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天氣不錯,嚴如玉吃過早飯就拎着裝有石斛的背簍坐上了去潞西的車。
那位青年給的地址很好找,就在潞西一個很大的菜市裡,是一個藥材攤。看攤位的是一個帶着兩隻銀色大耳環、穿着傣族短袖包臀長裙的中年婦女。
嚴如玉掃一眼攤位上的藥材,發現上面的石斛跟他們做出來的相比,品相還差了點。
“請問你這裡收石斛嗎?有人介紹我來這裡賣石斛。”
聞言,中年婦女打量一下嚴如玉,點頭道:“收。”
嚴如玉問:“什麼價格收?”
“鮮條80一斤,幹條600一斤。”
此時石斛還未能人工種植,所有的石斛都是野生的,收購的商家也不用費心去分辨收回的石斛是人工種植或野生的。
這裡的收購價格和勐卯鎮相比,鮮條貴10塊,幹條貴70塊。
嚴如玉換算一下,五斤鮮條出一斤幹條,算起來,做成幹條還是增值不少。
嚴如玉把石斛從背簍裡拿出來:“麻煩稱一下有多少?”
中年婦女看見石斛的瞬間,眼睛微微一亮。
這鐵皮楓鬥可真好!卷得嚴實,顔色漂亮。
“來,拿過這邊來稱。”中年婦女一改之前的冷淡,熱情道。
中年婦女把石斛放到食品包裝袋裡稱過,報數道:“一斤二兩。”
嚴如玉點點頭。
720夠她周轉了!
中年婦女見嚴如玉沒異議,趕緊掏錢。
這楓鬥的品質好,她能賣得上價。
“刀大姐,在忙呢。”
一道年輕男聲從身後傳來,嚴如玉回頭,發現說話的人她見過。
“是你啊,這裡是你家的攤位嗎?”
青年也看清了嚴如玉,有點不好意思:“又見面了,這是我家的攤位。”
嚴如玉微笑:“這裡收購價比勐卯鎮高。”
青年松開眉眼:“勐卯鎮那邊多是二道商販去收,我們是收來直接出到外省去的,價格相對高一點。”
中年婦女見小老闆和嚴如玉認識,忙道:“這個阿妹做的楓鬥漂亮,我按高價收的。”
青年點點頭,沒多說什麼,隻轉頭對嚴如玉說:“後來沒在圖書館見過你,是忙嗎?”
“是有點忙。”嚴如玉說。
青年想了想,從身旁的書包掏出一本書:“你可能需要,先借你,看完後有空了再還我,我不急用。”
嚴如玉低頭,看到書的封面赫然寫着《藥用植物目錄》。
嚴如玉踟蹰片刻,還是伸手接了過來。
雲南盛産藥材,她還想着去采摘更多的藥材來換錢,而這書,想買都難呢。
“謝謝,我請你吃飯吧。”
承了人家兩次人情,再不回報點什麼,說不過去了。
青年欣然同意:“我剛好沒吃早飯,那邊有米線。”
青年揚揚下巴,指着菜市場裡的小吃攤。
嚴如玉本來想請他去外面下館子,聽他這麼說,明白他是照顧自己,不想讓自己太破費,倒有點不好意思。
這小夥子不僅熱心,觀察還挺細緻。
嚴家原本經濟不寬裕,嚴家大姐又一心照顧弟妹,所有好東西都緊着弟妹先,她的衣服都是洗得發白還打補丁的。嚴如玉穿來後,出入的地方都不講究衣着,而且穿着破舊衣服還更好講價,也就沒想起來要買新衣服,穿的都還是原主之前那些舊衣服。這副打扮在青年眼裡看起來可不就是窮人嘛?
不過這個時候去吃午飯,還有點早,主随客便,嚴如玉接過刀大姐遞來的錢,點清後,背起背簍和青年走向小吃攤。
青年應該經常來,小吃攤的老闆見他就打招呼:“今天吃什麼呀?”
青年微笑道:“還是米線。”
接着他對嚴如玉說:“這裡還有餌絲。當然如果你想吃别的,可以端過來吃。那邊有稀豆粉。”
嚴如玉點點頭:“我也來一碗米線吧。”
老闆問:“咖啡不要啦?”
潞西縣種植咖啡的曆史由來已久,菜市的小吃攤上就有咖啡賣,味道不錯,價格還便宜。不過現在一般人連肉都不經常吃得上,咖啡這樣的飲品已經算奢侈品,更少喝。
嚴如玉愛茶,對咖啡不感興趣,不過聽老闆這麼問,猜測青年平常應該習慣喝咖啡,就道:“再來兩杯咖啡。”
青年張嘴,話還沒說出口,老闆已經轉頭對隔壁攤喊:“兩杯咖啡。”
青年隻好作罷。
嚴如玉笑着說:“我還沒嘗過咖啡呢,今天托你的福,也小資一把。”
青年略略尴尬,他怎麼看不出來?嚴如玉是為了他才點的看法。
“我有時喜歡喝咖啡提提神。”
嚴如玉在小闆凳上坐下,等青年也坐好,自我介紹:“聊這麼久,還沒認識呢。我叫嚴如玉,嚴格的嚴,如花似玉的如玉,你呢?”
“人如其名。”青年贊美,“我的名字很一般,葉文傑,葉子的葉,文章的文,傑出的傑。”
嚴如玉微笑:“人不一般就好。”
葉文傑聞言很高興:“我家世代從事藥材生意,我從小耳濡目染,對中藥材略知一二,你要是有什麼想了解的,可以找我。”
嚴如玉不客氣道:“我一定不會錯過跟行家請教的機會的。”
“歡迎歡迎。”
說話間,隔壁攤的老闆端來兩杯咖啡。
嚴如玉端起杯子:“以咖啡代酒,感謝你上次借書給我抄,這次的石斛就是用上次抄來的方法加工出來的。”
葉文傑不禁揚唇:“能幫上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