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母每天就忙着照顧這個瀕死的女兒,也因此,宋朝月總能聽到母親在屋外偷偷啜泣。
那一段時間,她以為自己真的要死了。
後來家中一個江湖郎中,給宋朝月下了一劑猛藥,最後,宋朝月向死而生,活了下來。
那江湖郎中離開之際,告訴宋朝月的父母,讓孩子去鄉間散散心,修養身體,幾年後,會有很大的好轉。
于是,她被送到了岱州鄉下的祖母那兒,也是在那兒,宋朝月第一次見到孟祈。
郎中走後,宋父宋母和十歲的阿弟,一道将她送到了他們家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岱州一個小鄉村——望村。
宋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這麼些年就出了宋遠這個一個讀書人,為此,老宋家不知道在這望村有了多大的面子。
有一個考取功名在外為官的兒子,這算得上是這個老農家中最大的傲事了。
宋朝月他們每年都要回來看望好幾次宋家祖母,父親過世得早,宋遠一直都想将母親接到縣城去生活。
怎奈何故土情深,宋家祖母無論如何都要待在望村。她說,她生在望村,往後也要死在望村。
距離上一次宋朝月一家四口回來已經過了半年,宋祖母一見兒孫們回來的,高興地不行,張羅着要給他們做好吃的。
那時候宋明澤也才十歲,舉着雙手繞着祖母轉圈,高興得不得了。
宋朝月一副病态,臉色蒼白如紙。從她才出現在祖母跟前,這位老人家便瞧出了不對勁。
不過她沒敢當着孩子的面問自己的兒子兒媳,等到兩個小的出去了,她才偷偷問:“桑桑這孩子怎麼了,怎麼也沒長,還瘦了呢?”
聽到母親這般問,在外面作為家中頂梁柱的宋遠偷偷抹起了眼淚。
女兒差點兒沒命,妻子成日的憂慮一日重過一日,他從不敢哭,但是見到母親那一刻卻忍不住了。
宋祖母用莊稼人帶着裂紋的手揉了揉兒子的腦袋,将他的頭發揉得亂糟糟的。
“行了,老大,你把桑桑這閨女給我送回來養,我保證,你下次來看她,這丫頭鐵定結實得不行!”
有了母親的這般保證,宋遠也放心了。
在望村待了兩天,最後帶着妻子和兒子離開了望村。
宋母江念坐在一架破爛的馬車裡,看着女兒被自己的婆母牽着,眼淚一滴又一滴地往下掉。
這孩子自小都跟在她身邊,從未在鄉下過活,萬一她吃不好,睡不好,怎麼辦?
母親有這般擔憂,自然也是常事。
剛開始确實,宋朝月很不習慣,這裡有沒有父親母親,也沒有弟弟,也沒有沿街熱鬧的商鋪。
入目所見,除了一座座茅屋,便是越不過的山與看不見盡頭的稻田。
不過很快,她便将這些煩惱抛之腦後。
這村子裡孩子太多了,即便她十二歲,可還是有好幾個姑娘與她同歲。
她成日裡跟着她們下河摸魚,上山摘野菜,感覺整個人精氣神兒都足了。
那日,同她最為要好的一個姑娘,名叫小步。她偷偷地同她說,她在鎮上瞧見了一個極為俊朗的男子,哪天一定要帶她去瞧瞧。
十幾歲,正是少女春心萌動之際。
沒隔幾天,她借着去鎮上買東西的由頭,跟着小步到了城中一個并沒有門牌的小院外頭。
才十二歲的她臉上還有着未脫的稚氣,跟着小步走到了這看似是人家戶的院中,眼睛裡滿是疑惑。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男子住的地方?”她拉着小步就要走,“咱們走吧,這樣偷窺别人是不對的。”
小步的腳卻像是釘在了地上,說什麼都不肯挪動。壓低聲音對她說:“再等等,這裡是鎮上的孤獨院。”
“所以,那人是個孤兒?”
小步擺擺手,“不是不是,看了你就知道了,就看一眼,就看一眼,他應當一會兒就回出來。”
院牆内傳來陣陣孩童的嬉鬧以及一個清朗的少年音,他們似乎玩得很開心。
宋朝月伴着小步蹲在這孤獨園的牆角,等得都快睡着了,獨自也咕咕地叫了起來。
她癟着嘴,“我餓了,小步~”
小步回頭看了一眼宋朝月,皺眉思考了一下,決定還是去吃點兒東西吧。
就在這時,關了許久的院門打開。
一個少年人從裡面走了出來,他甫一出現,好像在宋朝月地方眼睛裡點上了星光。
宋朝月從未見過這麼好看的人。
孟祈出門就看見了站在門口的兩個小姑娘,他看了兩人一眼,從懷中掏出了兩枚銅錢,笑着遞給她們。
那笑如山澗清溪,洗滌掉了宋朝月所有的不耐。
“可是餓了,你二人拿這些錢,去買些東西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