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沉醉的黃絲絹 > 第104章 第一百零三章

第104章 第一百零三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一百零三章

林之韻今天是特地早回來的,在父母家吃完晚飯後便興沖沖的趕回家來,因為今天她給潇儒買了雙旅遊鞋,想讓他試一下腳,如不合腳的話,那就明天拿去換。她沒留意潇儒的臉色,笑着剛要開口說話,不料潇儒陰郁着臉責問道:“那錢是不是你拿的?”平時兩人發生争吵,最後都是潇儒讓一步才了的,因為那都是兩人間的事,損不着别人,如今這事非同一般,他極是認真,一定得讓她認錯,永遠不做這樣的蠢事才行。

自從和倪潇儒相識至今,林之韻還不曾見過倪潇儒這樣嚴厲的神情和口氣,那心驟然緊了一下。那一日要不是阿瑜那背時鬼提起,潇儒是絕想不到去尋那包的。她為此直恨那阿瑜。不是自己沒想到這一層,幾次想去拿,可都被莫名其妙的耽擱住了,把證據拱手讓人,如今白白地惹出禍來,不得不面對這難堪。這真是天意喲!她不停的想對策,認定隻有原來想好的那條路可走,那就是硬撐到底,來個死不認賬。這事最犯他的忌,要是認下這事,那就一輩子都沒臉再進他家的門,一輩子都會被他瞧不起。因為這畢竟是聲張不得的事,她雖打定主意,但終究心虛而底氣不足,心裡自然極是擔心。她對倪潇儒既佩服又氣惱,他學的是中醫,而自己則好寫作,可發表的那篇小說,若得不着他的幫助,恐怕隻能拿來自我欣賞。惱人的是,他什麼都好,就是不會想着賺錢。現在看來要想出人頭地,要想過體面的生活,那隻有靠自己了。我做生意也不全為自己,甚至還想賺錢幫他,誰知老天不佑人,虧個身負重債,直到現在還緩不過氣來,不想辦法幫我倒也罷了,可他偏要處處攔着,打折你的信心。他這人呀,多虧是人好,不然還有誰願意守在他身邊的?

其實林之韻在得了這筆意外之财後,并不敢馬上用來花銷,而是一直緊捂着靜觀事态如何。她花錢雖大手大腳,卻也不亂來,之中的一萬二千分别用來還了二個債主,餘下的四千光景則買了衣服和項鍊。尋常回家時,林之韻便會事無巨細的把白天的事說與潇儒聽,不管他愛不愛聽。不過也有例外的,除了衣服首飾之類,她不說實話外,還有兩件事,她是斷不敢說的,一是拿錢的事;另一件就是與段老闆的關系。其實和段老闆的關系清白的很,就是暧昧都盡可能回避,有時真的推脫不去,那也隻好虛與周旋,總之完全是那種現實和潛在的利用關系。不能說完全是因為怕說不清,而是怕潇儒生出無端的猜忌來。盡管對他心存不滿,但心裡還是喜歡他的。

最近這幾日,林之韻那懸着的心總算又安穩地放回了原處,不料正在她暗自慶幸之時卻被突然揭醜,她被這一問給楞住了,但畢竟心裡早已打下主意,因而少頃便回複常态,索性來個以攻為守,心虛卻嘴硬的說:“真是莫名其妙,我拿誰的錢了?”

倪潇儒極生氣地說:“你還想抵賴?既然敢做那也得有認領的勇氣啊!”

接着便是一陣沉默,因為林之韻臉朝着别處,裝聾作啞,默不作聲,反正現在隻有一個辦法,就是死不認賬到底。此時倪潇儒心裡也在想,這事情雖極氣人、極丢人的,但這樣氣呼呼地和她說是沒用的,那隻會變成争吵。為這事自己真是又氣又羞,情急之下倒忘記她是個極愛面子極愛虛榮的人了。他停頓了一下,然後緩着口氣說:“之韻,我們不需要這樣的錢,我知道你也不過是暫時藏一下而已,你拿出來吧,我替你去還了!”

