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火山會,我思索了一個晚上,最符合條件的應該就是這幫人了,”孤城要了一張紙,然後在上面畫了一個标志,“一個神神叨叨的半宗教組織,雖然我沒有親身和他們打過交道,但有關這幫人的傳聞可一點兒沒少聽。”
“詳細說說。”
“沒多少可說的,這個組織創立大概也有一百多年了,創始者來自1号避難所,就是在暗色岩核心區的那個……算了,你們應該也沒和他們打過交道,總之有幾個違反了規定的人被避難所趕了出來,為了積蓄力量來報複避難所,他們建立了這個組織。”
“他們創造了一個火山之神,聲稱地幔柱事件是神對人類的懲罰,并詳細編造了一整套圍繞這個神的小故事,由于1号避難所負責觀測和記錄火山活動的數據,同樣掌握這些數據的人編的故事非常符合現實情況,也因此在缺少文化教育的難民群體中非常受歡迎,并以此在暗色岩區站穩了腳跟。”
“不過暗色岩區生存環境惡劣,難民的數量本就比外界少得多,加上他們的繼任者對于報複1号避難所并不熱衷,于是便鼓動手下去外地傳教,但這很快就影響了外圍避難所的正常發展,于是避難所們對其進行了聯合封殺,而這群人也一直妄想占領一個暗色岩區的避難所作為總部,久而久之,雙方的關系越來越差。”
“但避難所始終無法消滅這群人,在末世,宗教安撫人心的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針對那些無家可歸的難民,況且在一衆群魔亂舞的邪教之間,有科學數據支撐的拜火山會确實顯得靠譜不少,加上避難所們不斷内鬥或毀滅,幾十年的圍剿下來,他們的勢力不增反減,已經成為暗色岩區的心腹大患了。”
“至于他們為什麼會對你們下手,坦白地說,我不認為是他們盯上101号避難所了,拜火山會一直重點在内陸發展,近來也沒有向沿海發展的消息,更何況你們這兒的位置太偏僻了;我更傾向于是一支傳教的隊伍誤打誤撞遇上了你們的捕魚船,就順手将其俘虜了,至于接下來會不會對避難所動心思,可能還要看捕魚船上會不會有帶路黨。”
聽完了孤城的叙述,組長短暫地沉默了一會兒,并将其中的重要信息記錄下來,然而正如孤城一開始所說的,這些信息依然不夠詳盡,至少對具體的談判方案幫助甚少。
“不管怎麼說,你讓我們終于對這次的敵人有了一絲了解,這還是值得我們感謝你的,”組長仍舊眉頭緊鎖,“隻是僅靠這點兒線索,很難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你不可能提前預知一群神棍會幹什麼,還不如等見了面再随機應變,或者聽一聽其他人有什麼想法?”
組長不應答她,顯然是不打算采納她的意見,孤城也不想強行說服她,幹脆抱着小金屬罐離開了臨時指揮室,往駕駛室的方向走去。
“呼~進入近海區域了,”經過走廊時,方舟又向舷窗外看了一眼,“海面上的硫化氫濃度似乎急劇增加了,原本是海洋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如今卻變成一片墳場了……”
“大滅絕就是這樣,等災難結束時,可能有90%以上的海洋生物要永遠消失了。”
“遠海會好一些嗎?我們不會要在一片沼氣之間打神棍吧?”
“恐怕是這樣,剛才我問過船上的人了,遠海的污染較輕隻是相對于近海而言,許多大型鲸類都已不見了蹤迹,以鲸落為食的小型生物也都成片滅絕,無法被及時分解的鲸魚屍體也成了污染源,嚴重影響了避難所的捕魚業,他們隻能一邊人工清理鲸落,一遍跑到更遠、更深的海域捕魚。”
“……這麼看,有人信仰神棍也不意外,”方舟深深地歎了口氣,忽然很同情那些信教的難民,“長期生活在這種一片死寂的世界裡,任誰都需要一點精神慰藉吧?”
“末日前的世界也有很多信這種東西的人?”孤城反問道。
“可能遠比你想象得多。”
孤城撓了撓頭,一時居然有些想象不出那樣的世界,可能是末世的生活實在太慘,襯托得末日前的世界就像是世外桃源,以至于讓她有了什麼不切實際的想象。
二人邊走邊聊,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駕駛室的門口,孤城推開門,卻看到負責駕駛搜救艇的人并不在這裡,反而是年輕的小通訊員在埋頭搗鼓什麼。
“你在幹什麼?”
“啊——”通訊員被吓了一跳,連忙丢下手中的東西,轉過頭來大聲喊道,“組長,我錯……诶,是你們……”
“你們的組長還在指揮室琢磨計劃方案呢,”方舟打量着這個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為什麼是你在這裡,駕駛員呢?”
“在……在廁所……”小通訊員一臉心事重重的樣子,“我臨時看管一下……”
“你剛才在搗鼓導航?”眼尖的孤城卻在一開始就注意到了某些細節上的東西,“有新發現?”
“呃……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