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後,家人都在午睡,算是一段難得甯靜的時光。
沈惜進了卧室,卻沒鑽入被窩。
今日盡管心情陰霾,異常明媚的陽光卻從被拉開了一半的窗簾處,洋洋灑灑地湧進來,鋪滿了大半個房間。
沈惜忽然懷念起了曾經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她不知不覺拉開了從初中使用到現在的舊寫字台右側最底部的抽屜。
她扒拉開最上邊的一層落灰的雜物,才露出她真正要找的東西——一本時間跨度很大的舊相冊。
沈惜頓了頓,抽了張濕巾,小心擦拭了一番相冊,這才平放在寫字台上,緩緩翻開了扉頁。
前幾頁分别是沈爸沈媽還是年輕人、姥姥姥爺還是中年人時期的照片,以及姜雨婷、姜雨浩的童年照,還有沈惜嬰兒時期的照片。
于是,她幹脆改為從後往前翻。
被收入這本相冊的最後一張照片,也是沈惜和她小時候最崇拜、最喜歡的美麗小姨姜雨婷的最後一張合影。
那是2008年的盛夏,18歲青春飛揚的沈惜,依偎着27歲明豔動人的姜雨婷,站在鳥巢場館之前一起展露出燦爛笑顔而拍下的一張照片。
沈惜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當時自己正考完高考不久,和全國各地的許多人一樣,前往北京觀看奧運會相關賽事。
而當時的小姨已經結婚好幾年,隻可惜婚後生活并不順遂快樂,沈惜也多少察覺到了她内心低落的狀态,正好趕上了這場舉國共襄的盛事,沈惜幹脆就邀請小姨到北京遊玩散心,逛逛場館、看看賽事。
她們一起逛了奧運村,看了好幾場不同項目的精彩比賽,還去了首都博物館和天壇。
離開北京的時候,姜雨婷還說很感謝沈惜的邀請,讓她得以一掃心底的陰霾,痛痛快快、無憂無慮地玩了好幾天。
想到這兒,沈惜既有些感傷,又有些慶幸。
感傷的是,這一年的年底,她就哀傷至極地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小姨;慶幸的是,至少在小姨逝世前,彼此共同留下了一段幾乎沒有瑕疵的美好回憶……
沈惜揉了揉自己紅紅的眼眶,狂眨了幾下把眼淚憋了回去,又繼續慢慢往前翻。
又一張難忘的照片猝不及防地映入了她的眼簾。
2000年的冬天,在他們所生活的這個南方小城,下了一場當地若幹年來都很罕見的鵝毛大雪。
在單位大院的花園裡,10歲的沈惜和甯鳴,一個紮着可愛的雙馬尾,一個戴着頂暖色系的毛線帽,一樣的精緻可愛,卻也一樣冷冷地闆着臉,肩并肩面無表情地被拍下了這張合照。
盡管沈惜前兩天才被二人之間如此懸殊的現狀對比傷到,可瞧見這張照片時還是有點忍俊不禁。
那會他倆都才剛上小學五年級,正是性别意識剛剛萌芽的時期,比起樂呵呵一起玩泥巴的童年時期,這會兒兩人無論被大人還是小孩開玩笑說一句“你們倆可真是般配/好漂亮的一對青梅竹馬”,都會叛逆上頭,恨不得馬上撂臉子。
也不知道從哪一天起,向來一起上學放學的沈惜和甯鳴,就都默契地不再和對方說話了。
後來,甯鳴家從沈惜家樓下搬走,盡管還在一個大院,碰面機會卻越來越少;再後來,他們上了同一所初中,甯鳴成了沈惜從别人口裡聽說的,被别班小女生争先恐後表白的級草;再再後來,甯鳴去了省會的高中,國外的大學……
直到前兩天的偶遇,兩人才久違地見上了一面。
沈惜歎了口氣,還是接受了這略微苦澀的現實,繼續翻閱回顧更早的老照片。
很快,她的目光又停在了一張舊到泛黃的全家福合影上。
單看畫面,沈惜根本無法記起這是哪年哪月,還得是照片一角的日期,提醒她這是1994年的國慶。
背景是小城中心的公園,當時正在舉辦金秋時節各種菊花争奇鬥豔的花展。
因此,沈爸沈媽也就興緻盎然地帶着一家老小,前來觀賞,并在公園入口處鮮花擺放最集中的位置,留下了這張歡樂美滿的合影。
不到30歲、意氣風發的沈爸沈媽,頭發花白卻背脊挺直、氣質優雅的姥姥,13歲亭亭玉立的小姨,12歲陽光開朗的舅舅,還有站在最中間和前邊、紮着小辮兒玲珑可愛的4歲小沈惜。
那時候,秋高氣爽,陽光正好,大家的生活都平穩順遂地走着上坡路,對未來亦充滿着天真爛漫的幻想與憧憬……
可過往越是美好,沈惜越為眼前這千瘡百孔、縫縫補補的現實,感到遺憾和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