,也許一年之後,甚至也可能更久……”
聽到唐子宸話,李澤也沉默下來,過了許久,她輕聲說道,“那祝你一路順風啊。”
“子宸在此亦祝殿下以後的每一步也皆是坦途。”唐子宸回以最誠摯的祝願。
在唐子宸悄然離開這個時代後,宮廷内的儲位之争非但未曾消弭,反而如潮水般暗湧不息,這期間,朝堂經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震動朝野。
聖上李瓊下旨,将素有直言敢谏之稱的禦史大夫公孫大人調遣至風景秀麗的蘇杭地區,擔任巡按使,不僅監管地方行政,還肩負起考察官員政績與管理糧食、稅收、鹽鐵等重任。公孫大人接旨後,感慨萬分,明白這是皇上對他當朝提出立儲,讓藩王世子入朝有所不滿,将他踢出了中央,發放到地方上任職。但公孫大人想到自己一生性格秉直,一腔熱血無愧國家君王,這次皇上下放的蘇杭亦是繁華之地,還兼管糧稅鹽鐵等事務,實際上算是升職了,公孫大人故而欣然領命,誓以赤誠之心,盡忠職守,死而後已。
随後,皇帝又做出了一系列關鍵任命:升平長公主之孫王竟被擢升為九門提督,執掌京畿門戶,維系京城安甯;陸副相的孫兒陸修文則被委以翰林學士之職,負責起草皇帝的诏書和文書,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翰林學士一職地位尊貴,參與機要,素有儲相之稱。
此外,兵部尚書趙大人被調往西部邊疆,擔任鎮西将軍,統帥大軍,負責邊塞防務,兵部侍郎秦雲霆暫代兵部尚書一職;禮部尚書張大人則被任命為京東道監察禦史,監督京東道政務及司法事務。另一方面,禮部侍郎項紹因故遭貶,前往湘南出任知府,主理地方政務。工部尚書常兆興平調任禮部尚書,原工部侍郎曾歸帆升任工部尚書。這一系列人事調整,無疑預示着朝局的深刻變革與權力的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