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進工作室,把手裡保溫盒往裡頭冰箱一擱,路過的江北就過來調侃。
姜嶼臣這段時間都是自己帶飯。
幾層的飯盒,裡面不僅有菜有湯,底下那層還擱着牛奶炖蛋,老遠聞見味兒的雙喜也會跟過來湊兩下。
“他現在做得比工作室盒飯好吃多了。”這個姜嶼臣是半點沒撒謊,瞥了江北一眼說,“羨慕吧。”
江北拖着下巴看一會,笑嘻嘻地回答,“還好還好,我還是更喜歡辣椒擱多點兒的。”
駱肇做飯是真健康,健康就意味着沒那麼夠味兒。
好在姜嶼臣也不是多能吃辣,覺得這樣不鹹不淡,稍微帶點甜味的剛剛好。
晨會上。
楊宣宣布流浪狗之家的項目下周二正式啟動。
在此之後還有個領養活動,對方也希望他們工作室能包下來,這筆錢會從城市衛生部門的公益基金裡單獨撥款。
但因為是公益的,總共也沒多少錢,完全趕不上他們手裡任何一個項目的一半。
這件事剛說定下來,會議室裡就有個人開口。
“我手裡剛接的一個華僑新城的設計還沒做完,騰不出時間做這個。”是新來的大學生,也是姜嶼臣的師弟,剛剛從江城大學畢業。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也是看着姜嶼臣。
姜嶼臣睨了他一會,說,“這個不會是你一個人做,分版塊設計每個人的周期不會超過一個星期。”
“可我的客戶這幾天一直再催。”張揚皺着眉說,“我要是花時間做别的,他那邊這周是真交不了差。”
姜嶼臣鋼筆放桌上敲兩下,說,“那你先去忙你的吧。”
那人點點頭,很快出去了。
等他一走,姜嶼臣又沖會議室裡其他人,“要是你們手裡有需要着急交的項目,也可以先去忙自己的。”
屋裡大夥互相看看。
後來又有幾個人舉手,但他們明顯不像剛才張揚那樣不客氣,都說了自己的工期,保證一結束立刻回來。
大夥來上班都是為了掙錢,比起其他的更願意緊着自己的項目,這也可以理解。
實際上除了他們,姜嶼臣自己手裡的古屋書吧,上午剛提交了第三版設計稿,現在都還在等那邊的反饋。
等人一出去,楊宣挪到姜嶼臣身邊說,“過年期間攢了一堆事,大夥手上活都不少,要不這個今年考慮外包吧?”
“外包不如自己做省心,再說現在哪哪兒資金都緊張,這種公益基金能批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姜嶼臣捏捏眉心說,“不是長期項目,這段時間我多上點心就行。”
楊宣不是不理解他說的,拍拍姜嶼臣的肩,“那你今天早點回去歇着,晚上我自己去陪那幾個電視台的吃飯。”
這種公益項目每年都會有幾個記者過來,去年的希望小學就上了新聞頻道,專門有人來工作室采訪楊宣和駱斌。
姜嶼臣不喜歡露臉,每次這種事從來都躲後邊。
“沒事兒,我跟你一塊兒去吧,省得你一個人頂不住酒。”姜嶼臣說。
“駭,我這你就甭操心......”
楊宣說完後又扯了個别的,“怎麼這麼長時間不見你接小肇放學啊,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倆吵架了。”
姜嶼臣給這句話噎了下,下意識問,“很久麼?”
“人差不多都開學兩個月了吧。”楊宣笑一下,也沒真當回事,“你之前不老把他挂嘴邊嗎,現在都不見你提了。”
兩個月麼......
那是挺久的。
姜嶼臣往椅背上靠靠。
雖然他把自己勸好了,但心裡還是有那麼一小塊地方在别扭,具體問題出在哪也說不上來。
他不是個古闆的人,本來做設計這一行也什麼人都見過。
換句話說要是這個人是江北,又或者是身邊得其他任何一個同事朋友,都不會讓他像現在這麼——别扭。
每天晚上他倆還是跟以前那樣,在客廳坐一塊吃水果,等着駱肇燙條毛巾給他揉肩膀。
但每次看到他,還是會忍不住想起那天在電腦裡看到的。
本來中午提前吃了兩片解酒藥,說是晚上要幫着擋酒,等快下班了姜嶼臣才跟他們楊總打招呼,說要去學校接孩子,得先走了。
駱肇沒那麼快放學。
姜嶼臣先去了趟書吧工地,在裡面待到快晚上九點才把車開出去。
他已經很久沒來二中了。
臨近放學的點,挺多高中生一塊從學校裡面往外走。
熟悉的少年出現在車窗外邊,旁邊還走着另外兩個男生。
姜嶼臣認出其中一個是張白白,走幾步路跳到旁邊人身上,扯着嗓子不知道在說什麼,又勾着人肩膀繼續往外走。
不是跳到駱肇身上,手也沒搭在人肩上。
姜嶼臣一直看着窗外,等張白白準備換個人搭時忽然摁響喇叭,從主駕駛上下來。
駱肇剛往旁邊走一點,看到門外停着的車蓦地愣了下。
原本平靜無波的眼睛一瞬間睜大,完全不管旁邊的兩人,幾步走到姜嶼臣面前。
隔着路燈裡的一點光看他,“你怎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