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吧。”梨花說道,“雖然我吃過鹿肉,但是,我覺得,就算我沒有吃過鹿肉,我也知道鹿肉應該比牛羊肉好吃。這是什麼原因,荔枝姐明白嗎?”
“不明白。”黎芝認真了起來,她一開始覺得梨花隻是強詞奪理,但是聊着聊着,發現對方似乎還很認真的樣子。
不僅認真,而且梨花似乎還能多少說出些道理來,這讓黎芝不由得放在了心上。
“因為,人們選擇養牛羊,是因為牛羊肉好吃。人們不怎麼養鹿,是因為鹿肉不好吃呀。”梨花說道,“越是常見的東西,就越是好吃;那反過來想,越是不常見的東西,道理上應該是更不好吃才對。”
“啊……”黎芝深思了一會兒,然後認真地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對。”
“是吧。”梨花露出得意洋洋的模樣。
“但是不對啊。”黎芝繼續說道,“你隻是證明了,人們經常能吃到的東西是最好吃的。但是,你怎麼證明,你認為好看的人就是最好看的呢?”
“那是因為,當你認為一樣東西很好吃的時候,這樣東西通常就是真的很好吃啊。”梨花說道,“同理可知,當你感覺到一個人很美的時候,這個人當然應該就是很美了。人判斷别人的美醜,并不是‘對比’得出的,而是用更簡單的‘感覺’得出的。就算你一輩子都隻看到過醜陋的人,你也不會因為一個人比這些人稍微不那麼醜陋一些,就認為他美麗的。因此可知,當你覺得一個人很美的時候,你并不是因為他比别人美而認為他美的,你認為他美,僅僅是因為他在審美的角度上是很美的。我的意思就是這樣。荔枝姐能明白了嗎?”
“我明白了。”黎芝說道,“雖然我不是特别認同你的話,但我已經理解了你的思路。”
也不是完全不認同,但确實和黎芝之前的想法不太一樣,她需要一定時間去消化。
或許,消化之後就會認可梨花的想法了吧,但在那之前,黎芝還是不太願意直接表示苟同的。
“荔枝姐能明白就好……”梨花看起來不太滿意,但也隻能這樣了,她又再說道,“所以,荔枝姐和那個男的什麼關系?”
“沒什麼關系啦……”黎芝皺眉說道,“不是已經問過了嗎?我和他隻是同學、和勉強算是朋友的關系。原本,他的家庭就比黎家的地位還要高一些……”
秋家到底是什麼階層?對人情世故基本一竅不通、也根本不想去理解的黎芝,是不太清楚這一點的。
但是,根據黎芝非常淺淡的印象與記憶來看的話,秋墨家應該是很清貴的大戶人家,是真正的貴族。
相比之下,黎家似乎就顯得“暴發戶”了一些,連“新貴”可能都湊不上。
雖然黎芝在這方面很遲鈍,但就算是遲鈍的她,也依稀記得,小時候剛開始上學的時候,願意理睬自己的,多是商人、地主之類階層出身的孩子,而有封号的貴族,尤其是王侯之類的身份的孩子,都不和黎芝這個圈子裡的小孩玩。
可見,黎芝的養父母應該并不怎麼體面上流吧?
當然了,這隻是幼小的時候,孩子的傾向。
到了豆蔻年華以及那之上的年紀,一些孩子們就漸漸按照性情人品志趣之類的理由來劃分圈子,不再那麼計較出身了。
對黎芝來說,這個變化總的來說應該是個好事,代表她不用再被家庭出身拖累。
但也有壞的一面,小時候什麼都不做就會自然與同類孩子形成一個圈子。但長大之後,就算再怎麼性情淡漠,也不得不主動去維持關系,擴展出圈子來才行。
但黎芝的性格實在太随性和淡漠、順其自然,所以到離開京城之前,她沒有結成什麼死黨之類的關系。
硬要說的話,黎芝的人緣還不錯,雖然沒有什麼好朋友可言,但大部分人對她印象還是中等偏上的。
可能就因為沒有加入什麼圈子,所以哪個圈子的人,都不會特别偏愛她,但也不會特别讨厭她就是了。
這樣說來,有趣的是,黎芝與秋墨的關系還算是很好的。
明明兩個人的關系并不是很親近,但在兩個人各自的社交圈子裡,卻可以視對方為最好的朋友了。
秋墨的人緣,應該比黎芝的人緣要好一些。但也隻不過是略勝一籌的水平。
不過,秋墨的性格雖然有些怪,卻總是被人客客氣氣地對待。而且,從小到大都是這樣。
黎芝認為,這應該是因為秋墨的出身很不一般。
秋墨的出身這種事情,黎芝想打聽肯定能立刻打聽到。
畢竟,黎芝似乎是唯一一個不知道秋墨出身的同學。
這不是因為她收集情報的能力特别差,僅僅是因為她不想知道罷了。
不想知道的原因是,黎芝早就知道兩人的身份很是懸殊,在京城的時候就已經是這樣的情況了。
如果真的知道了的話,也無非是徒增煩惱罷了。
不如不知道,這樣還能平常心地看待對方,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荔枝姐這麼關心家世之類的事情啊?”梨花很困惑地說道,“這很重要嗎?一個人的價值難道來自于她的身世,而不是她的人品與能力嗎?”
“當然不是了。”黎芝苦笑着說道,“我也認為,人品與能力這些肯定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價值。但是,除非成為狀元這等傳奇人物……不,至少也要考到進士吧,這才能消除身份的不利影響啊。出身不好的話,就得有功名在身了。”