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封傾訴心事的手寫書信,一頁頁字迹工整的《出師表》,一個個别出心裁的精巧禮物……
一千七百多年有多長,諸葛亮想不出任何具體的概念。
他隻知道,劍門關的遺址被多次損毀,又被重建;縱橫睥睨了四百年的漢帝國早已消逝在無情的歲月中,化作了史書上的寥寥幾頁記載。
但……
後人仍記得他!
諸葛亮的氣息開始不穩,他努力保持着平靜,認真地選定了要打賞給安夏的禮物。
屏氣凝神許久後,他勉強恢複了鎮定,對着系統躬身一禮,莊重道:“煩請仙人代我向後輩問上一句,此等美譽盛名……”
“亮,如何擔得?”
-
當安夏看到這個問題時,她暫時沒有作出回答,隻是默默地帶着直播間回到了武侯祠大門口。
将鏡頭對準了門邊那塊石碑,她簡要介紹道:
【朋友們,這一塊就是武侯祠的鎮館之寶——俗稱的“三絕碑”。
它是由唐中期輔佐唐憲宗實現了元和中興的名相裴度所立,上面的字體則是由柳公權的哥哥柳公綽所書,最後找了當時的蜀中名匠魯建進行雕刻。
三絕之名是從明代傳下來的說法了。
在我們現在看來,這塊碑應該是四絕。分别是諸葛丞相的功績絕、裴度的文絕、柳公綽的書絕和魯建的刻工絕。
這塊石碑完整地叙述了諸葛丞相從躬耕壟畝開始,一直到星落五丈原的全過程,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我想剛剛那個問題的答案,就在這塊石碑上了。*】
為了方便可能不太懂文言文的觀衆,安夏還從網上找到了這篇碑文的白話譯文,截圖貼在了公屏上。
唐朝,元和年間。
魯建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他沒想到在後人眼中,自己一個普普通通的工匠竟然能與宰相相提并論,一同留名後世!
唐朝,貞觀元年。
李世民一邊細細品味着這“四絕”之名,一邊敏銳地捕捉到了安夏在提及元和中興時,語氣中的一絲怅然之意。
他與身旁的重臣們對視一眼,彼此都确認了心中的猜想。
——看來,這所謂的“元和中興”并不是什麼令人振奮的事啊!
【在這裡,主播也簡單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在剛開始學習丞相的文章時,我其實還很懵懂,對那段曆史隻是人雲亦雲,并沒有自己的看法。
直到後來,我聽說了劉皇叔攜民渡江的故事後,我才開始想要去了解蜀漢,從而才知道了丞相對于蜀地民生和發展的重要貢獻,因此敬重于他的人品,欽佩于他的志向,惋惜于他的結局。
所以,對于我個人而言,我喜歡丞相,喜歡皇叔,乃至于喜歡蜀漢,都是從那一句不知從哪兒看來的“蜀漢從沒有屠過城”開始的。
畢竟,作為普通平民中的一員,統治者的文韬武略、雄心壯志,都與我們離得太遠。能被百姓永遠歌頌的,從來都是切切實實為我們做出過實事的人!】
安夏喃喃念誦起深刻在記憶中的一句詩:“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群衆把他擡舉得很高、很高!”*
直播間裡,一直在默默窺屏的朋友從手機裡找到自己的教案,截了張圖,将整首詩發到了直播間的公屏上。
“——不!不要聽她說話!不要看天幕!她是妖女!她這是在妖言惑衆!”
天幕下,各個時空的無數角落猛然爆發出震天般撕心裂肺的怒吼。
無數平素錦衣玉食的貴人老爺們突然發了狂一般,狠狠抽打着周圍的仆從,強迫他們閉目塞耳,再不許擡頭往上看一眼!
其中,有不少情緒激動的,甚至直接沖到大街上對着天幕破口大罵,各種上不得台面的污言穢語不絕于耳。
但在他們以數年積威勉力維持的重壓下,一個又一個民衆依然倔強而堅定地緩緩仰起了頭。
【叮!】
忽然,這些情緒失控的老爺們面前出現了這樣幾行文字:
【系統提示:由于您無故辱罵主播,觸犯了直播系統主播保護條例,為保護主播的身心健康,系統将對您進行拉黑處理。即日起,直播間将不再為您提供任何服務!】
緊接着,系統在天幕上發布了新的全體公告:
【尊敬的用戶們,本直播間歡迎大家進行任何合理的讨論,但拒絕一切無理由的人身攻擊。
請大家遵守彈幕禮儀,共同維護和平友好的直播環境!】
頓時,剛剛所有叫得歡的貴族老爺們所有的聲音頓時卡在了嗓子眼裡。
他們慌張的目光來回掃視過整片天空,卻再也找不到任何天幕的影子,身上也再沒有了天幕帶給他們的任何感受。
這些人惶恐地四下張望起來,看着身邊其他人紛紛向他們投來異樣的眼光,忽然覺得自己好像變成了個異種,所有人看過來的眼光好像都帶着濃濃的憤怒與鄙夷。
這種無聲的排斥感瞬間讓他們頭皮發麻,似乎自身被暴露于重重的威脅之中,尋不到一處安身之所。
最後,他們隻能趕緊躲回自己那幽深的高門大院裡,以求得幾分虛假的安慰。
唐朝,垂拱元年。
武則天被這首新形式的長詩深深觸動了!
雖然本朝自太宗朝始,便一直強調着“以民為本”的行政理念,但在此之前,她從未能如此直觀地看到這句話裡蘊含的真正力量。
不過,在内心一片驚濤駭浪的同時,她也沒有忽視系統提示中的信息。
武則天微微眯起眼睛,在心中默默品味起“保護主播身心健康”這幾個字。
她暗暗思索:這麼看來,那幾個倭國使臣莫不是在最開始就被系統拉黑了?
也不知道後世到底發生過什麼,會讓後人如此排斥那些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