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了一會,有内侍端上煎好的藥,韓玠便告退,出宮後時間還早,路過羅府,便想着去羅貞那裡坐坐。
羅貞此時在書房看書,聽聞順平王來後,忙出門迎接,韓玠道,“我又來叨擾了。”
羅貞一邊倒茶一邊道,“别人盼尚且盼不來,順平王何須如此客氣,快請。”
韓玠道,“打眼滿京中,也隻有你家同我家勉強算有些淵源,我也隻能來你家了,羅大人可不要煩我。”
羅貞笑道,“順平王嚴重了,請。”
韓玠喝口茶道,“我這王爺是沾了父親的光,世襲得來的,不過是個閑散王爺罷了,羅大人為國出征,可是有功績在身的,當日,若非你父親一意孤行,今日你便是有名有實的千歲了,地位豈是現如今可比的。”
此事羅貞早已看開,于是道,“先父的安排,作為兒子的遵從便是,現如今的生活我已經很滿足了,别無奢求。”
韓玠哈哈笑道,“此時别無别人在場,不過你我閑話而已,羅大人何須如此緊張,我問你,對于你父親的決定,你當真沒有怨言嗎?”
羅貞亦笑道,“不瞞你說,當時年少氣盛,怨言還真有的,現如今年歲已大,這權勢地位于我而言,倒是無所謂了。”
韓玠贊道,“羅大人高尚,若世人皆如羅大人這般心性,陛下也可少些操勞,少吃些藥,聽聞陛下已經兩日未上早朝,我方才進宮去看望,臉色确實不太好。”
羅貞歎口氣,“陛下這兩年身子确實大不如前,也是令人心憂。”
韓玠道,“我久不在京中,對京中之事所知不多,不知陛下這病到底如何?怎的纏纏綿綿總不見好?”
“多半和陛下諱疾忌醫有關,湯藥也是吃一頓停一頓的,這才纏纏綿綿多日不見好。皇後時常規勸,奈何陛下總是不聽,其他人也無可奈何了。”
“如此說,陛下的身體并無大礙對嗎?真是萬幸啊,萬幸。陛下為國操勞憂國憂民,他身體無礙也是百姓之福啊。”
羅貞點頭,兩人閑話了一會,韓玠告辭,羅貞相送。
這邊,何氏坐在窗下做女紅,小丫頭來報,媒官來了,現在花廳等候,忙放下手裡的東西,迎了出去。
媒官見何氏走來,忙起身,滿臉堆笑道,“羅夫人,我今日可是帶着重任來的。”
何氏忙請她入座,又喚丫頭上果子糕點,笑道,“滿京中,但凡家中有适婚男女子的,誰不盼着您登門。我們家三個不成器的皆到了适婚年齡,渚白為國守邊常年不在家,隻有兩個丫頭在身邊,前幾日我還同老爺提及此事,可巧今日您就來了。”
媒官笑道,“羅夫人自謙了,這滿京中,若羅大人家的三個是不成器的,其他人家的男女子便是提也不能提了。”
何氏因問,“不知今日您受誰家所托?”
媒官神秘一笑,“羅大人是朝廷肱股之臣,陛下左膀右臂,尋常人家自是不配上你們羅府提親的,但不知羅夫人可看得上王府?安樂王府。”
安樂王隻有一子,聽聞是個纨绔,何氏心中便有所計較,隻表面上不發作,因道,“王府乃皇親國戚,且安樂王爺隻有一子,身份如此高貴,我們如何高攀得起。”
媒官笑道,“以羅大人今日今時之地位,他的千金,世子配的,皇子也是配的的。春澤場蹴鞠,世子對三姑娘頗為欣賞,之後受世子所托,三姑娘還同他一起去為好友的姨娘看病,一來二去,世子就對三姑娘動了心,且言明非她不娶呢。”
何氏一驚,聽聞對方來為安樂王爺的世子提親,她便以為對方相中的是嫡女青梧,想到世子素日為人,料想青梧是不願意的,誰知對方看中的竟是紫笙嗎?
何氏唯恐中間有誤會,确認道,“王妃看中的是我們家三姑娘羅紫笙,并非二姑娘羅青梧嗎?”
媒官道,“正是三小姐羅紫笙。”
“想或是王妃有所不知,紫笙是庶女,并非嫡出。”何氏微愕,羅府眼下是自己當家,可自己并非主母,所以,紫笙也隻是庶女。
媒官道,“這如何不知,王妃和世子自然是知曉的。紫笙姑娘雖是庶女,卻是羅府的庶女,怕是别人家的嫡女都不及呢。”
何氏自想着王府不會娶一個庶女為正妻,這王妃莫不是想着納妾?因道,“咱們為人父母的,自然盼着女兒能嫁得一個好人家,安樂王爺和王妃為人和善,且隻有一個兒子,能嫁進這樣的人家,是紫笙上輩子修來的福氣。但我想着,凡女兒家,能嫁人為妻的,總好過為人妾的。紫笙雖是我生的,但她身上畢竟流着羅大人的血。低嫁的正妻總好過高攀的妾室。”這意思已經很明顯,我們甯願找個地位低的人為正妻,也不會嫁進王府當妾室。
媒官笑道,“羅夫人誤會了,世子對三姑娘情真意切,自是娶回去做正妻的,若是娶一個妾室,何須煩我跑這一趟,何須如此興師動衆,準備些聘禮擇個吉日,一頂小轎也就進門了。”
何氏又是一驚,“正妻?”堂堂世子,竟要娶一個庶女為正妻。
媒官臉上笑開花,“若是納妾,我哪裡敢進羅府的大門。世子對三小姐一片真情,生辰宴上王妃見過三小姐後,也是滿意的很,說三小姐模樣俊俏,品性端莊,是個不錯的姑娘,且言明不在乎嫡庶,鄭重托我來上門,我在才敢來的。”
何氏道,“她一個庶女,那裡擔當得起。”這一次并非自謙,而是真心實意。
媒官起身,“總之,是門好親事呢,我先走了,得空兒您和羅大人商議商議,商議妥了,我好向王府回話。”
晚飯後回屋,何氏鋪好床,見羅貞在看書,坐至他旁邊道,“今日媒官來了,為王府提親的。”
羅貞道,“趙文琰嗎?隻怕青梧不願。”那丫頭的脾氣,自己這個做父親的,還是很了解的。
何氏道,“我同老爺想的一樣,以為是青梧,誰知是紫笙,世子看中了紫笙,說是娶回去做正妻呢。”
羅貞一驚,放下了手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