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長風将三十年前的舊事緩緩道出,直說道慕容博蓄意挑起雁門關血案,又假死後在少林寺藏經閣中藏身二十年,“此人武功高強,又偷習得少林寺七十二般絕技,想找尋出來實屬不易。但此人一心隻為光複北燕小國,釁意挑起宋遼紛争,置我大宋安危于不顧,易某萬萬不敢輕忽,不得不求助于貴寺。”
衆僧一聽之下,大驚失色,一則為三十年前雁門關外的血案震驚。二則藏經閣乃本寺重地,竟有人在本寺潛伏數十年,偷習絕技,上下僧衆竟一無所覺。
忽聽玄慈大師雙掌合十道,“善哉,善哉!既造業因,便有業果。雁門關外一役,老衲誤信人言,鑄成大錯。喬施主此行想必是為父母報仇而來吧?”
玄苦大師問道,“如此,峰兒你便果真是前來報仇的麼?”
喬峰虎目含淚道,“殺母之仇,不共戴天。不報此仇,焉為人子?”
易長風忙道,“諸位且慢,且聽小子一言。當年雁門關外的慘事,雖是玄慈方丈帶頭所為,但他身為少林寺方丈,關心大宋江山和本寺典籍,傾力以赴原是義不容辭。其後發現錯已鑄成,亦深感愧疚,盡力補救。真正的大惡人,實是慕容博。我們須得先找到慕容博,先誅首惡,再論其他。”
柳明月粗着嗓子應和道,“說的是!隻是慕容博若是有心躲藏,不知如何才能找出他來?”
玄慈大師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施主仁心,老衲這條性命暫且寄生于此,任憑喬施主随時取走。慕容博既在本寺之内,少林寺自當竭盡全力将慕容施主找出來。請玄寂師弟帶領達摩院弟子封鎖本寺各大出入通道,玄垢師弟、玄石師弟帶着戒律堂、般若堂諸弟子巡視藏經閣。玄苦師弟和三位施主請随老衲一同前往藏經閣中。”
幾人沿着一條青石小徑穿林而過,轉了幾個彎,眼前突然開朗,隻聽得水聲淙淙,山溪旁聳立着一座樓閣,正是少林寺重地藏經閣所在。
半晌,玄慈方丈見諸僧搜尋無果,氣沉丹田,高聲叫道,“慕容老施主,三十年前你假傳音訊,說道契丹武士要大舉來少林寺奪取武學典籍,以緻雁門關外蕭施主一家無辜遇害,你可曾内疚于心?”
玄慈方丈内力高深,内力運行之下聲如洪鐘,響徹寺内外。當下便有三人被震驚得不知所措。其一自然是慕容博本人,他本就覺得今日寺内氛圍十分嚴肅,不同尋常,又見方丈親自帶人前來,更覺不妙,早已藏身于書架之中。此時聽聞方丈高聲一喊,蓦然發現自己假死的事已被人知曉,當下便被驚住,隻是不知方丈知道多少,便依舊不發聲,隻想着暗裡潛逃出去。第二人便是藏于藏經閣梁上的蕭遠山。這些年他隻偷看少林秘籍尋思克敵之技,欲向少林寺複仇,卻不知更大的仇人近在咫尺。他與慕容博多次在藏經閣中相遇,偶爾有拳腳交流,多半是互不幹涉,今日方知,這人竟是造成自己全家遭害的主謀,當下氣血上湧,雙目精芒暴射。第三人則是尾随三人上來的慕容複。慕容複自小喪父,擔負着複國重任,深感壓力重大,此刻聽聞父親的名字,不覺驚喜交集,喃喃說道,“爹爹沒有死?”随即心頭湧起無數疑窦:爹爹若是沒有死,又為什麼要裝假死?為什麼連親生兒子也要瞞過?
玄慈方丈閉目等待了片刻,見無人回應,又繼續說道,“慕容施主,萬事皆有因果,無人可逃,無處可避。老衲勸施主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慕容博依舊不動聲色,隻是藏經閣梁上蕭遠山卻已藏不住,忍不住縱身而起,暗裡搜尋慕容博的行迹。慕容複早已避開守衛,飛身向少林寺中奔去。
柳明月見玄慈方丈喊話之後久無回應,便也跟着氣走丹田,喊道,“慕容博,當年你以假死脫身避開了天下人的诘問,眼下還想繼續裝死回避自己的良心麼?倘若你不出來,明日我就請方丈昭告天下,姑蘇慕容,謀反叛國,罪不可赦。到時候你姑蘇慕容就要臭名遠揚、遺臭萬年了!”
柳明月話音未落,隻聽得冷哼一聲,破空聲大作,一件暗器從十餘丈外飛來,直擊向柳明月胸前。柳明月聽得風聲,一個翻身輕巧地避了開來,腳尖連點,瞬間人已在半空之中,劍光出鞘,如寒冰淬雪,直挑向對面的灰衣僧人。慕容博伸出一指,淩空虛點幾指,一股淩厲之極的勁風向柳明月當胸射來。柳明月習的是逍遙派絕學逍遙禦風,本是借力使力的高手,也不見她怎麼避讓,便如風中的柳葉随風而動,這虛空的指力卻已化于無形。柳明月将真氣凝于劍上,劍勢不減,迎風而去,直挑慕容博的面門。慕容博揮掌擋開,一招“鬥轉星移”,卻不想内力不僅沒有反擊過去,反而被格擋回來。慕容複隻覺得掌心一震,臂上隐隐發麻,暗道不好,這後生的内力竟如此深厚。當下也不再猶豫,竟先後使出少林寺偷學的絕技“般若掌”、“無相劫指”、“拈花指”等,便是“伏魔杖法”、“九天九地方便鏟法”等器械功夫,也化在拳掌之中施展出來。柳明月隻沉着應變,見招拆招,一把劍使得如月下飛霜,又如蛟龍出海,時而綿裡藏針,時而氣勢驚人,曼妙的劍招之中盡是殺機。兩人你來我往,轉眼間已拆了百十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