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三見狀,忙帶着人上去将嶽老三捆了起來,拱手施禮道,
“在下慶州衙門捕頭甯三,見過女俠!”
柳明月從容收劍,拱手笑道,“甯捕頭客氣了!既然你們來了,把這嶽老三一并押解回去吧!”
甯三謹慎地說道,“多謝女俠行俠仗義!知州大人此刻正在法場,午時監斬二惡,不知女俠可願一道前去觀刑?”
柳明月看着嶽老三已人被捆上馬,笑道,“既如此,便多謝你們了!”
甯三忙牽了一匹馬來,“女俠,請!”
柳明月也不多言,腳尖輕點,便已利落地翻身上馬。卻又從懷中取出一道輕紗,遮住口鼻,這才騎馬回城。說起這面帶輕紗的習慣,柳明月以前還覺得頗為奇怪。這江湖女子與大家閨秀不同,也沒甚避諱,為何出個門還要面覆輕紗。隻是等她來到了大西北,便再也不曾想過這個問題了。就這西北的塵沙,不帶面紗騎馬奔走一程,那估計口鼻間便都是塵灰了。
法場上,隻見葉二娘、雲中鶴被捆着跪坐在中間,兩個劊子手已經就位,正在磨刀。城裡的老百姓聚起來圍了一圈,都等着觀刑,出口惡氣。
見柳明月和甯三帶着捆起來的嶽老三前來,大夥都興奮起來,大喊道,“青衣女俠連除三惡,行俠仗義”“青衣女俠俠肝義膽,為民除害”“多謝青衣女俠”……慢慢地竟有人跪了一地,都是些受了害的老百姓。
柳明月初時頗為驚訝,後見百姓跪地,連忙下馬避開,左看右看,卻見面前的人越來越多,腦海中念頭一閃,她不可思議地回頭問甯三,“甯捕頭,不知鄉親們說的青衣女俠,卻是哪位?”
甯三面帶恭敬,笑着說道,“可不就是女俠您嗎?”
柳明月不可置信,讷讷地問,“我?!”
近前的一位大嬸大着膽子說道,“可不就是說您嗎?您幫着大家連除二惡,今天又抓了嶽老三,真是大大的好人啊!大家夥兒都要謝謝您呢!”
柳明月啞然,想不到初出江湖,經驗不足,一路上名号都沒想好,居然陰差陽錯地就成了初出茅廬的“青衣女俠”。
韓琦也走下來台來,拱手道,“多謝女俠仗義出手,為民除害!在下韓琦,敢問女俠尊姓大名?”
柳明月連忙回禮道,“不敢當!在下柳明月。此番不過略盡綿薄之力,真正為民除害的是知州大人,伸張正義更是要靠大宋朝廷!隻有朝廷盡力,咱老百姓才能有好日子過啊!”
韓琦笑道,“聽柳女俠此言,真是慷慨義士!韓某必當不負所望,竭盡心力,守土護民!柳女俠來的正是時候,請一同上台監斬,今日一道斬了三大惡人,為老百姓出口惡氣!”
柳明月笑道,“恭敬不如從命,大人請!”
兩人在台上坐定,正是正午時分。
韓琦向看台宣道,“葉二娘,無惡不作,濫殺嬰兒,天人共棄。雲中鶴,傷天害理,奸殺婦女,死有餘辜。嶽老三,不辨是非,濫殺無辜,罪不可赦。斬立決!”
接着監斬官大喝一聲,“時辰到!斬!”
劊子手手起刀落,三人人頭已然落地。
柳明月微微閉眼,倒不是不忍心,隻是還不怎麼習慣。這也是她幾次把人丢給官府的原因。一來由官府判刑,才能定人生死。二來也能讓自己不去直面死亡。盡管她覺得這三人死不足惜,卻不敢直接取人性命!這也算是她前世留下的一點點堅持或者說懦弱吧!
韓琦看着這邊若有所思,說道,“柳女俠,韓某有一個不情之請,想請女俠思量一二。不知道女俠可願一聽?”
“大人但說無妨。”柳明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