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卻因心軟,勸解父親,沒有殺掉當時的宣甯帝。
宣甯帝不死,這一派的勢力靜水流深,最終導緻再次政變,青玄父母雙雙慘死宮中。
青玄雖為太子,卻沒有登基,而是屠了中都返回武北。以西涼關為界,封鎖了與中原的往來。由德懋公主鎮守西涼。
中都又經曆了幾次政變之後,朝堂無主,三王、七王、青玄各自為政,三分天下。
段澤禦、段恩禦以及端王其他庶出子女都沒跟青玄走。
段澤禦覺得動蕩的中都正是她實現抱負的機會。她從中串聯關系,籠絡各方勢力。多數朝臣都願跟随其左右,也正因她是女子,縱使大權在握也不可能登基,反而讓朝臣放心。
龍千山便趁着此時中原羸弱之時,帶着武北七十萬大軍,入主中原,殺了三王,軟禁七王,登基為帝。
段恩禦跟趙貝錦講述着這些過往,“陛下因年幼時跟随青玄身邊,所以登基後沒有打壓端王子女在朝中勢力,全部繼任原職。軟禁了七王爺和男性子嗣,留下七王爺小女兒段元禾鎮守豫東。那年段元禾才十四歲。”
段恩禦繼續說:“你母親和段元禾都是一品封号。再加上一個跟随青玄去了武北的德懋公主。這天下勢力幾乎就是這三個女子在掌控。所以當初選皇女入宮,也都選自這三家。”
趙貝錦說:“但是陛下殺了曾經欺辱過徽意的三王爺一脈所有男性子嗣。所以,就算周以枝是男子,他也是三王後人。朝臣再支持,陛下都不會立他為皇儲的。”
“倒也未必。畢竟陛下與青玄最為親厚,簡直就是言聽計從。青玄幼年在宮中給當時還是太子的宣甯帝做伴讀時,跟德懋和徽意關系最好。周以枝雖是三王之後,可畢竟也是徽意的外孫女,當初選她入中都,也是因着這一層關系。”
“我還有機會。”
段恩禦說:“你跟你母親真的很像。陛下當初下令開辦女子學堂,姐姐就跟我說,‘機會來了。将來女子登基為帝,也不是不可能。’那時朝堂之上共有八位宰相,其中五位在下朝後不回宰相府,而是都來到端王府跟你母親商議國事。你母親雖然隻有一個一品夫人的封号,沒有官職,卻是中都真正大權在握的人。但是,他們可以接受你母親這樣一個沒有官職、不出現在朝堂、實權在握的女人,卻不能接受真的讓女人統禦天下。”
“所以自從我被封為皇太女之後,朝臣們開始不滿。最終,我母親那句‘大不敬’的話成了朝臣的刀。”
段恩禦歎氣道:“是啊。他們誰都沒有替你母親求情,而是紛紛落井下石。因為他們想借由你母親的失勢,而将你也拉下皇太女之位。”
“不,我還沒有輸。立儲之事,朝臣再怎麼支持周以枝,都不能替陛下下诏書。”
段恩禦說:“此時,不可冒進。待周以枝到中都後,看陛下什麼态度。”
趙貝錦說:“陛下最聽聖主青玄的,與陛下關系最近的是國師文璃。我不需要朝臣支持我,我需要國師和神宗的支持。”
“可是文璃已經辭去國師一職,不知所蹤。聖主飛升後,不問世事。”
“他們有個好徒弟神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