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中天稗史2:帝國的紛亂 > 第123章 (123)陰陽五德

第123章 (123)陰陽五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東元司天台建在王宮西側高丘上,寬闊的平台上擺放着大小繁簡的日晷、渾天儀、經緯儀、地平經緯儀等觀天儀,國王看到耀眼的彗星貫入北鬥,紫宸星光暗淡,對身邊的司天監正衡延壽開玩笑道:“衡愛卿,這慧孛不會把天撞破吧!”

六十多歲的衡延壽是中土著名的星象大師,須發皆白,身體硬朗,眼神清亮,青袍上繡着的星辰便是東天星象圖。皇領的周顯望擅長農曆授時,而衡延壽擅長天人合一之術,其著作《天文星占》和《歲星經》被很多占星士奉為圭臬。

衡延壽笑道:“王上,天了無質,夫為元氣,氣發而升,精華上浮,宛轉随流,故日月衆星皓然而出,無邊無涯,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

修增安卻不認同,“聽監正的意思,這天是元氣所生?”

由于二人很熟,衡延壽不客氣的反問,“難道不是?我等仰瞻天穹,這蒼天高遠無極,浩渺精絕,這七曜或逝或住,或順或逆,伏見無常,進退不同罷了!星孛為星曜,遊于天穹,所過之處,無論寬廣,便是這天,何來撞破天穹之說?”

“衡愛卿所見,非同凡響,一語點破這蒼穹之妙啊!”國王翹起大拇指,很是贊同,“可民衆卻不這麼想,他們認為星孛為主殺之星,衡愛卿精通天人合一之術,由天相而推衍人事,這星孛入北鬥,是何寓意?難道東天要大亂?”

衡延壽振聲而談,“民衆多是愚昧,喜歡将星象和人治聯系起來,其實,這星孛隔七十六年便會出現,但星孛入北鬥之象,相隔更久,上次是農曆四百四十七年,就是光明門爆發之年,再上次是易曆六百十一年,是帝乙弑兄登基之年。”

修增安皺起眉頭,“都對東方不利的,光明門之亂就不必說了,就在我們東國發生,帝乙登基之後,就對東夷發動了進攻,還連敗東夷呐!”

衡延壽面帶不屑,“修兄看問題,怎就如此迂腐,萬物皆動,時移世易,哪有一成不變之說,以前對東方不利,不代表現在也對東方不利。”

國王馬上打起精神,面露喜色,“這要好好給我們講講了。”

衡延壽已有準備,不緊不慢的拿出中土輿圖來,将其鋪開,讓衆人圍了過來,指着上面的五行圖,“王上不必擔心,這天有五行,人有五德,五行相生相克,五德之中,東方為木、南方為火、西方為金、北方為水、中方為土。”說着,指着輿圖上的東元,“我們東元居東為木、元越居南為火、皇領居中為土、邕梁居西為金、雲中居北為水,農朝替代易朝,因農朝為金德,而易朝為木德……”

“且慢!”修增安趕忙阻止衡延壽的荒誕之詞,“真真一派胡言。”

二人常在一起辨正,雖然言語犀利,也隻是學問之争,衆人也不以為然。

修增安指着輿圖,“你莫欺王上,衆所周知,七百年前的星象大家落下弘,早就提出正論,虞朝起于中,是土德,華朝興于東,是木德,易朝來自西,是金德,農朝由南而動,是火德,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故華勝虞,易勝華,農勝易。按這五德之說,邕梁為火,皇領為火中夾土,我們東元是木中帶火,怎麼到了你這裡,農朝是金德,易朝是木德了,如此言論,真是荒誕不經!”

衆人看着衡延壽,看他如何回答修增安如此犀利的進攻。

衡延壽搖頭歎氣,“你啊,妄稱大博聞師,真是鈍夫,這都多少年過去了,當前的中土還是以前的那個中土嗎?八百年前,可有元越?可有東元?”

修增安毫不客氣的駁斥道:“那時,可就有東國了。”

“彼時之東國和今世之東元,相差萬裡,彼時之東國,不過是大任城附近的百裡之國,數十萬之衆,今世之東元,千裡疆域,萬兆之衆,豈能同日而語?八百年前,易朝居東,邕方在西,易朝為木德,邕方為金德,故金克木;皇領今日還在東方嗎?而今皇領居中,我們東元居東了,如此一來,皇領就會變為土德。”看到衆人贊許的目光,衡延壽志得意滿,“你說,這陰陽豈能不變?”

聽聞這番高論,國王更是欣喜,“衡愛卿,繼續說,不要停。”

見到被王上認可,衡延壽更是侃侃而言,“虞朝源于西,故為金德,而華朝始在南,為火德,五行相克中,火克金,華朝戰勝虞朝;華朝得政後位居中央,故國德為土德;易朝初為東,為木德,木克土,故而得以戰勝華朝,建立易朝。”

修增安笑道:“那易朝位居中央,豈不也是土德?何來金德?”

衡延壽指着輿圖上的皇領易郡,“若是易朝安心的在元水東,的确為土德,可為了防範東夷,遷都元水以西,這樣一來,豈不是成了金德。什麼是國德,是通過所處的區域,天下如此之大,在波斯看來,我們都是東方,難道都是木德。”

修增安覺得有些道理,就不再作聲,衡延壽接着言道:“王上,這陰陽五德變化,我們為木德,而皇領為土德,将來必是木克土,我們大勝皇領。”

冉仲翙有所感悟,滿臉興奮,“監正講的有道理,東方沖中,星孛入鬥,這天象預示着上天對皇領的不滿,皇領已經八百多歲了,覆亡不遠矣。”

見到王上期許的眼神,衡延壽繼續,“王上,其實這陰陽五德對人也是适合的,人也有五德。有的人剛強不屈,為金德;有的人堅韌不撓,為木德;有的人善利萬物,為水德;有的人樂天達觀,為火德;有的人深沉有謀,為土德。”

國王饒有興趣的問道:“那寡人何德?”

衡延壽言道:“王上為水德,善利萬物而不争。”

巫馬卿點頭,“怪不得師辰善作亂不成,他肯定是火德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