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書房又是一陣動亂,隻是,他們卻一時不能奈何得了蘇景翊了。
……
而另一邊的甯遠伯府,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從蘇景翊出發開始,每個人都是提心吊膽的,直到收到蘇景翊寄回來報平安的家書才放心下來,不過他們還沒有完全放心,雖然不抱太大的期望,但他們心裡還是希望景翊能拿個好名次的,縣試開始後,更是時時關注外面的消息。
這一天,蘇家一家正常用完晚膳後卻沒有離去,而是端坐在大堂裡焦急的望着外頭,最沉不住氣的當屬老太太。
“哎呦,不是說前幾天就出榜了嗎?怎麼還沒有消息傳回來。”
羅煙心裡也着急,卻不敢表現出來,如果她這個管家的人都端不住,其他人隻怕要急壞了,她扶住老太太,勸說道,“娘,夜深了,您先回去休息吧,等信到了,我第一時間告訴您。”
老太太卻半點沒被勸到,擺擺手道,“這個時候我哪能睡得着啊,祖宗保佑,翊兒一定要中榜啊!”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聲響,一個小厮打扮人急急跑了進來,“老祖宗老夫人,老爺的信到了!”
一家人自是開心不已,都坐不住了,起身來想要看看信裡都寫了些什麼,最後還是羅煙拿到信先看了起來,臉上表情先是一怔,似是有些驚訝,随後很快笑了起來,臉上笑容也越來越大。
“哎呀,翊兒信上了什麼,你快說啊!”老太太着急道,眼巴巴的看着兒媳手裡的信。
羅煙已經忍不住笑出聲,“娘,景翊說他已經通過縣試了,還是縣案首,再過半個月他就要再接着考府試,這會兒就直接啟程去林州了,讓我們不用擔心。”
“真的?”老太太先是一愣,緊接着就撫掌叫好起來,臉上熱烈的笑容止都止不住,“我就知道,我們翊兒是個有出息的,看你們之前還不信他能過縣試,這會兒總該信了吧,我們翊兒可是要做狀元的人。”
這話一聽,羅煙有些汗顔,這話她可不敢信,狀元哪是那麼容易考的,三年才有一個狀元呢,還是整個大隆朝的讀書人來争,那可是萬萬裡挑一的人才。
不過自家兒子能過縣試,她還是很開心的,而且還是縣試第一名,這麼好的成績應該能過府試吧?過了府試就是童生了,即便一個童生沒什麼用,但也說明兒子已經長大了懂事了,日後等她不在了也能扛起這個家了。
其他的女眷也是十分高興,她們雖是閨閣女子,卻也知道弟弟能過縣試對于她們一家的意義,就連蘇明秀也一掃往日的沉悶,和幾位妹妹們商量着在景翊回來前給他做點什麼作為他通過縣試的賀禮。
那封信更是被傳了個遍,除了陳姨娘和紅姨娘認識的字少,幾位閨中小姐都是讀過書識字的,她們都看了信,這封信除了報喜外還不忘把每個人都帶上了,每個人不落的都關心了一遍,景翊在外考試還不忘關心她們,她們心裡十分熨帖,都覺得景翊以前是年紀小還不懂事,但他一直以來都是個好孩子,她們也要對弟弟更好才行。
既然已經知道景翊縣試的名次,府試過後蘇家也有了心裡準備,縣試案首便是名次再差府試應該也是能過的,可沒想到,過倒是過了,卻遠遠不止于此,報喜的信一封接着一封,先是府試,再是院試,等蘇家衆人緩過神來的時候,甯遠伯府已經迎來了報喜的小吏,府試頭名院試頭名再加上最初的縣試,這可是小三元呢。
報喜的人先是祖籍滄縣的人來了一波,後面在知道蘇景翊的親眷在京城,還是一個伯爵府的的時候那京城消息靈通的小吏當即敲鑼打鼓上門來報喜了,雖然那兩個小吏隻是單純的想要得點喜錢罷了,不過這卻讓蘇景翊連中小三元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般迅速傳遍了京城富貴圈這一塊兒,就連普通百姓也有所耳聞,誰讓當日羅煙開心得讓人在街上撒了銅錢呢。
過了院試就是闆上釘釘的秀才,一個小小的秀才在京城這地界根本不算什麼,可甯遠伯府周圍住着的都是跟他們家境差不多的人家,大家基本都是守着祖上傳下來的爵位過活,底下的子孫都被嬌縱慣了,不敗家都算好的了,真正有出息的那是少之又少,如今冷不零丁突然冒出來一個,大家怎麼可能不眼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