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目标,孤城又去車上拿了長矛和短弩,萬一路上有機會還可以打個獵。
荒原的确是真正的荒蕪,寸草不生也是字面意思,即使沿着大河,地面上依舊找不到植物生長過的痕迹,耐強酸的植物不是沒有,但還要同時抵禦時冷時熱的氣溫與重度污染的水源,多少就太過分了。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至少這裡的路要好走得多,想想一失足就要摔得粉身碎骨的山路,平原的“平”就是它最大的優勢,方舟覺得要是搞搞生态治理,這地方也很适合發展為聚居區的。
“所以為什麼沒人願意來呢?”
“因為沒人願意花大代價治理,”大概終于接受了科普方的身份,孤城在解釋時話多了起來,“對于有地下農場的避難所來說,手裡的老本夠吃到末日後了,沒有開發新地塊的動力;而對于沒有穩定食物來源的避難所而言,連飯都吃不飽的人就更不可能有能力治理了。”
“避難所們就沒想過合作?”
“那可不是件好事……”
方舟總覺得孤城知道些什麼,還有她所屬的0号避難所——一個之前從未涉足過外界的小避難所,卻對萬裡之外的幾個大避難所有所了解,即使掌握的信息不多,也怎麼想都有不對勁的地方。
“下雪了。”孤城打斷了她的思考。
小金屬罐擡起攝像頭,一朵雪花剛好落在鏡頭的正中心,她連忙快速擺動身體,試圖把雪花從“眼睛”上甩下去,不過在數次嘗試都失敗後,還是孤城無奈地幫她擦拭掉。
“我記得峽谷裡還是四五十度的高溫,”得救的方舟調出溫度感應器,然後又一次被上面的數字震驚了,“這才走出沒多遠,氣溫就驟降到零下六七度了嗎?”
雖然末日前她也學過其中的原理——火山噴發釋放出的二氧化硫會最終到達12至20英裡的平流層,在那裡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硫酸小液滴,把部分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從而能夠降低地球的溫度——但切實體會到末日後氣候的變化無常,她還是感到十分震驚。
“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推薦帶那群人北上,現在北方的氣溫可比末日前冷得多,而且是全年寒冬,一群适應了高溫區的人去那裡定居就是死路一條。”
方舟這次無法反駁了,隻好默默跟着搭檔繼續找水源。
峽谷區的酸雨不是經由某一條河流彙入大河的,而是攜着流失的土壤礦物質直接從地面大片沖入,這讓她們無法找到明确的分割位置,隻能每走幾公裡就測一下,直到出現pH的明顯變化。
“這裡的pH超過4了,”眼見着快要到達一百裡的限度,方舟終于看見了一絲希望,“但有毒物質含量依舊不低,我不确定……”
“就這裡吧。”
反正地幔柱釋放的有毒物質無處不在,再走一百裡也不會好轉多少,孤城就在這裡插了一根杆子,“回去再自行過濾一下,夠撐到貿易站就行。”
“好吧,畢竟你比我更了解這個世界,”方舟可不想和這個固執的家夥再吵架了,“那我們回去吧……孤城?”
“有人。”孤城掏出了長矛。
氣氛陡然變得緊張起來,小金屬罐趕緊躲在她的後面,同時又好奇地探出攝像頭張望,隻見大河的另一端迎面走來了一支車隊,他們剛取了水,似乎正要往南方去。
“你們是誰?”為車隊開路的人也看到了她們,連忙警惕地質問道。
“一群難民,”孤城随意捏了個謊,“你們是商隊?”
能開着幾輛卡車出現在無人區的,除了商隊她還真想不出是誰。
“是,”那人也知道掩飾不了身份,幹脆先自報家門,“我們是北方來的商隊,要往5号基地運送鎢砂礦。”
“哦,”孤城心裡已然明白他們來自哪個避難所,隻是沒有說出口,“看來我們順路。”
“那又怎樣?我們不會和一群難民同行。”
“我們也不想遇到你們,最好的話,一輩子也不要。”
孤城這話明顯有弦外之音,而商隊裡某個人恰好聽了出來,他眯起眼睛盯着這張似曾相識的臉看了一會兒,旋即恍然大悟般地驚呼道:“我記起來了,你是……”
咔——
孤城舉起了上弦的弩機,警告他不要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