林之韻心想,若是現在拿出來,那我同樣落下個壞名聲,弄個灰頭土臉,在人前直不得腰來,再者也沒這筆錢。與其名财兩空,倒不如賴個幹淨,因而很幹脆的說道:“ 我沒拿。”

“還說沒拿呢!那包裡什麼都在,獨獨少了那錢。”倪潇儒說。

“這個我哪裡曉得啊!要是我想拿,留下那包幹什麼?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二不會偷”麼,我不會傻到做那隔壁阿二吧!”林之韻一副泰然的神情。

“你這樣做,就像禅學偈語說的那樣:“竊取一百金,奉還一根草。”這是制造假象,用來迷惑人的。”倪潇儒說。

林之韻說:“你一定是受了矮子阿瑜的蠱惑,别人的話可信,那你老婆的話就不足信了麼?那人既然可以把大疊的錢随處亂丢,我想這錢的來路也正不到哪裡去,還亂賴别人,真是可惡。如是真丢了,不說他活該,那也沒損着他。“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呂氏春秋》?秦?呂不韋”如真有人撿着,那也是那人的财運。”

倪潇儒說:“你還引經據典呢!要知道,那是賢者之言。遺而不索,是賢者的做派。可對撿取的人來說,那是倘來之物,是不義之财。”

林之韻仍站在那裡,身子靠在桌子上,腳尖卻在無意識的摩着地,但就是不作答。倪潇儒雖心中不快,卻也隻好耐下心來說:“之韻,你以前可不是這樣的。這事賴得去麼?因為你去過哪兒!”

林之韻微擡一下頭,橫了他一眼說:“别人賴我那是别人,難道你也一定要賴我不成?去過哪兒的何止我一人?就連那人自己都不敢肯定是落在哪的,現在即便來了警察,那也難以斷個明白,你又何必深究呢?”

倪潇儒說:“古話說:“橫财不發命窮人。”前幾日報上登出一則事來,說是一位拾荒的老婆婆,撿了一大疊錢後,一直守在原處等失主,警察聞訊趕來,老婆婆向其借一塊錢買包子充饑。有人問她:“送上門的錢為什麼不要?”她說:“不是你的,縱然得了也不會有好結果。”一個目不識丁,身無分文的拾荒老婆婆都知道這個道理,難道你不覺得汗顔麼?落下東西在我家的何止隻有他一人?可我家的人連遲疑一下都不會,立馬還了人。俗話說:“白天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這樣坦坦蕩蕩的多好,沒有一些兒的心理負擔!”

林之韻卻帶着譏意說:“你家的名聲是好,誰不知道啊,雷鋒第二不就出在你家麼?我問你,高尚可當飯吃麼,還是可拿去抵債麼?難道你還看不清現在的世态,有錢想啥有啥,沒錢要啥沒啥。你想當雷鋒那就當吧,隻是别損我苦我來着。”

倪潇儒說:“你不用譏諷,别說是我家,就是再好的人,若比之雷鋒,恐怕也隻能望其項背而已。别人助人,充其量不過是“損有餘而補不足。”有的幹脆為博個善名,而雷鋒助人則是傾囊而出,盡其所有。《聖經·馬可福音》中記載着這樣一則故事,耶稣坐在銀庫邊看衆人怎樣投錢入庫,有些财主往庫裡投若幹錢,有一個窮寡婦隻往裡投了二個小錢。耶稣對門徒說:“這寡婦投入庫裡的比衆人投入的更多。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有餘而拿出來投在庫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的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我們今天要做的隻是将别人的東西送還而已,這是不可比的兩種境界。”

林之韻說:“可是《聖經》中不也有這樣的話麼:“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隻要信就必得着。”我一直都在暗暗禱告,不想老天真的來眷顧了,我沒偷沒搶礙着誰了?”

倪潇儒說:“那也須是正當手段才可以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