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喬峰柳明月二人正準備進城,忽聽得城門口有人喊道,“明月!喬大哥!”
柳明月擡頭一看,那人可不正是易長風,他正在城門外的一處小攤前吃早食。旁邊随侍正在喂馬,不多不少一共三匹。
柳明月驚喜不已,連忙沖過去喊道,“長風!”又笑問道,“你不是公務繁忙嗎?怎麼又跟過來了?”
易長風笑道,“當然是不放心你啊!”說着又向喬峰打招呼,“喬大哥,快快請坐!我給你們帶了早食,荠菜馄饨,新鮮味美,鮮肉小籠包,皮薄鹵多……”
喬峰爽快地拱手道,“多謝賢弟!那愚兄就不客氣了!”說着便開始大口地沉默地吃早食。
柳明月習慣和易長風邊吃邊聊,便又問道,“你不是說剛剛上任,初來乍到,公務繁忙,不适合外出嗎?”
易長風看向柳明月,目光輕柔,唇角勾起,微微一笑道,“娘子放心,山人自有妙計!”
“哦,那你這麼厲害,你知道我們去哪裡嗎?”
“小生猜,娘子肯定要去少林寺,為夫自然要随扈左右。”
柳明月驚道,“你竟然真知道?”
喬峰在一旁出聲道,“隻怕賢弟早已智珠在握,想必這三匹好馬便是為我們準備的了!”
易長風笑道,“大哥見笑了!隻是明月先前與我說過令尊與仇人均藏身于少林,想到大哥必然要快馬加鞭疾馳而去,我便安排好公務在城門口等候了。”
柳明月哼聲道,“那萬一昨晚我們就出發去少林了呢?那豈不是錯過了?”
易長風笑道,“所以,在下昨夜稍稍探聽了一下杏子林的消息。大哥離開的時候城門早已關了,今日城門口若等不到你們,我快馬趕過去應該也來得及。好在為夫運氣還不錯,今日一早便見到娘子了!”
喬峰見二人溫言軟語,柔情蜜意,便是這日常的早食中也處處透露出一種默契和熟悉來。他不由得想起柳明月昨晚的猜測,三十年前爹爹和娘親抱着嬰兒去外祖家祝壽時,莫非也是這樣一種如膠似漆伉俪和諧的狀态?爹爹肯定是新婚燕爾,意氣風發,卻親眼見娘親橫死,這血海深仇之下性情怎麼會不變呢?那他……會不會真的把義父義母當成奪取自己孩兒的仇人呢?……
喬峰越想越覺得後怕,不禁想要再快一步前往少室山下看看喬家父母。易長風看喬峰神色,緩聲出言安慰道,“喬大哥有所不知,洛陽吳知府與我父親有舊,前些時日我已修書一封,快馬加鞭送往洛陽,請吳伯父派人将喬伯父伯母接入府衙照看。眼下伯父伯母應是安然無恙。”
柳明月驚喜道,“早些日子?那真是太好了!”
喬峰雙目微濕,拱手道,“多謝賢弟想得周全!”
當下三人也不再多話,隻匆匆用完早食便上馬趕往少林。
三日三夜的風塵仆仆,隻在得得的馬蹄聲中過去。
這一日,三人終于到了洛陽。
三人收拾一番先去拜訪了洛陽吳知府,果見喬家二老平靜的居住在知府府衙旁邊的小院子裡。為了讓喬家二老住得舒适,吳知府還特地編了個情由,說是早年受了喬峰的恩惠,特地接喬家二老前去與自己的母親作伴。吳知府本是寒門舉子,老母親靠家中數畝薄田含辛茹苦将兒子撫養成人,被兒子從老家接到洛陽來享福。兒媳婦是大家閨秀,治家頗有規矩章法。老人家吃穿如意,也沒什麼不滿意的,隻是心底覺得不大自在,身邊也沒個聊天的人。現在得閑便去喬家二老的院子裡坐坐,閑聊些家長,興緻來了也跟着一起種菜耘田,日子過得更加舒适随心。喬家二老本是尋常人家,平頭百姓,初時見着知府家的老封君心生怯意,但見吳府的老封君親近随和,不露威嚴,日日也随他們一起侍弄田地,處着處着便不再懼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