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圍着哭到眼眶通紅的曹穎進屋時,衛平安由衷感歎曹家大小姐的演技,随後被七手八腳的輕放到了床上。
“原來早上在窗前見到你,你不是在睡覺,而是被疼暈了麼?”
元姣姣小心翼翼地擦去她額角的汗珠,“你怎麼樣,還被弄傷哪裡了?”
衛平安吃痛的搖了搖頭。
魏遮春穿過層層人群半跪到她床前,眼眶泛紅,露着自責驚慌,“昨晚是溫金玉來了?司徒先生說的元後有人,承金玉恩,就是要提防溫金玉嗎,可這人實在隐蔽,臣竟從未聯想到他。”
“遮春,對不起。”
平安的手輕撫上她的發髻,卻喉嚨發哽,再說不出别的話。
遮春不知道她為什麼答了這句,怔了片刻,并未應答。
平安看到人群裡環臂站立的馮秋爾。
她冷冷的站在遠處,面上沒有什麼表情,像是洞悉一切,又不想介入因果,招惹因緣。
而近處,曹穎站在床頭,雙眼紅透,楚楚可憐,滿目心疼,那是任誰也看不出的完美演技。
元姣姣和遮春蹲靠在她的床邊,一個比一個害怕,擔憂,她們的鼻尖和額頭都是汗珠,那表情分明是在後怕。
怕昨夜平安真的折在溫金玉的手裡。
這幾雙眼睛,平安唯獨不敢看的便是魏遮春的那雙。
她剛答應過遮春,拿她當一同執子下棋的同行之人,轉眼間,就對她愛的社稷大下殺手,縱使人不是她殺的,也是她下令殺的,與她親自動手沒有分别。
可遮春,是立志要做永安的第二個王承願的。
是世事沉浮中為國為民為百姓的忠臣。
這樣的她,怎麼能原諒自己傷害她愛的國與社稷呢?
衛平安有些胸悶。
悶的透不過氣。
她暗自發誓,待這一切翻頁,此生絕不再對遮春說半句謊言。
如果,那時自己能被原諒的話......
還會再原諒嗎?别做夢了。
衛平安的心涼下一截。
到時隻能求遮春最初在店裡買下的那尊金觀音。不求原諒,隻求讓遮春起碼能夠理解她。
觀音垂眸處,世人皆苦渡。
平安的來信像是一把滾燙薪火,直接點燃了遠在千裡外的京都。
王承允千盼萬盼的北寒寺來信,竟字字逆臣,句句是傷。
九五之尊龍顔大怒。
當即下令國土内外查捕溫金玉!
大理寺的查案方向立馬從女人,轉變成了一個準确的捉拿對象——溫金玉!
逆臣欲傷皇後,血滴痕迹才蔓延至皇後寝宮,發現人不在京,才北行入廟,殺人未遂。
這一切不謀而合,自然就說得過去了。
隻有元洮還死磕兇手必定體型嬌小,身形靈活,才能在人無所知的情況下殺人這一條線索。
可這條線索虛無飄渺,即使是輕功了得的男人也能做到,所以大理寺駁回了元洮的意見,認為兇手就是溫金玉,這是闆上釘釘的事實。
江南溫府湧進大批官兵,要拿人問話。
溫勝鈞頓時慌了手腳,心血直抵頭頂,氣的暈了過去。
溫府内外都駐紮了官兵,随時關注着溫府内外一舉一動。
于此同時。
奉皇後之命,魏遮春也帶着馮秋爾火速入京。
她騎馬停至紫禁城門前,守衛将她們層層攔住。
遮春手握卷軸,一把甩下司徒先生親筆書,“司徒先生遠在江南,特将養女與親筆信送至京都面聖!這你們也敢攔嗎!”
守衛遲疑,久不放入。
索隐連忙親自帶兵遠迎,趕來後直接甩了那守衛一個巴掌,環視怒道,“一群不長眼的東西!速開宮門!”
索隐引人面聖,王承允站于殿外親迎。
見了馮秋爾,陛下喜不自勝,眼中淚瞬間落下眼眶。
“先生,身體可好?”
“陛下勿念,先生一切皆安。”
馮秋爾神态平和,那般沉着,有萬鈞之力。
王承允終于笑了笑。
像是見到了先生。
一切都在平安的掌控之下,像一盤機關棋局般步步周密的進行着,毫無纰漏。
京城如衛麟所願,亂成了一鍋粥。
她終于能回赤水複命,再把師傅從地牢裡帶出來。
回赤水,定時局。
明明萬事俱備,平安卻深夜跪于佛菩薩殿中的蒲團上,雙手合十,虔誠而深切的祈禱。
中正姑姑緩步走了進來,跪在她身邊的蒲團上,也拜了拜。
“姑姑,這是第幾天了?”平安輕聲問。
“回皇後的話,今日,是你我賭約的第四天。”中正道。
平安轉頭望她。
“姑姑,是本宮輸了,本宮擅自揣測天意,年少無知,狂妄自大,但落子無悔,輸了,便任憑處置。”
中正緩慢的睜開雙眼,不自覺地笑了笑。
“沒想到皇後是聰明人,心思靈活,洞察時局,不會固執愚昧的死磕沒結果的事情。”
“不過,争論對錯并不是老尼的本意,老尼見皇後心思純正,卻為塵世所擾,才激起賭約,出此下策,隻是想将皇後心性歸正,人生冗雜漫長,避免傷己及人,總是好的。”
燭火映照在平安的側臉上,她同樣望着中正,眼中卻流下淚來。
藏在她心中的苦悶,也如同眼中淚般悄然流了出來。
“本宮與兄長,相知相伴數十年,他對本宮用心備至,關懷照料,本宮視兄長為此生依靠,以為無人可比,可本宮身上的蠱毒,竟也是他下的。”
“姑姑,人為何自相矛盾,為何手足殘殺?”
“難道這也是天意所指,本宮隻能與之相搏,無法改變局面嗎?”
中正溫柔的為平安拭掉淚珠,語氣柔緩。
“陰陽乾坤隻為調和中正,并不能說吞并,私有,欲圖獨大的人一定會受到反噬,至于這反噬,并非人能左右,時間自成判官。”
“至于天意呢,也并非淩駕于人之上,世間萬物相輔相克,人不能勝天意,卻能借天意。”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便是人在圖謀大事時,向天借吉啊。”
衛平安恍然大悟,滿目不可置信的望向中正。
“姑姑,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