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東山月皎皎 > 第10章 街巷偶遇

第10章 街巷偶遇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從楊家商鋪出來,二人又去街角吃了江米糕。

回家時正趕上桑葉送到,何姑母早已清掃好蠶房。嬌嬌和采菱便幫着裁剪桑葉。

幼蠶苗吃不了整葉,需拿剪子或刀将葉片切成小條,鋪在木匣底層。這活并不難做,二人一會兒便做完了。

外頭天徹底黑了,鄭姑父才回來。手裡提着個竹編網兜,兜裡有幾條青魚:“外甥女才來,今天打的魚便不拿去賣了,給外甥女嘗嘗鮮。”

何姑母接過網兜:“怎麼才回來?”

“路上遇見老耿,在茶館裡喝了會茶。”

何姑母點點頭,鄭姑父所說的老耿是本鎮衙差。他們一家遷居,辦理戶籍多蒙他相助。

“老耿還和我說了個事呢,張家前兩天又打起來了。”

“啊?咱們住的這麼近竟沒聽見。”

“張秀才那人你是知道的,最愛斯文體統。若不是他娘子鬧着把衙差叫去,誰能知道他家的事兒。”

“翠蘭嬸又打張秀才啦?”采菱插了一句。

何姑母忍不住要笑:“連菱兒都對他家的事兒一清二楚,他家哪還有什麼體面?”

采菱怕嬌嬌疑惑,同嬌嬌解釋:“翠蘭嬸和張秀才是夫妻,張秀才是咱們鎮上不多的讀書人。

可惜讀了這麼多年,也隻是個秀才。翠蘭嬸大字不識幾個,卻是他遠親,這才嫁給他。”

采菱活潑機敏,又勤快能幹,常往各家各戶串門。何姑母、鄭姑父已習慣女兒人小鬼大,并不阻攔,隻笑着聽她說。

“下回咱們出門,我指給姐姐看。姐姐若往後出門遇着張秀才。必得避着他,不能和他說話。不然翠蘭嬸知道了定要生氣。”

嬌嬌點了點頭。

原來這張秀才最愛德戒之道,隻盼妻子能如古書上所說“古淑女”般“賢良”。常以話規訓妻子,卻藏了私心不肯教她識字。

翠蘭嬸不是任人拿捏,逆來順受的性子。當丈夫是起了旁的心思,要納個妾室。才教自己無才便是德,又讓自己多學着大度賢良。

心中不忿,便常看着張秀才,不許他出門。出門也不許和别的女子說話。隻教他在家讀書,自己養蠶養活他。

張秀才每每挨不住,出門和旁人說上幾句話。翠蘭嬸知道後,必是一番拷問。非教他把和人交談的細枝末節說清楚了,才許他吃飯。

若是和女子多說了幾句話,無論采菱這般少女,還是楊嬸娘那般婦人,定要争吵一頓。因此鎮中人人都愛避着她家。

何姑母歎了口氣:“她是個最争強好勝的,家裡養的蠶蟲都比旁人多上一倍。隻是不知怎麼了,竟多是雙宮繭。

連着換了幾回蠶苗都沒用。累死累活,也沒掙着多少錢。宅子倒是那張秀才祖上留的,如今大家都猜說那宅子風水不好,不合妻房。”

嬌嬌頭一回聽說這般故事,不禁聯想起京裡内宅。

老太太院裡的幾個丫頭相處和睦,不忙時常在一塊聊天。她雖摻和的不多,可也跟着聽了好些故事。

京裡内宅争鬥多是暗流,面上含笑,心裡發苦。月湖鎮上的争鬥有趣兒,妻子動手打丈夫,也願叫來衙差。

她實在好奇那翠蘭嬸是何模樣。

嬌嬌的好奇沒有持續太久,半月後,她便見到了翠蘭嬸。

剛過重陽,月湖鎮連着下了四天雨。初時尚可出門,後漸漸竟成瓢潑之勢,更夾着驟風。

便是要撐着傘出去,竹制傘骨也多有教吹折的。更遑論傘下吹到人身上的冷雨,淋了怕要生病。

鄭姑父久在湖上經營水産,對氣象頗有見解。見湖水水波不對,便勸說四鄰備些東西,在家避風。

這天傍晚,鄭家正吃晚飯,外頭雨水小了些。忽聽門外有人“咚咚”擊打門環。

鄭姑父開了門,進來一個披蓑帶鬥的婦人。鬥笠帽檐做的太大,遮住了她的大半面容。僅能從身形上看出并非男兒。

來人正是翠蘭嬸,因家中養的蠶蟲過多,桑葉不夠,特來借取。何姑母帶着采菱去蠶房搬了兩筐給她。她便道謝告辭去了,行事看上去亦算頗有章法。

嬌嬌自覺是外人,又才來,不好出面,隻站在蠶房門口遠遠看着。

又過兩日,雨水才停。

陽光漸漸落滿院子,何家怕木制門窗教雨泡壞了,一一打開曬着。又開了大門,從庭院往外頭掃積水。

“哎呀”,采菱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娘,外頭有籃梨呢!”

何姑母正欲往庖廚生火做飯:“什麼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