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成嗣驚訝眼神盯着屈輔國,露出不可思議的目光,“二十年前,二十年前啊!罪臣不過是中都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難道,衛府那時就關注罪臣了?”
屈輔國擺了擺手,“那時的你,根本沒資格落入衛府眼線!不過,你擅長《上書》,要給聖上講書,我們不能不慎,才開始調查你。發現你利用掌管太倉的便利,開設隆盛糧行,倒賣太倉糧,官璘名為掌櫃,幕後操縱者其實是你!而芝農也托付給官璘。可是,你後來發現芝農侍奉明王,内心驚懼,就讓她離去。”
震驚之餘,湯成嗣梳理出點頭緒來,“當時為何不檢舉此事?”
屈輔國遞過去一杯茶水,“至清則無魚,至察則無徒,和光同塵罷了!整個中都,大小官員,哪個不是如此!我們是衛府,不是禦史台,負責偵緝百官,可不敢監察百官。隻有聖上問起,我們衛府才将得到的情報呈報,到時,自有聖裁!”
“聖上知否?”湯成嗣問起,有些自嘲的自言自語,“也是,有些事會讓聖上知道,有些事自然不會讓聖上知道!督公從開始就知道我們倒賣太倉糧,隻是沒有聲張,如同毒蛇捕鼠,靜靜觀察等待,若有機會,就置我們于死地!”
屈輔國有些不屑,“說句實話,你還不夠格,我也沒有那個興趣。”
湯成嗣這才恍然大悟,“難道說?你們衛府要對付姚家?”
屈輔國有些玩味的笑道:“我是個閹人,哪有資格去對付姚家!”
湯成嗣點頭,“明白了,這是天意,你要罪臣的口供,要罪臣交代姚家!”
屈輔國點頭,“聖上的意思,需要中輔來向整個皇領交代!太後還在,中政姚武是老國舅,動不得的!隻能是中典姚弼士了,他會被族誅,以謝天下!”
湯成嗣露出輕蔑笑容,“這是聖上的意思,還是你假傳聖旨!”
“你是學士,才識過人,自己決斷這是誰的意思就是了。”屈輔國繼續言道:“兩年前,隆盛糧行發生火災,偌大的糧行,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烏有。”說到這裡,饒有興趣盯着湯成嗣,問道:“你可知道,為什麼發生這場火災?”
“就罪臣所知,是流民作亂,糧行和流民發生了沖突,那些亡命徒報複,将糧行燒毀了!”湯成嗣看着屈輔國,“難道說,是你們府衛下手的?”
屈輔國搖頭,盯着湯成嗣,一字一頓,“是國瑞,你的私生子。”
湯成嗣淡然言道:“這一切都無所謂了,這孩子也在那次大火中燒死了,本想讓他隐名埋姓,平平安安活着,可所有的一切都化為煙雲了!”
“國瑞沒有死!”屈輔國嘲諷的言道:“燒死的是小憐和她的姘頭。”
“什麼?”湯成嗣大吃一驚,閉目回憶當日場景,搖了搖頭,“我親見燒毀的骸骨,骨架寬大,明顯不是國瑞,衙門為了盡早結案,就胡亂處置了。”
屈輔國點頭,“那具男屍是那嘉良,他與小憐通奸,可他怕你的好友子官璘!在他眼中,你可是權量炙熱,勢能通天,給聖上講過書,又主管太倉,去姚家如同串門,隻要你和姚弼士通通氣,那嘉良和小憐就是個死。所以,他們串謀,借助流民鬧事,暗中害死官璘,國瑞将他們關起來燒死!至于國瑞,要不是在貝丘混的風生水起,我也不會查他的來曆,一查才知其中隐情,當年他逃到東元,又去了廣野澤,在貝丘領兵鎮守,也算是要城重将了,當然,這還是靠妹妹成了丁本良的女人。”
“丁本良?”湯成嗣對這個名字有些印象,“是不是成遂的門客?”
屈輔國點頭,“就是他,逃亡廣野澤,投靠了野王郡的豪族張君弘和原來姜家門客嚴希哲,向來是個鑽營的家夥,狡猾狠毒,現在也是匪寇中的頭目了。”
湯成嗣想了想,“大人若能留下這隻血脈,罪臣願配合你!”
“國瑞不在你的族譜上,此事除了我,沒人知道。”說着,随手掏出厚厚的文書,遞給了湯成嗣,“好好看看,謄抄下來,以你的文采,多加潤筆,若是辦得好,本督自會照顧國瑞的,我可以保證,讓他知道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似乎從所有的煩惱中解脫出來,湯成嗣深深鞠躬,“此事就有勞大人了。”說着,将文書粗看一眼,點頭言道:“看來大人是要對付姚弼士了!也好,當年其實就是他威逼利誘罪臣,大人所書,倒也是說出了大概,看來,衛府就是衛府啊!”
“湯成嗣,你精通尚書,向來寡淡,聖上也高看你,潛邸時就當你是半師半友。”屈輔國命人取來筆墨紙硯,“衣食不缺,富貴對你如拾草芥,何苦來哉,此次大旱,你若是做好了你的太倉令,救民倒懸,本可入殿為輔,青史留名的。”
“别說了!大人。”湯成嗣阻止,淚如雨下,“融天下之鐵,難鑄罪臣此悔。拜托大人告訴聖上,冤魂無數,臣罪該死,雖誅九族,從未怨恨,死而無悔!”
“你能有這份心,本督定會轉告聖上,也會保全你的血脈,寫封信吧!”屈輔國想了想,“把你想說的下下來,将來本督自然會派人送過去的。”
湯成嗣不再多說,“畢竟是我湯家子孫,若有機會,望大人照拂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