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望去,就仿佛外出覓食的工蟻們齊齊發現了美味,不約而同地向着食物的方向轉移——當然,也有可能,是向着誘餌的方向——成為誘餌的食物?
“螞蟻”們的轉移吸引了衣身。小心地張望了片刻,也調轉了掃帚的前進的方向——與其在這崖坡上沒有目标地漫行,不若先去看看那裡有什麼值得“螞蟻”們感興趣的東西。
那是一道長而仄的山縫。
“螞蟻”們一個個魚貫而入,消失在山縫口。
衣身遲疑着——要不要跟進去看一看?
那裡,會是什麼呢?是巨獸的獠牙血口?還是别有洞天?
回首張望,是漫天席地的灰色,視野所及之處無不是灰色的石崖,無邊無際,沒有盡頭,死寂一片。而前方,或許有危險,卻也是一線生機。
念及此,衣身不再猶豫,擡腳走下掃帚,邁向那道窄窄的僅允一人穿行的山縫。
在衣身之前進入石縫的那些灰撲撲的“螞蟻”,已不見了蹤影。
狹窄的山縫,可謂一線天。
兩側的峭壁直上直下,如利斧當空劈下。腳下的小道高低不平,崎岖難行。然而,約莫半個小時後,天地逐漸開闊。
拾級而上。
山縫越來越寬,峭壁越來越矮,小道漸闊。當兩側鐵灰色的岩石消失時,取而代之的,是青翠欲滴的竹林。
鮮碧的竹子依着鑿作階梯的石路從兩側鋪開,密密麻麻。清風拂來,竹枝随風搖曳,發出悉悉索索的妙曼音聲。這音聲,似耳邊呢喃,又恍若來自亘古的天際,模糊且缥缈,難以聽清楚,卻又忍不住誘惑想要聽個分明。
衣身一擡手,将帽兜掀起,蓋住腦袋,擋住那惑人的美妙聲音。
菲菲依然在呼呼大睡——縱然帽兜掀起,它與衣身的後腦勺來了個親密接觸,也絲毫無礙于它那噴香的小呼噜。
衣身頗為擔心菲菲——如此深度睡眠,絕不符合貓頭鷹的習性。然而,此刻,事有輕重緩急,她要做的,首先是确保自己和菲菲的安全。帽兜是最好的庇護所,所以——還是讓它繼續打小呼噜吧!
衣身覺得自己正走在美麗甯靜的中式園林中。
青灰色的石階古老斑駁,深深淺淺的綠苔惹人憐愛。清新的空氣中帶着些許潮意,似乎将将才下過一場綿柔的小雨。兩側的竹林一眼望不到頭,露珠在碧玉般的竹葉上滾動,“滴答”,“滴答”,如寒泉敲琴弦。
石階漸緩,左側出現了一條岔路。
朝左看。
兩道半人高的竹籬笆将搖曳起舞的竹林一分為二,平坦的路面上鋪着灰色的石闆,石闆上的紋路模糊不清——看上去,這裡曾經有不少人來往。
衣身想了想,沒有扭轉腳尖的方向,繼續向前走。
經過了一段緩坡式的石階,遠遠地,一座建築物出現在衣身的視野中。
再走進幾步,衣身看清楚了。
這是一座廟宇風格的中式建築。飛檐、鬥角、斜拱,雕梁畫棟,色澤鮮亮而簇新,好像新建成不久。
然而,與衣身在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畫冊裡的圖片不同,廟宇的正上方,卻是一隻巨蟒頭部的雕塑。
巨蟒的頭部高逾數丈,圓睜的雙眸直視着前方,大口張開,正是廟宇正殿的入口。
明亮的日光下,巨蟒金光燦燦,如塑金身,令人不敢逼視。而殿堂門楣上的匾額,以鮮亮的寶藍色為底,金邊金字,亦在日光的照射下灼灼耀目。朱紅的門柱反射出紅寶石般的光澤,奪人眼球。
這一切一切,在耀眼的陽光下都那麼令人好奇又心喜,讓人止不住地要将視線流連在這些流光溢彩鮮豔奪目的裝飾上,而忽視了正前方入口的黑暗。
衣身擡頭眺望。
正殿上方,似乎有氣團氤氲蒸騰,在日光下折射出淡淡的五彩光芒。在這時起時落的氤氲彩芒中,正殿兩側上方高高翹起的飛檐,有雪色的光亮一閃而過,仿佛兩道支出巨口的獠牙上,有寒光時隐時現。
而一條蒼翠的巨龍,在廟宇上方的空中,盤旋遊移,長吟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