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油紙邊緣的部分,還是基本完整的。但油紙中間的部分,已經被撕裂了。
不過,這麼掰開來,倒是不影響食用。
而且,這樣一來,兩人就都可以用各自那半張油紙墊着吃餅了。
黎芝一邊想着這件小事,一邊把剛剛無意識摸出的五文錢、朝梨花的手中塞了過去。
自己為什麼要多給梨花兩文錢?黎芝也不知道,可能是為了答謝梨花推薦自己吃這張煎餅吧。
(不夠大方。有些怪怪的。)
(算了,别在意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了。)
“太多了啦!”梨花說道,“就算隻給我三文錢也有點多了。這本來就是我預備請客、與荔枝姐平分的東西啊。”
(梨花倒是不覺得少……)
“沒關系的。别在意。”黎芝半開玩笑一般地說道,“不要太在意錢的細節啦,我也不太在意這種事情。所以給你多少就多少了嘛。莫非你是嫌少才這麼說的?”
“當然不是嫌少啊……”梨花苦笑道,“算啦,那謝謝荔枝姐請我吃東西了。”
“應該是我跟你表示感謝才對嘛。”黎芝說道,“所以,我們要拖到什麼時候、在哪裡才開始吃它啊?”
“現在吃就好了。”梨花說道,“再拖延下去,還沒吃就冷了。”
“我明白了。”黎芝跟着說道。
黎芝學着梨花那習慣的樣子,把裹在煎餅撕裂部分的油紙剝開,讓煎餅從油紙中露出一大半來。
這樣一來,隻剩下不用手接觸、現階段無法剝開的部分了。
等吃下露出那部分之後,再邊吃邊剝開就可以了。
黎芝咬了一口,然後驚訝地說道:“竟然是軟的呢……”
這種煎餅的口感,真的和黎芝想象中、記憶中的煎餅完全不一樣。
那本應是幹硬、粗糙、冰冷的食品。
但這種剛煎好的煎餅,口感卻是非常柔軟、軟嫩、溫熱,甚至還有點嚼頭。
面餅的質感一點也不幹燥脆弱,咀嚼的時候也不會碎裂成渣。
那不知道用什麼果實做成的香甜果醬、與味道清新濃郁的辣椒醬與蒜蓉醬融合在一起,吃起來非常芬芳。
加入了蔥花與香菜碎的結果,則是讓整體的調味更偏向于清香而不是濃郁。
煎餅的味道不鹹不淡,微甜微酸微辣,吃起來很有趣味。
雖然這半塊餅不算多,但正因為不夠多,吃不飽,倒讓人更有期待了。
畢竟,如果現在就吃飽了的話,接下來也就沒有辦法吃其他的美食小吃了。
“我吃完了。”黎芝說道,“油紙扔哪裡好呢?”
集市這裡的地面上,雖然不是特别幹淨,但似乎也沒有髒到适合亂扔廢紙等雜物的程度。
“油紙應該留着呀!”梨花有些焦急地叫道,“任何紙都很珍貴的!不要亂扔啊!”
“很珍貴的?”黎芝非常不解,她說道,“或許紙是很珍貴的,需要用它來書寫些什麼嘛。即使是已經書寫過的字紙,也确實有‘敬惜字紙’的說法。但是,這種被煎餅中的水分、醬汁中的顔色以及像是油汁一樣的污漬浸染過後的油紙,應該已經什麼也做不了了啊。為什麼要留着呢?”
“當然能做了!”梨花搖搖頭,無奈地說道,“荔枝姐不知道,‘生火’時是需要用紙‘引火’的嗎?”
“啊……‘引火’?”黎芝驚訝地反問了一句。
在這方面,黎芝确實不太有常識。
畢竟,點火這種事情,本來是仆人或者廚師的工作。
當她非常偶然地心血來潮、産生“想要做飯”這一念頭的時候,旁邊也是有廚師或仆人幫忙點火的。
至于“點火”時要用到什麼東西,具體流程是怎樣的,黎芝也确實不知道。她沒有在旁邊盯着看,結果什麼都想不起來,真讓人懊惱。
而且,其實就算知道,在“大輝山”的家裡,“點火”的流程可能也不一樣吧?
畢竟,“大輝山”用的燃料,都和京城明顯不同。
京城普遍是用木柴的,有的時候用炭火。
雖然看不到,但眼前這個賣煎餅男人在爐子裡所使用的,應該也是差不多的燃料。
而“大輝山”的栗家使用的燃料,則是名為“沼氣”的某種“物質”。
對這種黎芝聽都沒聽過、但聽起來就很厲害的東西,在使用原理上,她自然也是一竅不通。
“哎……怎麼說呢。”梨花搖了搖頭,說道,“總而言之,這種使用過的油紙,雖然不能用來寫字、畫畫、剪紙或是在其他的幹淨用途上派上用場,但是用來點火卻是極好的‘引火之物’。我們很需要收集它的,畢竟,使用幹淨的紙來引火也未免太奢侈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