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紅顔不辭鏡 > 第234章 一将功成萬骨枯

第234章 一将功成萬骨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郭絡羅家養着绮羅,等她自生自滅,但養這麼多年,眼看着绮羅長大選秀,這是改主意了吧?

為什麼?

我第一次見绮羅是康熙三十六年八月老八上梁,绮羅十二歲,已經長得很好了。

绮羅六歲到十二歲之間,我努力回想……

康熙三十年開年最大的事是大選。我母後的妹子小佟佳氏通過遴選,擇日入宮——當然,這就是過場。喜事應該在我母後薨後不久就商議定了。再就是入宮十年的赫舍裡氏老蚌生珠,正月裡生了個皇子阿哥。

其實皇阿瑪對後宮一貫雨露均沾,康熙二十三年南巡之後,皇阿瑪即便對王密雲念念不忘,依舊沒耽誤開枝散葉——康熙二十四年四月鈕祜祿貴妃生十一妹,五月宜妃生十一弟,臘月庶妃萬琉哈氏生十二弟;康熙二十五年四月母妃生十二妹,十月章佳氏生十三弟。

康熙二十五年七月王密雲進宮後,皇阿瑪也沒撂下子嗣大計。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章佳氏生十三妹,就是說章佳氏生産才過百天立又獲寵遇喜;康熙二十七年正月母妃生十四弟;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庶妃袁氏生十四妹;康熙三十年正月章佳氏生十五妹。

無論章佳氏還是袁氏都是母妃永和宮的庶妃——東西十二宮,連我母後在内,十個後宮主位,獨我母妃對王密雲進宮獲寵未置一詞,最得聖心。

康熙二十八年三月到二十九年四月後宮無人獲寵受孕,唉,我母後康熙二十八年七月薨逝。

康熙二十七年七月蒙古準噶爾部的噶爾丹野心勃勃,意圖吞并喀爾喀部,頻頻犯邊。皇阿瑪谕旨安親王嶽樂和簡親王雅布各領五百人赴塞外駐防。

兩軍交戰,五百人夠幹什麼使的?何況嶽樂年事已高,都都六十多了,根本吃不住塞外嚴寒。駐防不過半年,隔年二月便病逝軍中。

安親王功勳卓越,威震天下,忽刺刺就這麼薨了,宗室功勳,群情激蕩。

邊疆告急,朝堂非議,那段時間,皇阿瑪是有些内憂外患的。

母後急皇阿瑪所急,幫忙謀劃,授意宜妃接绮霞進宮養育。

過去幾年,皇阿瑪對宜妃其實是有些冷淡的,宜妃一無所出。眼見我母妃永和宮喜事連連,宜妃正擔心失寵。加上安親王府原是郭絡羅氏最大倚仗。宜妃聽從母後提議接绮霞進宮撫養,皇阿瑪善待绮霞,平息宗室功勳非議。宜妃成功複寵。

俗話說“子以母貴,母以子貴”——無論以什麼貴,婦人首先得是個母,有個兒女。後宮最要緊的就是子嗣。

比如安嫔、敬嫔出身高貴吧?别的不說,正身旗人,大選入宮這一條就蓋過除了我母後和鈕祜祿貴妃外所有後宮主位去。

早在康熙十六年皇阿瑪第一次大封後宮時安嫔敬嫔就封了嫔,且居七嫔之首,位在榮妃、惠妃、宜妃之前。

但因沒有子嗣,康熙二十年皇阿瑪冊封後宮時安嫔敬嫔都未獲加封,位次不僅落到惠妃、宜妃、榮妃之後,還被我母妃後來居上——我母妃進宮不過五年即已生了我和六弟胤祚兩個皇子。

安嫔敬嫔對皇阿瑪擡舉包衣壓自己的體面原就心懷怨怼,對于王密雲進宮受寵尤其不能容忍,幾番頂撞皇阿瑪不說,眼見袁氏這個漢軍旗包衣都有了身孕,再氣不過,終招來皇阿瑪雷霆震——皇阿瑪原就為噶爾丹重兵壓境,大戰一觸即發,宗室勳貴施壓積了一肚子的火,當下不顧母後攔阻,将安嫔送去尼庵,敬嫔打入冷宮。

都是打小就養尊處優的貴女,受不得尼庵冷宮清苦,沒幾天就病了,然後就薨了。安嫔、敬嫔娘家突聞噩耗,進宮喊冤哭喪,再次激怒皇阿瑪,皇阿瑪幹脆以安嫔敬嫔“承寵多年,一無所出,辜負聖恩”為由将“屍骸發回娘家”,如此安嫔敬嫔不說身後追封,文武百官祭奠的恩榮了,竟是連答應都能進的妃陵寝都沒能進。母後再勸都沒用,安嫔、敬嫔到底是為娘家找個莊子,草草埋了。

有安嫔、敬嫔前車之鑒和母妃、宜妃珠玉在前,加上母後居中解勸,進宮十年都沒得好信,也未曾得冊封的赫舍裡氏至此一心求子,無暇他顧。功夫不負有心人,康熙二十九五月赫舍裡氏終究如願,有了身孕。

照理我母後薨後,後宮無主,皇阿瑪該加封鈕祜祿貴妃為皇貴妃,統領後宮才是。

皇阿瑪遲遲不加封鈕祜祿貴妃,又恩寵赫舍裡氏,朝裡索額圖和佟國綱跟沙俄談判,簽署《尼布楚條約》,聖眷正隆,後宮赫舍裡氏生子——即便胤禨弟弟一出月就夭了,連排行都沒上,赫舍裡氏也可以再生。何況赫舍裡氏是太子姨母,家世跟鈕祜祿貴妃相當,堪能為後。

如此加上小佟佳氏進宮。鈕祜祿貴妃頓感壓力。

鈕祜祿貴妃想升位份,當皇貴妃當皇後,就要聖寵。至此鈕祜祿貴妃也消停了。

宜妃一貫精乖,眼見鈕祜祿貴妃都安靜了,自不會再冒犯皇阿瑪龍顔——绮羅生母可不就亡在康熙三十年正月底,二月二選秀之前嗎?

就是郭絡羅太太既然已對绮羅生母姨娘下手,為什麼放過绮羅?因為算命的說绮羅活不過六歲,沒有必要?

嗯,我點頭:郭絡羅太太自生下绮雲後都未曾再有喜。郭絡羅太太想生兒子,到處求子,沒得明知绮羅活不久,還髒自己手的理。

康熙三十二年年初,王密雲有了身孕,年底平安生産,産下十五弟胤禑。

鈕祜祿貴妃和還沒得冊封的赫舍裡氏、佟佳氏沒一個冒頭說一句不是——畢竟生了也不代表能平安長大。皇阿瑪二十幾個兒子,能長成人的都不過半。犯不着趕現在掃皇阿瑪的興。

康熙三十三年開年不久,鈕祜祿貴妃患病,但尤撐着理事。等到了九月,王密雲再次診出身孕,鈕祜祿貴妃想撐也撐不了了,皇阿瑪谕旨惠妃、榮妃協理宮務——似惠妃也就罷了,宜妃位份原在榮妃之前。以宜妃的掐尖要強一定很不服氣。

而皇阿瑪沒指派母妃,大概是知道她以德服人,說話辦事都不及榮妃爽利。

康熙三十三年冬節後,鈕祜祿貴妃病重不治,皇阿瑪谕旨移宮。鈕祜祿貴妃封後的希望徹底破滅,移宮第二天就薨了,皇阿瑪谕旨谥“溫禧”——隻有谥,沒有追封。

到底,皇阿瑪也沒加封鈕祜祿貴妃為皇貴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