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梨花否定的話語,黎芝的内心感到相當失望、情緒也不由得低落了起來。
“這樣嗎……”黎芝用呢喃一般的聲音說道,“果然還是不行啊……是隻能存在于想象中的銷售方式罷了……”
(有點兒沮喪啊。要是一開始就知道,這樣做買賣會有可能丢失錢物的話,并不會覺得失望。)
(但正因為聽到媽媽自信的話,産生了“這是真的有可能實現的事情”的想法,就不由得格外難受起來了……)
在學校學習商業課程的時候,黎芝确實在老師講授中聽到過,類似于“‘無人售貨’也是未來的趨勢,很有可能在将來實現”的理論。
但是,大部分同學們都不相信“無人售貨”的可行性。
大家都不信任顧客的人品。認為如果有這樣的銷售方式的話,那不但會丢失商品,就連售貨款都有可能丢失。總而言之,認為“行不通”的人是大多數。
黎芝對這一類的事情,并沒有特别明确的喜惡與興趣。
于是,在那時她随大流地相信,因為人的品行是無法信任的,所以“無人售貨”是實現不了的設想。
而且由于不感興趣的緣故,學過之後,黎芝很快就忘記了這個設想。
但是,剛才聽餘慶的話,不但喚起了黎芝的相關記憶,還讓她對此産生了奇妙的希望。
因為希望人的品行是足以信任的存在,黎芝實在是很希望餘慶的話是真的。
但從梨花的話來看,這預想也果然有點“兇多吉少”的感覺了。
而一旁的餘慶,看到黎芝失望的樣子,無奈地搖了搖頭。
“寶寶啊……你消沉得太早了吧。”餘慶說道,“确實如梨花所說,這種經營銷售方式,難免會有丢失的可能性。但是,即使如此也不必那麼悲觀啊。”
“嗯?”黎芝發出了詢問般的鼻音。
聽母親這麼一說,似乎還有下文?黎芝的耳朵便豎了起來。
“實際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我們家從以前開始也做過‘無人售貨’的銷售,對外擺攤賣‘馕’。根據我們的試驗,每準備一百張馕,最少也能收回九十張的貨款。”餘慶不疾不徐地說道,“付款的人有九成人的話,這已經是最差的情況了。最理想的情況下,每準備一百張馕,能收回九十七、九十八、甚至九十九張的馕錢呢!”
“真的嗎?好厲害啊!”黎芝不由得尖叫一般地驚歎了起來。
讓她覺得厲害的事情,其實是“大輝山”這邊的人的人品。
一百張馕能收回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張的馕錢的情況,暫且不說了。
僅僅是一百張馕能獲得九十張馕錢的情形,都是京城這邊試圖以“無人售貨”銷售商品時,無法想象的。
“大輝山”的人,竟然誠笃至此?
在黎芝聽來,這樣的品行,完全就像“天方夜譚”一般。
相比話本、小說裡提到的“君子國”,“大輝山”自然還差得很遠,談不上相當。
但既然存在“大輝山”這樣誠笃守信的地方,那麼現實中相當于“君子國”的地方,說不定也真實存在呢!
想到這樣的可能性,黎芝就覺得心裡一暖。
每多知道人性中一點善良的光輝,黎芝都會萌生奇妙的幸福與安定感。
可惜,幾乎沒有和黎芝交心過的餘慶,似乎看不懂黎芝在高興什麼,反而面露疑惑。
“嗯?你說什麼厲害?”餘慶說道,“要求顧客百分之一百地交齊買馕的錢,這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商品甚至貨款丢失,也是在所難免的損失。不必大驚小怪,如果僅僅是這樣的小損失的話,我們還承受得起。”
黎芝并沒有誤會餘慶的話,隻是她又随即産生了新的困惑不解。
“承受得起?我明白媽媽的意思啊。”黎芝有些不解地說道,“可是,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安排人看攤不好嗎?既然無人售貨時都能有九成的貨款入賬,那有人‘看攤’的情況下,豈不是會有十成的貨款入賬了嗎?為什麼甯可損失那百分之十的錢都不願意‘看攤’呢?難道‘大輝山’這邊不歡迎‘無人售貨’之外的攤位嗎?但這也與我的經驗不符啊……”
去逛集市的時候,明顯可以看出,由攤主、店主售貨的攤位與店鋪,比起“無人售貨”來要多得多。
說明至少不是為了人氣、熱度才選擇“無人售貨”的。
餘慶和梨花望着黎芝,并沒有說什麼。
(啊嘞?難道我又說了傻話嗎?我說錯什麼了呢?誰快來教教我,告訴我錯哪兒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