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水源的罪惡感消失之後,對洗澡的渴望就浮現出來。這也讓黎芝産生了無論如何都想先嘗試一番的勇氣。
“那太好了。”黎芝很期待地問道,“我們全天都可以去洗澡嗎?”
“當然。”梨花說道,“如果荔枝姐想去的話,我随時都可以帶你去。”
“距離這裡遠不遠?”黎芝問道。
“不遠。”梨花說道,“就因為距離這裡不遠,我才會突然萌生了帶你去的念頭呀。溫泉河就在這附近呢。”
黎芝聽了梨花的這些話,實在非常心動。
但想到自己完全沒帶換洗衣物之類的東西過來,就算洗澡也要穿着髒衣服回去的結果,黎芝就打消了立刻去洗澡的念頭。
“還是下次洗吧。”黎芝說道,“明天不下雨的話,我們就去洗澡怎麼樣?”
“好啊。我記得了。”梨花點點頭說道,“那麼,明天來洗澡。”
關于洗澡的話題,就此告一段落。
想到洗澡的快樂,黎芝真希望立刻來到第二天。
兩人找到了一些松木塊之後,這一個令人煩惱的小問題就簡單地消除了。
但對秋墨之前的求助,黎芝現在還有其他的承諾未能完成。
“我們到哪裡可以找到鋸末呢?”黎芝對此也念念不忘。
“應該到木匠那邊要一些吧。”梨花說道,“雖然它也有一定的用處,但是一般來說,隻要問木匠木工他們要的時候,他們都會免費給你的哦。我們這裡的工匠大都很善良,十分好說話,讓人覺得很熱心呢。”
“免費?”黎芝之前還在擔憂花錢的問題,聽了梨花的話,自然很高興地說道,“那太好了。我們快去快回吧。”
“好呀,現在就騎馬去吧。”梨花說道,“木匠要到‘聚居點’去找。”
“那就拜托梨花帶路了。”黎芝不知道什麼叫“聚居點”,她隻能一個勁兒點頭表示贊同而已。
于是,兩人又騎馬移動到了下一個地方。
從字面上分析的話,很難明白“聚居點”到底是什麼意思。
實際到場看了才知道,這所謂的“聚居點”,看起來倒像是京城人眼裡的“商店街”。
道路上幾乎沒有草,但沙土也沒有裸露出來,而是用碎石子鋪得很平整。
到處都是賣各種東西的帳篷,甚至還有一些草房子。
“聚居點”的規模,要比“集市”小得多,東西也比“集市”上賣得貴。
至于優點,大概是他們口中的“我天天都在這裡賣貨!”吧?
有固定位置的商販,總讓人覺得比可能隻出現一次就不見了的商販可信多了。
這裡的面積雖然比起“集市”小得多,但帳篷和草房子這種東西實在太缺乏可辨認的特征了。
黎芝剛進去沒一會,就已經基本陷入了迷路狀态。
現狀讓黎芝覺得有些難為情。
但梨花卻說,她也經常在這裡迷路,在“聚居點”迷路是很正常的。
黎芝相信了梨花的話,對于自己在此處變得簡直完全不認路的這件事,勉強釋然了。
雖然梨花說自己經常在這裡迷路,但她依然能領着黎芝到處亂轉。
很快,梨花找到了一家開在草房子裡的木工店,兩人走了進去。
這種草房子,比栗家“民宿”的那種草房子要寬敞得多。
但不知為何,進去之後,黎芝反而覺得裡面比自己家的草房子還要黑。
“勞駕,請問能不能給我們一點鋸末?”黎芝腼腆地問道。
“不買别的,隻要這個嗎?”木工說道,“要我幫你們把鋸末用破紙包上嗎?”
“謝謝……”黎芝不自覺地緊張了起來,她有些心虛地問道,“請問這個要收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