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言:您好,我想問一下……】
【之言:回答問題的風格可以稍微随意點嗎?但您放心,也是會很認真地回答。】
等了一會兒,屏幕那頭有了回複。
【木粥:可以呀,我們希望每個被采訪者都能有自己的風格呢。】
在得到肯定回答後,許之言的心勉強松下來些。
這樣的話,她是不是就能講講自己的看法?畢竟之前都是站在紀雲辰的角度,站在遊戲研發者的角度做的闡述,這次她也想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說說自己的看法。
她邊在腦海裡組織着語言,邊緩慢地在鍵盤上輸入。
【個人的小想法:其實如果抛掉沉浸式這種官方要求的話,我覺得每個遊戲或多或少都會有它和其他作品不同的地方吧。】
她的工作是拟音,環境背景的音效類配音,應該能算得上是最容易同質化和替換的吧。許之言的拟音工具有很多,有些從二手市場上淘過來的,各種各樣的舊鞋子,球鞋、闆鞋、長靴、短靴,還有各式的衣褲,有牛仔也有皮衣,有些能發出沉重盔甲的聲音,有些也能模拟出重型機械的聲響。
每個拟音師的道具都不盡然相同,但是在一些給定場景的要求下,他們必須發出相似的聲音。
風聲、雨聲、樹葉落在地面發出的簌簌聲響。
這個問題,她也曾經問過自己。
為什麼要做拟音這份工作呢?
這個世界明明有那麼多拟音師,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比她厲害的拟音大神比比皆是,而她也就是維持着勉強不被AI或者電子音效庫代替的底層拟音師罷了。
甚至差點就要被代替了……
是啊,為什麼呢?
記憶像是被一點點拉回離職之前,她在那間狹小的出租房裡工作的情景。
電視會循環播放需要拟音的片段,每一段她至少看過上千遍,有時導演會有指示,他想要什麼樣的聲音,比如同一段主角在走路,鞋底與地面摩擦碰撞發出的聲音,也可以不同。
如果他的心情是愉悅的,腳步聲聽起來會輕快些,反之會沉重些。
她就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細微的調整中,不斷建造着自己對作品的認知。拟音需要高度的專注,她的任何一次分神都有可能錯過某個聲音,或者錯誤認知物體在接觸後應當發出的聲音。
長期下來,對拟音的片段她幾乎爛熟于心,幾分幾秒,會出現什麼場景,打鬥的時候會有哪些聲音,不隻是主角的,還有配角和環境。
沉浸得久了,她漸漸有了錯覺。
仿佛她就在這一個又一個的片段裡,和他們同呼吸、共命運。
如果說一開始入行是因為她的專業學的就是音效,出于專業對口的原因,她選擇了拟音師這份工作。
那麼現在,她想,至少還多了一個理由。
【我想,每個遊戲設計者,應該都有他自己想要表達的故事吧。】
【一些他想說的話。通過遊戲想要傳達給觀衆的内容。】
【吉光片羽或許不是最優秀和頂尖的那批遊戲,但這并不影響着我們仍然在為它而努力。】
【因為它的故事,隻有他能講出來呀。】
【這就是它最最獨一無二的地方吧。】
眼眶有些酸,許之言沒有注意到剛才情緒上來時,下意識代入了自己的視角。
“他”,沒有上下文的語境,指向性卻那麼明顯。
檢查了一下有沒有錯别字後,她點擊保存,想了一會兒,還是把文件拖到待發送的聊天框。
既然是回答他的問題,應該要讓他看一下吧?
不然他覺得有問題,自己吭哧吭哧全寫完了不是白費了?
這麼想着,她小心翼翼地發出一句話。
【之言:我先回答了一道題,你有空的時候看看可以嗎?要是不行的話我再改改。】
【之言:紀雲辰采訪提綱回答.doc】
她抿了抿嘴,覺得還是有必要和他說一下,回答裡有一部分涉及她自己的想法。
【之言:有一部分是站在我的視角寫的,不知道你……】
這句話還沒來得及發出去,聊天框便多了一段小紅點的語音條。
她點開。
手機喇叭裡傳來他溫和的嗓音:“寶寶,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