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處機看着這場景雙目微濕,“當年楊鐵心、郭嘯天兄弟情如兄弟,義薄雲天,為你二人取名不忘‘靖康之恥’。想不到兩位如今真的成了一血靖康前恥的英雄豪傑,楊兄弟和郭兄弟在九泉之下,想必也能安息了!”說着又轉身向江南七俠一拜道,“多謝七俠,十八年來盡心教導這孩子!七俠果真是俠義之人,當世無雙!”
江南七俠聞言,忙還禮道,“道長客氣了,靖兒是個好孩子!若不是道長,我等又怎麼能白得這麼好的徒兒?”
一時間樓中衆人都感歎起來,楊康郭靖的少年英才,丘處機和江南七俠的義氣無雙……明月居士卻倚在欄杆處,突然看向遠處一處比武招親的台子。黃蓉跟在她身後,好奇地看過去。隻見中間一大塊空地,地上插了一面錦旗,白底紅花繡着“比武招親”四個金字,旗下兩人正自拳來腳去的打得熱鬧,一個是紅衣少女,一個是長大漢子。那少女舉手投足皆有法度,顯然武功不弱,那大漢卻武藝平平,不一會兒便敗下陣來,羞慚地擠入人群中去了。
黃蓉不禁鼓掌喝彩道,“這姐姐不僅長得好看,武功也不錯啊!”
衆人聽着一道跟着看過去,丘處機面色大變,腳下生風,竟直接從樓上跳了下去,口中喊道,“楊兄!”說着便沖向比武台前,握住一個中年大漢的手,竟是虎目含淚,“楊兄,你還在世?!”
那大漢腰粗膀闊,甚是魁梧,隻是背脊微駝,兩鬓花白,神色間甚是愁苦。定睛一看,竟是故人來了,禁不住也是熱淚盈眶,“道長!”
丘處機猛地想起來,回頭看向楊康,喊道,“康兒,快過來!”
楊康見那大漢甚是面熟,雖未見過,卻有一種親切之感。心中不由得一動,不可置信地看向那漢子。
丘處機拉着楊康道,“康兒,快來,這是你爹!你爹他沒死……”
楊鐵心虎軀一震,猛然間看向楊康,見這少年豐神俊朗,品貌秀雅,不由得眼含熱淚,顫聲道,“康兒……我的兒?!”說着一把抱住楊康,“康兒,你都這麼大了!你娘呢?”
楊康猝不及防被楊鐵心一把抱住,平日的身法竟忘了個幹淨,隻帶着些不自在地呆在老父的懷中,答道,“娘在臨安,蒙師父和各位前輩教導,小子……”
楊康話音未落,那邊卻傳來一陣喧嚣。原來人群中進來一個老者,滿臉濃髯,胡子大半斑白,年紀少說也有五十來歲。那老者哈哈大笑道,“比武招親,我老漢大半輩子沒找到媳婦,想不到在這裡等着我呢!”說着竟翻身上去要與少女比武,那少女面上圭怒,一掌拍向那老者。那老者的外身功夫卻是不弱,雙拳呼地打出,直取對方胸口。那少女身形略偏,當即滑開來,又是一掌拍向老者的胸前。那老者卻是不閃不避,硬生生受了這一掌,拳頭如山猛擊過來。那少女見勢不對,左足一點,身子似箭離弦,倏地向後躍出。那老者卻是緊跟而上,步步緊逼。
楊鐵心心上一緊,松開楊康就要上前去阻攔。楊康哈哈一笑,忽地飛身上台,一腳踢中那老者的腰。那老者橫飛而出,楊康折扇一挑一攔,又重重地點在那老者的胸前要穴上。那老者躲閃不開,重重地跌落在地,砸起了滿地灰塵。那老者見楊康錦衣官帽,武功高超,強忍着疼痛捂着胸口跌跌撞撞地擠入人群中逃走了。
楊鐵心見兒子武藝如此高絕,不由得更加欣喜,又拉着那少女說道,“這是為父收養的義女,喚做穆念慈。念慈,這是為父的親子楊康,略長你一歲,你喚一聲兄長吧!”
楊康收回折扇,看向穆念慈微微一笑,拱手道,“妹子有禮了!”
穆念慈面上微紅,卻落落大方地喊道,“兄長!”
楊康見她明眸皓齒,容顔娟好,半是羞澀半是大方的樣子,面上不知怎麼的也微微有點發熱起來。
丘處機笑着招呼道,“楊兄,咱們收拾收拾,到煙雨樓一聚。今日不醉不歸!”
楊鐵心點點頭,簡單收拾了一下帶着穆念慈往煙雨樓過來。楊康看着陸明月,正欲向楊鐵心介紹師尊,卻見陸明月含笑微微搖頭,便知道師父是不肯暴露身份了!
楊鐵心聽得陸娘子将包惜弱照顧得細緻,有如親姊一般。又悉心教導楊康,将楊康培養得文武雙全。文是朝中的探花郎,武是三軍的大元帥,還親自帥軍掃滅了金國,又帶兵對抗蒙古……楊鐵心聽得大笑不止,又不禁淚流滿面。喜的是兒子已長成了英雄俊傑,酸的是錯過了這麼多年,未盡到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楊鐵心一挑長槍,當即槍出如龍,喝道,“康兒,你看好了!這就是楊家槍法,爹現在就教給你!”
楊康認真看過去,也撿了旁邊的一把長槍,跟着舞動起來。楊家槍本是嶽家軍中楊再興留下的戰場殺敵的好槍法,聲名赫赫。楊鐵心在這杆槍下曾苦下幼功,深得祖傳技藝。這時舞出來,直如蛟龍入海,猛虎出山。楊康本有功夫在身,練上這楊家槍的技藝更是如虎添翼,銳不可當。
衆人更是贊歎不已。一宿叙話之後,一行人又往臨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