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沉醉的黃絲絹 > 第143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143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一百四十二章

小和尚一聲不響的坐在旁邊,打量着城裡人,他不想去打擾他,隻是起身把油燈挑亮一些。他想起當年師父交代自己時的情景,那時自己也不怎麼在意,絕沒想到,幾十年後還真有人來求取。看來這個城裡人真是個有恒心的醫家,僅憑一句真假難辨,似有似無的傳聞,居然會尋到這閉塞的山坳裡來。自己住的這個小山坳,就是本地人知道的也不多,更别說是外鄉人了!看得出來,這城裡人對病人是極用心的,雖得到了一心想求取的方子,也得到了師父治病的真傳,但卻沒有一絲欣喜若狂和得意忘形的神态。對方子,他不是囫囵吞棗,也不是依樣畫葫蘆,而是仔細研究它們,極力弄懂吃透它們,在似懂非懂間,他是不會照搬方子。他有這個耐心,也有這個能力弄懂方子。

因為這藥的劑量極為重要,倪潇儒因而一連問了好幾遍:“老伯,那秤是不是老秤,就是十六兩的那種?”

小和尚一邊點頭肯定,一邊說:“那秤和秤砣原本都是在的,後來因為小孫子常拿來玩耍把那秤砣給弄沒了。”

倪潇儒想想應該也是,那時那來公制的秤呢?他隻是想确定一下,有時一個常識性錯誤,往往會導緻不可收拾的局面。他的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過方子,但嘴裡卻連珠炮似的問了許多問題,問得極仔細,巨細無遺,就連藥的曬制煎熬,水量和時間都要連着問好幾遍。

這時小和尚已把那杆小秤拿了出來,倪潇儒接在手裡反複察看了幾遍,一一邊慢慢的放在桌子上,那嘴裡卻自言自語說道:“是的是的,就是這種老秤。”

小和尚很高興城裡人問得這樣仔細,這樣的人才不會急于求成,更不會魯莽行事。他把自己所知道的毫無保留的告訴城裡人。接着他說道:“這些東西我已保存了幾十年,但從沒去打開過,再說也看不了,隻希望你能記住我師父的話,不然不是救人,反倒是害人,把這些交給人就如同讓人去害人一樣,不知有沒給錯人的?”那小和尚人雖離了佛門,但心卻仍像在那山上一樣。他一邊說一邊看着城裡人。

倪潇儒咬着嘴唇,一邊微微點頭,然後說:“老伯放心,我一定謹記你師父說的那三個“慎”字。也謹記你剛才的話,藥是用來救人的,不是用來害人的。不經仔細研究,沒有參透和把握之前是絕不會貿然用藥的。”

小和尚笑着連連點頭說:“好好…看來師父的心願可以了了,我麼對師父也有了一個交代。”

兩人又說了一會話後,小和尚說:“時間不早了,在我們村,這麼晚睡覺的恐怕還沒有過。再說明天還得趕早呢!心急吃不到熱豆腐,帶回去慢慢琢磨,說不定還更有效果。”

倪潇儒歉意的一笑,然後說:“老伯,實在不好意思,把你拖累了。”一邊說一邊把桌上的方子醫案這些東西小心的收攏疊齊并包好。稍事漱洗後,兩人便分頭去睡。

是夜,倪潇儒人雖躺着,可是哪裡睡得去,滿腦子是老和尚那虛幻的影子和泛黃的藥方。他索性披衣起床,又笨手笨腳的點亮油燈,還差一點把玻璃燈罩給打破。他在昏暗的油燈下反反複複地研究那醫案藥方,看一會思考一會,又看一會思考一會,不知道什麼時候趴在桌上朦胧的睡去。

天剛微微放亮時,小和尚過來一邊叫醒倪潇儒,一邊吹滅油燈。倪潇儒迅即跳起,他揉揉眼睛讓自己清醒過來,然後去溪邊埠頭漱洗,回來後便快速的吃了早飯。

小和尚兒子共邀了五位青壯村民,他們腰挂彎刀,腿打綁帶,肩扛山鋤,小和尚兒子更是背了一杆土槍,那陣勢有如出征一般。小和尚告訴他,那山路可比不得進村的路,也有些遠的,得連翻兩個嶺過去,哪裡的草好,也容易采到。去那邊都是連綿的大山,常有野豬出沒,有時還可聽到狼嚎聲,今年春上還有村民與狼對峙過呢!倪潇儒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氣,抖着聲說:“啊,這…這裡真有狼啊!”

