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在原書中,主要存在三個地圖:人界、妖界和魔界。
其中人界是故事的主要發生地,又可細分為凡人界和修仙界。修仙界各仙門通常盤踞于大小城鎮周邊,在人皇落後統治鞭長莫及的各處,充當着地方守護者的角色。
公玉玄就出生在一座名為尼陽城的海濱城鎮。當地最大的仙門,即是隸屬于釋家佛門的嫡系分支之一,密東寺。
公玉家世代以捕魚為生,積累了些許小小家業,算是小康之家。他有一對恩愛的父母,和一個嘴碎的奶奶。作為家中老幺,頭上還有一個大哥和二姐。
古代避孕條件有限,他的出生純屬意外,父母本不想再要,無奈公玉母桂氏得知自己懷孕後又心軟,不忍落胎,他便僥幸出生。
他自小生得玉雪可愛,又聰明伶俐,因此備受家人寵愛。
打從記事起,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做手工,4歲時,已能給大姐和母親變着法地做好看的手串和項鍊。
5歲時,他做了一串色彩斑斓的貝殼風鈴,展示給家裡人。那風鈴長長一串,形狀優美,錯落有緻,難得是晃動起來聲音也甚是和諧悅耳。
桂氏又驚又喜,連忙讓他大哥綁在自家屋檐下。逢人打量便笑着說:“這是我家老小自己做的,這娃可伶俐哩!”
叮當,叮當。
屋檐上挂的貝殼風鈴随風搖曳,陪他慢慢成長。
叮當,叮當。
快6歲的小公玉玄便蹲在家門口,仰着花貓似的小臉望天。
不知從何時起,尼陽城多日不下雨,白晃晃的日頭照得人眼生疼。
比這更邪門的是公玉家好幾日出海捕魚都收獲寥寥,奶奶前兩天也不小心摔傷了腿骨,隻得在家躺着,唉聲歎氣。
這一天,桂氏實在坐不住,拉扯起坐在門邊的公玉玄,跟鄰居們一起,組團去城外密東寺上香祈福。
密東寺位于安平山山腰,泾陽峰下。相傳已有千餘年曆史。
曆經朝代更疊,屢遭戰火卻經久不衰。所以也被當地人認為是被神佛庇佑的風水寶地。寺中最有名的莫過于主殿萬佛殿,高九丈,重檐歇山頂氣勢恢宏。内外整整三十八根白柱屹立不倒,上鋪金色琉璃瓦頂,遠遠望去,金光燦爛,令人目眩。
殿内香火極盛,靠近香爐,煙霧缭繞,幾欲迷人眼。桂氏咬牙捐了一些香火錢,拽着公玉玄在殿内偏安一隅尋了兩隻蒲團跪拜,口中念念有詞。
公玉玄隻跟着胡亂磕了一個頭,便懵懵懂懂地四處打量。
但見大殿内金碧輝煌,大大小小的金佛擠滿視線,牆上雕刻的更是數不勝數。而正中央的白色大佛雕尤為醒目,高低左右足足疊了三層,神形兼備,栩栩如生。那料子他沒見過,潔白無瑕,如雪還透着光。
他看得癡了,忍不住想過去摸一摸。
那隻不甚幹淨的小手在碰到佛雕的前一刻,被另一隻肥胖大手按住了。
公玉玄擡眸,就看到一位笑眯眯的胖和尚,那和尚兩條眉毛濃密又長,幾乎将眉心連在一起。對方抖了抖眉毛,對他客客氣氣地念了聲佛号:“小施主,這可輕易摸不得。”
“為何?”
胖和尚聲如洪鐘,公玉玄聲音清亮,桂氏這才注意到小兒子的舉動,大驚失色,連忙快步過來,替孩子道歉。
胖和尚并不在意地擺手,盯着公玉玄瞅了半晌,忽道:“小施主,你既有緣來此,貧僧送你一卦,可好?”
公玉玄奶聲奶氣道:“不好,你送我那個才好。”小手指的,還是他身後那座漢白玉大佛。
平時密東寺裡香火鼎盛,寺中僧人很少待客,尋常人哪有這等機緣?桂氏氣得一巴掌拍回去他的手,對胖和尚恭敬道:“大師,這可真是太好了,我家最近營生艱難,快幫我兒算算,他福緣到底在何處?也算了卻我一樁心事。”
說着便将他生辰八字奉上。
這一算不要緊,算出了大問題。
從那天起,有兩個詞如附骨之疽般纏上了他,從此再也脫不開,甩不掉了。
——天生壞種,魔神轉世。
按胖和尚的說法,他是萬裡無一的男身極陰之體,最易招惹是非之物,且命裡帶克。不僅自己行險用險,還會影響周邊的人,特别是親人。而且越大影響越厲害。
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公玉家如今一落千丈的現狀。
這種事本就是忌諱,但誰也未料到這一卦會算成這樣。鄰居們原本還有點嫉妒,圍在一旁聽着。聽到最後,吓得紛紛丢下他娘倆不告而别。
沒過兩天,此事不胫而走,傳遍了十裡八鄉。整個偌大的尼陽城,誰都知道捕魚的公玉家出了個魔神災星。
三人成虎,消息越傳越邪乎,到最後,公玉家的日子終歸是過不下去了。
家中門窗緊閉,擋不住外面的閑言碎語。大兒子眼看着要娶媳婦兒,卻無人家好姑娘敢與他結對。桂氏天天在家以淚洗面,沒少被丈夫和婆婆念叨。怪她多此一舉,無端生出這些個是非。當然,桂氏尚且挨說,何況他這個魔星本人。
一夜之間,世界突然變了天,仿佛一隻張開血盆大口的惡鬼,對着他露出青面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