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可看到她們戲台子前面的銀籮筐了?它們身上的圖案對應的就是你們手中的銀圓片。若覺得好,便将印有手圖案的銀圓片投進印有手圖案的銀蘿筐中,這叫點贊,就是叫好。若覺得非常好,就将印有錢币圖案的銀圓片投進印有錢币圖案的銀籮筐中的,這叫投币,就是打賞。與此同時,若你十分喜愛這場表演,希望回去了想看便能翻出來随時看,就可以将印有袋子圖案的銀圓片投進印有袋子圖案的銀籮筐中,這叫收藏。”
說完頓了頓,等衆鬼魂們明白了什麼叫點贊投币和收藏後,她補充道:“倘若你們三場表演都喜歡,手中的銀圓片又不夠,可以花些冥币,向我再買一些。當然,等表演結束,三位前輩也可用籮筐中的銀圓片向我換取冥币。具體的交易規則和我們菩記的活動平台規則都寫在這上面,大夥兒可以看看。”
于是,衆鬼魂手中又多了一張紙,上面寫着密密麻麻的字。
“諸位若有不識字的,或是看不明白的,可以找大槐樹下賣炊餅的王大郎或者胭脂鋪的阿阜詢問,也可以直接來找我。我們菩記也算是一種店鋪,不過不賣實物,隻賣服務。今日的重頭戲是觀看三位前輩的表演并給出你們的評判,諸位先将手上的東西收好,請看戲台。”
說完,菩音用眼神示意三位前輩可以開始了。
頓時,三個戲台拉開距離,戲台周圍豎起屏障,相互隔開,誰也看不見誰,但是不妨礙觀衆進出。
貴妃醉酒描寫的是楊玉環的故事。某日,她約李隆基百花亭赴筵,但久候不至,随後知道他早已轉駕西宮,于是羞怒交加,萬端愁緒無以排遣,遂命高力士、裴力士添杯奉盞,飲緻大醉,後來怅然返宮。
扮唱者需通過動作和唱詞、曲調,表達楊貴妃由期盼到失望,再到怨恨的複雜心情。
自古愛情多磨人,菩音之所以選這出戲,就是因為它深刻揭露了女子深情總被負,男兒多情總傷人的感情現實。縱觀古今,多少紅顔薄命,情深緣淺。
往戲台子下看,衆鬼魂們原本都是抱着看熱鬧的想法來此的,此刻卻都随着三位貴妃的心緒變化而變化,個個都将自己帶入了故事中,期待,失望,最後開始怨恨。
不得不說,三位前輩的戲曲功力确實深厚,雖然風格迥異,各有特點,但是都将愛情中女性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緻,都讓觀衆産生了強烈的共鳴。
不少女鬼魂許是回想起了生前種種,看到最後都黯然淚下,就連純屬看戲的男鬼魂們也都為楊玉環這樣的美人打抱不平起來,罵李隆基不解美人心,是個負心漢。
戲音袅袅,曲意綿綿,唱者入心,聽者感懷。
一出貴妃醉酒,回響整個酆都城,就連在地府辦公的大小鬼差們都放下手上的事,聞音而來。
所謂萬人空巷,不過如此。
這已是大大超出了菩音的預料。看着三位前輩的傾情演出,衆鬼魂的共情投入,原本賺錢心切的菩音突然悟了。
時刻盯着銀籮筐的她,此時心中隻有一個想法,定要讓這種精神文化延續下去,不論賺錢與否,她在這陰界一日,菩記就要開張一日。
千萬年後,即便她魂體透明散化,徹底消失在天地間,人們也許會忘記她,卻不會忘記用她從二十一世紀搬來的娛樂方式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讓自己有種仍然活着的感覺,以另一種形式。
不知不覺中,表演落下帷幕,三位前輩和衆鬼魂們卻遲遲回不過神來,有的單純被故事感染,有的卻是沉浸在自己的生前事中,久久不能自拔。
直到過了許久,不知打哪兒出現的判官大人,率先将三枚銀圓片分别投給了三位前輩,然後轉過身,摸出一把冥币丢給菩音。
“此三位皆唱了一出好戲,堪稱大師,不是我等能評判高低的,每個籮筐都值得裝滿銀圓片。”
菩音頓時面熱,将冥币丢回給判官,手一揮,又多給了每個鬼魂六枚銀圓片。
“菩音慚愧,商人逐利,落了俗套。”
随後面向三位戲魂,各鞠了一躬,“今日有幸,得見前輩曲藝。往後前輩可長久入駐我菩記,所獲銀圓片随時可兌換成冥币使用。”
說着,又給了她們每魂一個巴掌大的小木牌,背面同樣印有菩記二字,正面空着。
“此木牌便是你們在我菩記的身份标識,正面空着,是留給你們刻上自己的名字,不一定要真名,前輩可以取個别名代表自己即可。”
說完,轉身又朝衆鬼魂鞠了一躬,“諸位若有才藝者,不拘琴棋書畫,手工烹饪,口技搞怪,均可來我菩記免費領自己的身份标識牌。若不想展示隻想觀看,也可,具體細節均寫在方才給你們的紙張上。”
如此一番,三位前輩的絕佳表演,加上菩音推出的前所未有的不賣實物隻賣服務的新鮮玩意兒,徹底點燃了衆鬼魂的熱情。
一時間,銀圓片被一搶而空。
經過統計,其中一位生前藝名叫韻竹的前輩拔得頭籌。另外兩位的蘿筐裡也都是滿滿的銀圓片,并沒有相差多少,可奈何人家不服氣,當場下戰書,幾日後再戰。
一石激起千層浪,衆鬼魂們迫不及待地湧向菩音,想要盡早獲得所謂的菩記身份标識。
菩音傻了,那三塊身份牌還是她臨時施法刻的,這會兒上哪兒去弄來這麼多?
好在判官大人及時開口,幫她解圍:“天很快就要亮了,大家各回各家,安心休息,想必過不了幾日,菩鬼差便能将此事辦好。”
菩音連連點頭,等到鬼群不情願地散去,她才抹了抹額汗,感慨:這陰間的魂,少說都有數百歲魂齡了,遇事怎麼還這般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