小和尚卻笑着說:“有他們在,你就不用擔心。這就是為什麼要天亮時出門,天黑前歸戶的原因。”

一幹人就此出發,這一日倒很順利,隻看到有野兔在跳竄,也遠遠的看到有野豬出沒,不過沒有聽到令人恐懼的狼嚎。五個人齊心協力,又眼尖識貨,因而在太陽才剛剛偏西時,已采得整整兩袋,其實袋子是不大的,不過很結實,是用土帆布做的。現在是新鮮的,确實有點分量,不過等洗淨曬幹後就剩小半袋的光景。今天這藥的份斤别說一個病人,就是三個五個的恐怕還綽綽有餘。倪潇儒從沒經曆過這樣的場面,更沒有爬過這樣的山崖岩坡,其實那草藥他倒沒采挖幾棵,都是小和尚兒子他們幾個采挖的,但他卻落一個扣子脫落,衣袋挂邊的滑稽樣貌。一幹人紮好袋子,收起行裝,滿載而歸。

剛過晌午,小和尚便不時地在南面那個必經山坳處轉悠一下,及至見兒子和城裡人有說有笑的往坳口上來時,那懸着的心才安然放回原處。回到村裡,小和尚便立馬吩咐,将草藥拿到溪中漂去泥土,摘掉枯葉,然後甩幹晾在竹編上。這樣等明天一早收起裝袋時,不但份斤輕,還不會變壞。一切遂心後,倪潇儒便拿了塊布去溪邊埠頭,把黏在衣服上的那些枯草青苔擦得一絲不留,至于掉個扣子脫個邊什麼的,他倒一點不在意。在他看來,衣服幹淨要比齊整更重要。

進得屋後,大家坐下喝茶休息,說些上山采藥的事情。太陽還懸在最高的那座山上時,小和尚的老婆早已把晚餐料理停當,擺在溪邊的桌上,她從後面廚房出來,招呼大家準備吃飯。晚餐仍如昨晚那樣的豐盛,飯畢後又有幾樣果子拿上桌來,全是此處出産的土貨。那裡的人實在是好客,說昨晚是沒有這幾樣的,都是今天早上才去山裡采回的,請他嘗嘗。那些果子不要說見過,就連聽都沒聽到過。倪潇儒便拿上幾個來吃,哪知那味道極是獨特可口,讓人難以描述又讓人難以忘懷,如用什麼甜呀脆啊香的這些字眼,不過都是些不痛不癢的感覺,那味道恐怕連道教神仙所食的交梨火棗也不過如此。

大家一邊有吃沒吃的拿來放嘴裡,一邊說着話。雖隻短短地一天一夜,卻讓倪潇儒深切感受了山鄉人的淳樸真誠和熱情好客。他們款待人幫助人全憑那自然的秉性,視作本分,不以為然,之中沒有一絲的虛意,這是此行的又一個意外收獲。他向小和尚和在坐的鄉鄰連聲道謝。這時小和尚的孫子過來問一個成語,他便将那成語的意思講給他聽。他後悔怎會沒想着帶些禮物來,他在包裡摸索出一支鋼筆來,隻是拿在手中遲疑一會,因為這支筆還是他和文麗頭一次去洪家山看書時,從她包内半奪半搶的拿來的。之後便藏在家裡沒去用它,前些日子因為手上用的那一支弄丢了,便随手将這支拿來放在包内。文麗一眼便認出來,說:“你呀,用什麼都仔細,換作我恐怕早就用壞掉了。”

他想在心裡記住她比擁有一樣禮物更有意義,況且小和尚一家有恩于冬潔,這個治療方法雖是他師父弄出來的,可是讓其重見天日的卻是小和尚。自己不過是個外鄉人,與他素昧平生,他卻交給了我,沒有任何要求,更沒有一絲索取,若他捂住不放,那自己不知要抓瞎到何時呢?文麗知道了是會理解的。他把鋼筆送給了小孩子并說道:“你呀,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下次來我一定送你書包,送你鉛筆。一定的,我一定會來這裡的!絕不食言!”小孩子看着這位城裡叔叔,那臉上笑得好開心,他接過鋼筆道過謝後便去了一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